在二战期间,英国纳菲尔德公司以“巡洋舰-Ⅴ型”为基础,推出了著名的“十字军”坦克。
这款坦克在大战前夕被升级为“十字军”式,采用340马力的星型气冷汽油机,装甲厚度提升至40毫米,装备有一门40毫米炮,最高时速为43.2公里,可行驶160公里,但其重量达到了接近19吨。
1941年6月,"十字军"坦克在北非沙漠投入实战,对抗隆美尔的“战斧”攻势。
尽管“十字军”坦克以其高速和优良的悬挂系统著称,但故障频繁,导致因故障失陷的坦克数量甚至超过了被敌人摧毁的。
为提升性能,英国对其进行了改进,装甲增厚至52毫米,更换了57毫米炮,并为近距火力支援型配备了3英寸榴弹炮。
改进后的“十字军”坦克在阿拉曼战役前,成为第7装甲师的主力坦克,其机动性让德国和意大利羡慕,意大利甚至尝试仿制。
据统计,英国总共生产了5300辆“十字军”坦克,占其战时坦克总产量的19.6%。
在游戏《使命召唤2》中,"十字军"坦克作为一款历史背景的车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故事背景,为玩家带来了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玩家可以在虚拟战场上驾驶这款坦克,体验那个时代的战争风云。
▲《坦克世界》中的Y系5级中型坦克“十字军”
提到“十字军”这个词,您是否会想到身披十字战袍,挥舞大剑的中世纪战士呢?从1096年到1291年这将近200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总共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了十几次东征,对日后的世界格局影响深远。
本文的主角“十字军”坦克虽然没能影响世界,但它依然“强撑病体”从英国来到了北非战场,成就了一段血染黄沙的传奇故事。
▲A13“盟约者”巡洋坦克
“十字军”巡洋坦克的故事还要从它的前身A13“盟约者”巡洋坦克说起,“盟约者”是英国巡洋坦克中首款被命名的坦克,在它之前的巡洋坦克都只有编号而没有名字。
而且从“盟约者”这还形成了个惯例:所有英国巡洋坦克的名字都是字母C开头,比如“十字军”的英语原名就叫“Crusader”。
“盟约者”这台车的冷却系统设计有缺陷,而且它的设计定位就是训练坦克,因此一直未出国作战,只是在英国本土充当培训坦克兵的道具。
▲在北非的“十字军”巡洋坦克
“十字军”巡洋坦克的设计源自诺菲尔德公司,该公司早在1938年就提出了自己的A16重型巡洋坦克方案(采用克里斯蒂悬挂),然而英国总参谋部否决了这个提案,转而让诺菲尔德公司生产“盟约者”。
但诺菲尔德公司始终认为自己的巡洋坦克方案是可行的,于是在修改过设计后他们再次向总参谋部提交了自己的设计。
终于,经过修改后的诺菲尔德方案被确定为A15,它就是“十字军”巡洋坦克。
▲“十字军”巡洋坦克线图
“十字军”巡洋坦克战斗全重为19.1-20吨,车体长5.97米,宽2.77米,长2.24米。
早期的Mk.I和Mk.II型乘员组为5人(车长、炮手、驾驶员、装填手和车体炮塔机枪手),Mk.III型优化了车体设计,把乘员组降低到3人。
Mk.I和Mk.II型车体装甲只有40-49mm,在Mk.III型上被统一为51mm厚。
▲“十字军”巡洋坦克炮塔顶部舱门开启
早期的Mk.I和Mk.II型“十字军”巡洋坦克的主武器是一门QF 2磅坦克炮,这门炮成本低廉,也被大量应用在英国其他坦克装甲车辆上,比如“瓦伦丁”和“玛蒂尔达”步兵坦克。
为了应对更强的轴心国坦克,在Mk.III型上主武器被更强大的QF 6磅坦克炮所替代。
“十字军”巡洋坦克三个型号的副武器都是经典的BESA机枪,备弹4950发。
▲行动中的“十字军”巡洋坦克
然而“十字军”巡洋坦克真正的问题在于它糟糕的动力部分,该车选用的“自由”发动机为了适配“十字军”车体内发动机舱的狭小空间,严重影响了水泵和冷却风扇的布置,这使得二者工作效果不良。
可是在炎热的北非沙漠中,发动机的散热能力至关重要,一旦过热坦克就会趴窝,这在战斗中是非常致命的。
为了提高坦克的可靠性,无论是坦克兵还是诺菲尔德公司都绞尽脑汁对“十字军”进行各种改装,但是始终起不到什么效果,时间一长人们也就对“十字军”失去了信心,听之任之了。
▲“十字军”防空型Mk.III
对“十字军”的抱怨如雪片般飞向诺菲尔德公司,直到替代“十字军”的“瓦伦丁”和美国制造的M3中型坦克前来后人们的抱怨才渐渐停止,因为“再也不用被这台破车折磨了”。
虽然可靠性极差,但“十字军”的产量仍然达到了惊人的5300台,但是它的服役生涯也只有短短的3年。
1943年全部的“十字军”退出一线盟军部队,被更先进的美国坦克和“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所替代。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