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

2025-01-17 10:47:51|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异宝文言文

1.异宝的文言文原文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①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②。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③。

荆人④畏鬼,而越人信禨。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敖叔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

五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

因如吴。

过於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⑤,方将渔,从而请焉。

丈人度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1303130,绝江。

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

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

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於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

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

为矣,而无以为之。

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⑥,儿子必取抟黍矣⑦;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⑧,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2.文言文《异宝》翻译,选自《吕氏春秋》的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

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

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

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

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

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

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

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

3.《异宝》这首古文是什么意思

《异宝》

原文:

选自《吕氏春秋》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①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②。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③。

荆人④畏鬼,而越人信机。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敖叔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

五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

”因如吴。

过於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⑤,方将渔,从而请焉。

丈人度之,绝江。

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

”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

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於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

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

为矣,而无以为之。

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⑥,儿子必取抟黍矣⑦;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知弥精⑧,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4.文言文《崔枢不昧宝珠》

崔枢应进士,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其人得疾既笃,谓崔曰:“荷君见顾,不以外夷见忽.今疾势不起,番人重土殡,脱殁,君能始终之否?”崔许之.曰:“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崔受之,曰:“当一进士,巡州邑以自给,奈何忽蓄异宝?”伺无人,置于柩中,瘗于阡陌.有个叫崔枢的人去汴梁考进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达半年之久,两人成了好朋友.后来,这位商人得了重病,他对崔枢说:“这些天承蒙你照顾,没有把我当外人看待.我的病看来是治不好了,按我们家乡的风俗,人死了要土葬,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崔枢答就了他的请求.商人又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贯,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确实是极珍贵的宝珠,愿奉送给你.”崔枢怀着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宝珠.事后崔枢一想,觉得不妥:做一个进士,所需自有官府共给,怎么能够私藏异宝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后一年,崔游丐毫州,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珠所在,陈于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于毫来追捕,崔曰:“傥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遂剖棺得其珠.汴帅王彦谟奇其节,欲命为幕,崔不肯.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一年后,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听到南方商人的妻子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寻找亡夫,并追查宝珠下落.商人的妻子将崔枢告到官府,说宝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枢.崔枢说:“如果墓没有被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于是,官府派人挖墓开棺,果然宝珠还在棺材里.沛帅王颜认为崔枢的可贵品质确实不凡,想留他做幕僚,他不肯.第二年,崔枢考中进士,后来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清廉的名声.。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1张图片-拓城游

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

1990年2月7日,春节刚过,甘肃省酒泉市安西县(现瓜州县)就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该县博物馆保存的一件重要文物被盗。

由于失窃的这件文物意义非凡,乃国之重宝,因此情况当即被汇报至国家文物局,酒泉市公安机关也立刻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缉,务必要将国宝追回。

失窃之物究竟是什么?为何它一丢失竟如此兴师动众,甚至要上报国家文物局这么严重?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2张图片-拓城游

甘肃酒泉市安西县,如今已改名为瓜州县

原因倒也简单,只因此物太过珍贵,早在百年前就已名满天下,甚至上世纪40年代张大千到敦煌临摹壁画时也曾慕名跑到过安西问起此宝,不过当时的守护人为了宝物安全,向张大千推托说从没见过。

张大师或许不知道,为了保护这件国宝,自清末开始,已经有连续三代守护人为它牺牲,它的价值早已不是一般文物可比,而是那个列强瓜分中国的黑暗时代里,一个饱受屈辱的民族对自身历史和信念的最后坚持与守护

第一、国宝问世

敦煌莫高窟举世闻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距离莫高窟约150公里的甘肃安西县,还有一个开凿于北魏时期的榆林窟

榆林窟规模比莫高窟小得多,仅有43窟,但无论从洞窟的形式,还是从内藏艺术品的艺术表现方式来看,榆林窟都是与莫高窟一脉相承,同样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3张图片-拓城游

榆林窟

清雍正四年,榆林窟主持道士吴根栋在清理今日编号4号窟内的积沙时,偶然发现沙下埋着一个黄稠包袱,里面用8层哈达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一样东西。

当他解开哈达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尊通体由象牙雕刻而成的普贤菩萨像

此像通高约16厘米,分两片扣合,合上时是骑象的普贤菩萨,若是打开,里面则分了54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雕刻着一个佛教故事,演绎了佛祖从出生到成佛的整个过程。

这54个故事里,共雕刻人物279人,12辆车马,每个人物造型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如此众多的人物、车马以及景物都雕刻在一个仅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象牙上,刀法之细腻、技艺之高超,实为海内外所罕见。

据后来对象牙佛的年代测定,此物制成时间大约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左右,距今至少已有1500年的历史

最重要的是,此物呈现出的是古印度笈多王朝时期的犍佗罗风格,因此它很可能是唐玄奘取经归来时印度国王送给他的礼物,玄奘法师返回经过瓜州时,便将它留在了瓜州。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4张图片-拓城游

象牙佛

自象牙佛出世后,消息迅速传遍陕甘地区,一时间到榆林窟参拜象牙佛的信徒香客络绎不绝,象牙佛的名声也随之传遍全国。

此等重宝的安全在和平时期自是无虞,但一旦到了烽火遍地的乱世,再继续持有这样的重宝,那无疑会招来凶徒的觊觎,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而晚清时期,恰恰就是这么一个朝不保夕的时代。

第二、乱世

到了清同治年间,象牙佛传到了当时的榆林窟主持杨元道长手中。

彼时的中国,清王朝摇摇欲坠,各地秩序崩坏,象西北这种本就贫瘠的地方,更是马匪遍地、民不聊生。

不出意外,一伙土匪盯上了榆林窟的传世珍宝象牙佛

这伙土匪去到榆林窟后,逼令杨道长将象牙佛交出。

杨道长深知土匪贪婪成性,一旦得到象牙佛必定将其转卖,为保护珍宝,便推托说没有见过象牙佛。

同时杨道长悄悄叫来弟子李教宽,将象牙佛交予他,叫他快跑,务必不能让象牙佛落入土匪手里。

李教宽含泪别过师父,带着象牙佛避过土匪耳目,远走高飞。

不久后土匪知道此事,恼羞成怒,当即将杨元道长杀害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5张图片-拓城游

象牙佛打开后情景

杨道长惨死后,他的另一位弟子严教荣道长继任主持榆林窟。

严道长继任时发现象牙佛失踪,由于师兄李教宽带走象牙佛时他并不知情,因此对寻回象牙佛一事他也无可奈何。

直到1904年,已年届80岁的严道长才偶然打听到当年师父惨死的内幕,并获知师兄当年是逃往了他的家乡金塔县

然而此时李教宽早已病逝,他当年带走的象牙佛也辗转流落到了当地一个叫塔院寺的寺庙,严道长当即赶往塔院寺,恳求对方归还。

但塔院寺长老面对此佛家重宝,却起了占据之心,称寺里没有象牙佛,一口回绝了严道长。

严道长无奈,只得黯然回到榆林窟,同时将讨要经过如实告知了榆林窟的乡民。

听闻塔院寺如此做派,榆林窟乡民无不义愤填膺,很快当地的士绅民众便聚集到一起,捐款捐物捐粮食,共计筹集了200多两银子,又一同赶往塔院寺讨要,塔院寺见群情激愤,最终不得不交出了象牙佛。

1905年,在外流落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象牙佛终于又回到了榆林窟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6张图片-拓城游

象牙佛局部放大照

面对失而复得的国宝,严道长再也不敢有什么闪失,他将象牙佛藏在一个秘密之所,日夜守护,当时天下已现大乱之象,严道长深知在此等乱世之中,象牙佛已不宜再现身

不出他所料,未过几年清王朝便轰然倒塌,榆林窟也再次遭受了土匪的洗劫,面对土匪的威胁严道长守口如瓶,坚决不肯说出象牙佛的下落,最终他和另一名弟子也惨遭土匪杀害

第三、第三代守护人

严教荣道长死后,继任榆林窟主持的是严道长的传承弟子马荣贵道长

马道长清楚自己的师祖、师父都为保护象牙佛献出了生命,如今这副重担落在了他的肩膀上,无论如何他都要保得象牙佛无恙,就算为此失去生命在所不惜。

在接手象牙佛后,马道长将其藏在了一个任何人都不知晓的秘密之所,但凡有人来问,都称象牙佛已失落不知去向。

1927年,马道长在道观附近救了一名31岁的年轻男子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7张图片-拓城游

男子叫郭元亨,原本是甘肃省高台县人,为了躲避马家军抓壮丁,一路西逃来到了酒泉。

但到了酒泉后,他还是被追兵追上了,郭元亨自知不敌,只得暂时虚与委蛇,不久后又瞅了空子逃走,待逃到榆林窟时已是奄奄一息,恰逢马道长道观就在附近,因此马道长便出手救了他。

之后郭元亨就在道观里安顿了下来,不久后又正式拜入马道长门下,成为了他的正式弟子

救命之恩大如山,郭元亨怀着感激之情,在道观里兢兢业业地干活,打扫道观、孝顺师父,如此足足过了数年之久。

郭元亨不知道的是,在这几年时间里,师父马道长每日都在观察他,看他心性如何

马道长深知,自己迟早有一天也会追随先师而去,其他的倒也罢了,但那象牙佛的秘密,他却必须要交给一个可靠之人,师祖、师父两代人用生命低价守护的秘密,绝不能在他这一代出事。

因此马道长虽对郭元亨有救命之恩,但也用了长达数年的时间来考察他。

1930年的某一天,马道长突然支开其他人,将郭元亨带到一处小河边,向他讲出了榆林窟最大的秘密。

马道长告诉郭元亨说,象牙佛就藏在大殿的龙口之中,此物万万不可现身,否则将给道观招来杀身之祸,在天下太平前,象牙佛绝不能出世。

然后他又特别叮嘱郭元亨道:“万佛峡(榆林窟别称)的这尊宝物,人死窟塌,也不能失传!”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8张图片-拓城游

榆林窟里保存至今的精美壁画

半年后马道长外出化缘,途中路遇土匪,土匪见他是榆林窟主持,逼他交出象牙佛,为保住秘密,马道长趁土匪不注意,飞身跳下万丈悬崖,当场身亡

自同治年间开始至马道长身陨,为保护象牙佛,杨元、严教宽、马荣贵连续三代榆林窟主持均献出了生命,因此郭元亨在接手第四任主持时,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若真到了危急关头,他同样不惜一死,也要守住象牙佛的秘密。

生与死的考验,很快就来了!

第四、红军

1937年4月20日,榆林窟来了一支郭元亨此前从未见过的军队。

这支队伍虽然衣衫褴褛,但对当地民众却是秋毫无犯,与马家军兵匪不分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支军队,正是刚刚突破马家军围堵的中国工农红军左支队

由于突围时极为艰苦,待到达榆林窟附近时,左支队已是弹尽粮绝。

时任军长程世才向郭元亨求助,问道观能不能接济红军一些粮食,此时红军战士们刚从祁连山中走出,一路只靠野菜充饥,已经一个多月没吃过饱饭了。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9张图片-拓城游

程世才将军,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郭元亨没有二话,当即将观内藏下的米面油盐等物挖出,又倾尽全力买了几只牛羊,让战士们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休养。

不久后红军继续前行,但马家军却尾随红军追至榆林窟。

马家军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象牙佛之事,便以郭元亨“私通共军”为由,逼他交出象牙佛,为此马家军的匪兵们对郭道长进行了严刑拷打

郭元亨知道考验他的时候来了,面对敌人百般酷刑,他咬紧牙关,翻来覆去就一句话——没见过!

匪兵为逼迫郭道长讲出秘密,当场把郭元亨一个徒弟开膛剖腹,将其杀害,郭元亨见徒儿殒命,悲痛欲绝,但他仍牢记师父遗训,一口咬定没见过象牙佛。

匪兵们不甘,又将郭元亨衣服扒下,用棉花沾上清油,贴在郭元亨身上焚烧。

匪兵们口中威胁叫嚣着:“再不说就烧死你!”

郭元亨忍着剧痛,对匪兵们说:“你们就算整死我,我也没有这个东西!”

匪兵们眼看确实问不出什么,又见郭元亨身上已被烧得体无完肤命在旦夕,只得就此悻悻离去。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10张图片-拓城游

郭元亨道长晚年照

匪兵走后,郭元亨已是奄奄一息,幸亏郭元亨好友梁克仁大夫坚持用土方给他洗伤消毒,兼之郭元亨当时仍属壮年,这才捡回一条命来。

不过此劫也给郭元亨留下了终身残疾,不仅后背右边的肌肉全部坏死,左臂也被烧得严重萎缩,直到去世时他的左边胳膊也无法伸展开。

第五、天下太平之日,宝物出世之时

这一次匪兵的严刑拷打令郭元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象牙佛此时决不能泄露出半点消息,于是他瞒过众人耳目将象牙佛取出,缠上10多层绸布放入寻来的一个铁箱子内,偷偷藏进了当地卡房子山上的一个废弃的老鹰窝里

之后便发生了张大千慕名而来求问象牙佛下落一事,当时张大千表示,他愿意出2000大洋购买,不过被郭元亨以托词拒绝。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11张图片-拓城游

近现代著名国画家张大千

此后国民党高官于右任至敦煌巡视时,也曾向郭元亨询问过象牙佛的下落,还是被郭元亨以“没见过”拒之。

但就算是这样,一些觊觎象牙佛之人却依旧没有断了心思。

1947年冬,国民党安西县“参议员”刘永宽,自持自己在地方上颇有权势,准备阴谋策划抓捕郭元亨并逼迫其讲出象牙佛下落,幸亏消息走漏郭元亨逃走,刘某这才没有得逞。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郭元亨得知消息后,知道当年他曾救助过的那支人民的队伍打下了江山,欣喜之余,他也记起了先师遗训,待到天下太平之日,就是至宝出世之时。

异宝文言文(甘肃异宝出世,百年3代守护人因此宝被杀,末代守护者将其捐国家)-第12张图片-拓城游

开国大典

郭元亨当即赶到安西县人民政府,表示愿意将象牙佛捐献国家,县政府立刻派出2名民兵保护,随同郭道长到老鹰窝里取出了这件稀世之宝。

四代守护人不惜生命守护,土匪、马家军以及国民党高官百般求之而不得的国宝象牙佛,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59年,象牙佛作为甘肃省选送的文物精品,赴京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国宝虽是价值连城,但它背后那历尽劫难的动人传奇,却更是无价

1976年10月,郭元亨因病逝世,享年80岁。

1990年3月,经公安机关侦缉,盗窃象牙佛的王某、张某等人被抓获,象牙佛再次失而复得,回到了安西县博物馆。

消息传出后,整个县城的鞭炮竟卖到脱销,人民群众敲锣打鼓到县委县政府门前,感谢人民政府、感谢公安机关。

象牙佛的传奇经历,外人或许不知,但只要是知道这件事的人,就从来不曾忘记。

百年来榆林窟四代传人用生命守护国宝的动人故事,也必将永远流传下去!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