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动听3.5修改歌词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打开天天动听应用,并进入播放界面。
在修改歌词之前,首先需要确保已经安装了天天动听应用,并且已经打开了想要修改歌词的音乐。
在播放界面,可以看到当前播放的音乐信息和歌词显示。
2.进入歌词编辑模式。
在播放界面的底部或顶部,通常会有歌词显示的区域。
点击歌词区域或相关的编辑按钮,可以进入歌词编辑模式。
在编辑模式下,可以对歌词进行修改和编辑。
3.修改歌词内容。
进入歌词编辑模式后,可以直接点击歌词文本进行修改。
可以修改歌词的文字内容、调整歌词的时间轴,甚至添加或删除歌词行。
根据需要对歌词进行修改,使其更加准确或符合个人喜好。
4.保存并应用修改。
完成歌词修改后,记得保存并应用修改。
通常,编辑界面会有保存或确认按钮,点击后保存修改并应用到当前播放的音乐中。
保存后,播放音乐时就会显示修改后的歌词。
需要注意的是,修改歌词功能可能因应用版本或设备型号而有所不同。
以上步骤是一般情况下的操作方法,具体步骤可能因个人设备和应用版本而有所不同。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参考应用的使用说明或帮助文档,或在相关社区和论坛中寻求帮助。
TINHIFI T7 Dynamic IEM - TDS REVIEW
ティンハイファイ T7 ダイナミック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以及内容说明 V202402 进行。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TINHIFI T7: V (Excellent)
这是天天动听 TINHIFI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十四个产品。
T 系列的各产品线我们过去都进行过完整评价,上一款 T5S 是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怪物房级别产品,但似乎天天动听对于旗舰动圈的开发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终于,在 2025 年即将到来时,T7 作为动圈单元旗舰正式发售了。
这是一款整合了 T4 Plus、T5S 经验,同时材料上与怪物房级别产品区分度明显的产品,有着怪物房更高级别水平的素质表现和一些 P 系列平板耳塞的影子。
作为 TINHIFI 目前的动圈旗舰耳塞,T7 的包装自然体积和豪华程度都是比较高的,通体黑色,设计元素看上去比较简单。
内部空间则相当大了,配件包括一个收纳盒及手提带、两对备用滤网、两个可替换插头以及八对耳套。
TINHIFI 的收纳盒一向送得相当慷慨,T7 的盒子看上去也相当不赖,是体积比较大的皮质拉链包。
有一定的抗压性能,皮质的精致程度也比较高,可惜拉链顺滑程度不是特别理想。
空间足够放得下两条 T7 再加一些配件,内部有比较细腻的植绒。
手提带可以勾在专门的提环上。
耳套的配置是三对灰色稍硬的子弹头形硅胶套、三对红色导管稍硬的硅胶套和两对惰性海绵套。
TINHIFI 的海绵套一向比较耐用,我们也会基于海绵套的搭配来进行声音评价。
T7 有且仅有一种配色,即黑色搭配木制面板的方案。
腔体的体积相对较小,比起很多类似价位的动圈耳塞来说都要小一圈,也比自家的 T5S 更小。
视觉上没有那种类公模的观感,更多地与自家的 P1 系列平板耳塞的设计理念类似。
主腔体材料为五轴 CNC 工艺切削的航空铝材质,表面阳极氧化成黑色。
前腔体位表面抛光的铜质,与导管一体成型。
面板为黑檀木材质,每条 T7 的面板由于木纹的天然特性而不同。
黑檀木经过表面抛光后再 UV 固化,硬度是要比单纯一个裸着的木片要高一些。
这种面板嵌入木头的设计在之前的 T4 Plus 上也能看到。
面板的形状像是一个盾牌,有棱有角,而腔体本身是比较圆润的,造型衔接过渡比较自然。
前后腔体之间的衔接非常紧,缝隙也几乎很难看到,做工细节无需担心。
佩戴方面,T7 的腔体大小并不会给大多数的耳廓带来明显的压迫感或者堵涨感,佩戴好之后他很难接触到耳甲艇的位置,更多地与耳甲腔附近接触。
腔体内侧的结构并不是像 T5S 那样比较严格地适配耳廓,而是基于这种类椭圆腔体进行微调。
实际贴合程度在类似腔体中表现还可以。
佩戴的舒适程度对于中大号耳廓来说比较高,小耳廓可能会在耳廓边缘靠后有轻微顶到的感觉,可以考虑将腔体适当向前旋转来解决。
稳定性没什么问题。
腔体的厚度有所控制,但是我还是不太建议你侧躺佩戴。
导管稍粗,有打磨圆润的限位槽,默认耳套的安装都不算难事。
导管口可见密度较高的金属滤板,包装内也有备用零件。
腔体表面的开孔共有两处,分别位于腔体顶部母座附近,以及铜质前腔的导管基座附近。
腔体的开放程度中规中矩,被动隔音能力会不如 T5S 那么高,但在类似体积的耳塞里还算可以的。
没有明显的气压平衡问题。
线材材质官方宣称为单晶铜与无氧铜的混编,四股 Litz 编制,编织的紧密程度比较高,线材的整体粗细适中,比较柔软。
线皮透明较高,能看到内部的金色屏蔽层,没有明显的自缠绕问题。
可换线结构基于 MMCX 结构,插针的接触紧密程度比较高,有轻微的膨胀感,旋转起来有一定的阻尼感,不会短期内出现易损问题,相对比较结实。
可换插头结构是带有防呆槽的四针式结构结合螺旋锁紧,插针端位于插头侧,插针的结实程度很高。
包装内默认附带了 3.5mm 单端和 4.4mm 平衡插头可供使用。
T7 搭载了一颗直径为 10mm 的镀金振膜超线性动圈单元,双磁路结构。
镀金振膜此前主要是 Ultrasone 的部分头戴型号有所使用,比如我们在羊毛节目中介绍过的 HFI-680 以及 Edition 15(球顶异质)等几个型号,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主流品牌入耳耳塞中第一次出现镀金振膜的身影,反倒是麦克风领域镀金振膜使用会更加广泛一些。
阻抗 22Ω,灵敏度 112dB(具体单位未知,基于 1kHz 0.126V)。
实际搭配下来,T7 是一个很好出声但是需要一定控制力的塞子,即使搭配一些 CX31993 入门小尾巴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响度,而且在一些力大声粗的高推力设备下会听上去有点过亮。
我个人的建议是从中价位以上的合格小尾巴开始搭配,比如 BHD PRO、HC2、KA15 等这些。
风格搭配上不建议搭配过于偏冷的前端。
基于原线平衡驱动、海绵耳套,满足驱动所需功率要求。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不算高,弹性不错,下潜能力比 T5S 甚至 P1 Plus 等型号都要明显好不少。
收放速度相对比较快,保留的残响也不算多。
氛围烘托相对比较干净,晕染感和浓郁度都比较少。
T7 的低频听上去是相对能量不算突出,但是弹性和速度感有所重视,是很现代、很结实的状态。
中频,人声有一定的距离感,处在稍近但是不会铁链的位置上,口型大小比标准显得稍微小一点,精致程度比较高。
T7 对于人声质感和线条之间显然有所平衡,线条有轻度的突出,同时质感是丰富但不厚重的。
男女声之间的倾向性不算明显,不过适合的声线类型都是不过于厚重的。
它对于人声的顺滑程度有所强调,颗粒感会听上去比较细,这对于大多数现代流行曲目中常出现的人声类型是利好的,但是一些爵士、灵魂乐以及老录音中的粗厚人声会觉得缺些味道。
音色渲染的比例不算多,仅在偏上盘有轻度的、为了悦耳度的调整。
总体音色是比较正的,带一些明亮感。
喉音位置基本正确,气声比例适中略偏多一点,不会过于突出。
齿音的存在感不强,仅在一些制作过程过于突出齿音的曲目中有感知,常规曲目不是问题。
人声频段通透程度良好。
乐器方面,大体上也能够兼顾质感和线条,仅部分弦乐器的线条会稍有突出感。
小提琴、中提琴、吉他等的厚度适中,拉拨弦细节的量在千元级中显然是相当丰富的,有一定的突出感。
大提琴的形体感相当结实,不过在空间中的比例会低一些,显得能量感不算很强。
铜管乐器的气势感表现适中,但是音色漂亮,需要亮感的小号等也有着足够的亮度。
木管乐器的自然度总体不错,仅在一些偏下盘的木管乐器表现时听上去稍有紧绷,音色大体上是对的。
乐器的泛音量充足,但不会刻意拱出太多。
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适中,Snare 收得比较快,镲片类的亮度充足,稍带一点刺激度,金属感也有轻度的突出,但不会偏散。
高频的亮度适中略偏亮,有个别尖峰突出,但是程度不会特别高。
T7 的高频是总体能量比较足,不是单一频段的刺激。
极高频的延伸能力不错,信息量不少,滚降不会过早过快。
T7 的声场规模是不小的,横纵都有一定距离,但是并非完全等距,边界感不算清晰。
结合有一定的“高度感”,T7 呈现出的声场是一个比较大、不空的空间,形状则略呈扁球状。
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不错,整体感没有问题。
解析能力,或者说信息量位于千元动圈怪物房第一档,有轻度的“解析感”突出。
动态还不错,瞬态优秀。
它对于大部分现代流行曲目的适应性还不错,不过喜好老派人声风格的烧友或许觉得 T7 的人声显得过于清亮。
RnB 和摇滚适应性在同价位靠前。
大部分非极端化的电子曲风表现不错,比较结实的 bassline 和优秀的瞬态对于高 BPM 曲目的表现也没有太大问题。
金属大类的表现还可以。
Acoustic 大类中,爵士表现略缺味道,中小编制的器乐作品表现出色,大编制的表现在这个开放程度下,已经是不错的了,只是和 P2 这种开放程度更高、更加器乐向的塞子还略有差别。
T7 的声音大体上是比较中性的,在中高频的亮度上有轻度的增强,也能听出镀金振膜的一些特性。
相较于 T5S,T7 的声音更加有特点,也在器乐、横向声场和瞬态表现上提升明显。
加上非常好推的特性,T7 也没有什么的高企的驱动门槛。
对于 TINHIFI 来说,T7 作为目前的动圈旗舰,是符合调性的。
KingTsui, TDS Studio.
Jan 2025
It&39;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内容全部自主创作,请勿抄袭内容、套抄行文结构等,保留一切权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