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15:03:37|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在《逍遥三国》中,当与妃子的好感度达到100%,你可以开始你的宫廷生活,通过点击妃子进行互动。
每次互动会消耗1点体力,每天早晨6点,体力自动恢复。
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加妃子的亲密度,还可能带来宠幸的机会,幸运的妃子甚至可能触发怀孕的惊喜。
妃子的晋升之路丰富多样。
后宫共分为12个职位,从最低开始。
妃子的晋升需要达到一定的亲密度,例如公主职位的提升。
你可以手动调整妃子的职位,不过妃子在非最低位置时也有可能被降职。
妃子的技能解锁与魅力值密切相关。
当她们的魅力值达到一定标准,会自动解锁专属技能,展现她们的才情和魅力。
提升妃子的美丽值有多种途径。
赠送礼物可增进亲密度和美丽值,而随机事件也为妃子增添了魅力,不同的选择将为她们加分。
游戏中的特殊玩法也十分有趣。
你可以通过宫殿赏赐,奖励你最宠爱的妃子,宫殿的提升将为她们带来丰厚的亲密值奖励。
同时,通过宫女赏赐,你也可以提升妃子的美丽值,让她们更加光彩照人。
最后,打入冷宫是另一种管理妃子的方式。
你可以选择将妃子暂时打入冷宫,她们将不会主动参与活动,但你仍可与她们保持互动,随时可以召回宫中。
三国演义开篇一句话引道出历史真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可是,好端端的大汉王朝,怎么就分了呢?
分就分吧,怎么突然间就三足鼎立了呢?
曹孙刘三家争了好几代人,怎么让司马氏结束了三国呢?
不要说民心所向。
天下一统是民心所向,那么天下大乱也是民心所向吗?陈瓷解读三国发现,民心从来只是借口,不是最终的凭借。
这需要从很久很久以前,国家的出现说起。
按照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所著《中国史》,中国的国家一开始是规模成群的都市国家。
都市国家在中国就是把农民集中在城郭内,称为“邑”“邦”“国”等,耕地在城郭之外,农民每天出了城郭到耕地上劳作。
都市国家时期,只要是把一个城池打下来,就消灭了一个国家。
小国被逐一消灭,强力都市国家膨胀为领土国家,战国七雄就是成熟的领土国家。
这时要消灭一个国家,不但要打下这个国家所有的城市,还得占领所有领土。
再以后是帝国国家,在西洋是是罗马帝国,在中国是秦帝国。
问题来了,那么多领土国家原先的掌控者干什么去了?没有被秦国消灭的,当然都成了帝国的顺民,但是作为与秦国的交换,他们获得贵族的资格。
另外秦帝国也滋生了很多新生贵族,例如李斯、蒙恬、王翦、章邯。
秦帝国的维持,全在于能够保护这些贵族。
直到嬴政父子私欲膨胀,修阿房宫,建骊山陵,东渡求仙,修筑长城,这些事情都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都要侵占贵族利益。
陈胜不过是一个农民,哪有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能力啊。
只不过是贵族们一看嬴政父子指望不上,干脆自救,于是跟着造反,项梁、项羽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当然,新的贵族又产生了,例如刘邦。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呢?因为刘邦率领的新兴贵族本来一无所有,都抱定争夺天下的目标,所以能够团结合力;而项羽率领的旧贵族 ,大都想打回老家过安稳日子,给项羽的支持不够充分,而项羽自我中心,忽视这个圈子的利益,所以获得的支持越来越少。
大汉帝国建立了,新的贵族分享国家权力。
在汉代,最强大的从来不是皇帝,而是贵族。
除了汉武帝和光武帝等几个能够有足够力量保护贵族的皇帝,汉代的皇帝不是被外戚控制,就是被宦官控制。
外戚往往是最强大的贵族,为宦官因为没有后代,所以很难跻身贵圈。
而皇室为了对抗外戚,就会扶持士人官僚,于是产生了世家贵族。
汉朝能够维持三四百年,就是因为不管谁当皇帝,贵族在这个国家活得滋润。
帝国国家汉朝渐渐地被贵族国家汉朝代替。
汉代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襁褓婴儿可以当皇帝。
就此来看,皇帝是很弱的,有时只是一个名分,只要是国家能够保护贵族,那这个国家就能存在下去。
如果皇帝强大了,侵犯贵族利益,国家反而会衰弱。
汉桓帝和汉灵帝其实是两个强势皇帝,他们依靠宦官,打压贵族圈。
两次党锢之祸,是对贵族圈的大清洗。
而汉朝大乱也正起于此。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贵族领地上的农民也因此遭到朝廷挤压,于是有了黄巾之乱。
黄巾之乱消灭了一部分贵族,接下来西凉贵族董卓进京,又消灭了一部分中原贵族。
直至董卓迁都,把洛阳付之一炬,方圆二百里皆为废墟,中原贵族遭到重创。
残存的中原贵族寻求生路,于是以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
皇帝被董卓控制,贵族们只能自行割据,于是有了群雄逐鹿。
贵族圈又是一次重新洗牌。
老牌贵族袁绍、刘表、刘璋纷纷败下阵来,而新兴贵族曹操、孙权、刘备则崛起。
曹操本是宦官之后,孙权据说是瓜农之后,刘备则是草鞋摊主,他们能够崛起,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足够的军力,能够保护地盘上的贵族。
崔琰是冀州贵族,后来袁绍无力保护他,他只能归顺了曹操。
江东陆家本来也有自己的地盘,但是守不住,只能投靠孙家,接受孙家的保护,而代价就是为孙家效力。
陆逊父子两代都是江东军事栋梁。
益州是个封闭的地方,刘备进入益州一年多没敢行动。
后来益州受到曹操和孙权的双重威胁,懦弱的刘璋无法保护益州贵族,刘备才有了机会。
益州贵族舍弃刘璋而支持刘备,是因为刘备能够给他们提供军事保护。
曹丕篡汉、刘备和孙权称帝,都有数量庞大的贵族积极联名劝进。
陈瓷认为,这种民选皇帝的做法,从某个程度说,也是一种合理的民主方式。
可是,在曹叡之后,魏国继承人年幼,无法掌控军政大权,导致大权落到强臣手中。
既然曹家无力保护大家,那大家就选力量强大的司马氏吧,于是就有了晋朝。
刘禅昏庸,诸葛亮之后的几位继承人非但无力壮大蜀汉,反而因为北伐无功而消耗国力。
益州的贵族们需要新的保护者,因此当邓艾大军逼近成都时,益州贵族代表谯周极力主张投降,几乎所有益州贵族异口同声赞同。
陈瓷注意到,只有姜维不甘心,还想联合钟会复国,因为姜维是投降的北方贵族,不在益州的贵族行列里。
孙吴那边,末世皇帝孙皓不顾国力,头脑发热,幻想“青盖入洛阳”,又是迁都武昌,又是广选妃嫔,丝毫不顾及国防,江东贵族为此焦虑不安。
性急的早就投降了晋国,哪怕是孙皓的族人;性子慢的,等来晋朝的水军,立马投降。
就连孙皓这个江东最大的贵族,要是不投降,获得了晋军保护,也许会被别有所图的臣民杀死。
得贵族者得天下。
所谓三国,百年的争夺,不过是贵圈玩的生存游戏。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