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游戏盒如何下载游戏?在遇到安装目录问题时又应如何处理?首先,打开乐乐游戏盒官网,根据游戏类型或推荐找到你想下载的游戏。
点击进入游戏详情页,点击“立即下载”按钮,游戏下载链接会自动跳转到你的浏览器,点击下载安装包,选择保存路径,等待下载完成。
在下载完成后,你可能会遇到“该软件安装目录有问题,卸载会导致系统文件丢失,请手动删除”的警告。
此时,无需惊慌。
首先,找到游戏的安装目录。
通常情况下,目录路径类似于"C:\ProgramFiles\游戏名称"。
请在文件管理器中定位到该目录,并找到游戏的可执行文件。
游戏的可执行文件通常以.exe为后缀,例如“game.exe”。
右键点击该文件,选择“打开方式”后,选择“文件资源管理器”,此时,你就能看到一个名为“Uninstall”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中包含了卸载程序。
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在卸载游戏前先备份重要文件或数据。
点击“Uninstall”文件夹内的卸载程序,按照提示完成卸载过程。
卸载完成后,返回游戏的安装目录,删除整个目录及其内容。
最后,清理电脑上的垃圾文件和临时文件,确保系统干净整洁。
重新启动电脑后,再次下载并安装乐乐游戏盒。
根据游戏推荐或类型在游戏库中寻找你之前下载的游戏,点击“立即下载”按钮,完成安装。
现在,你可以愉快地玩游戏了,无需担心系统文件丢失的问题。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宋潇 戴竺芯
12月27日,成都都江堰公安发布警情通报,两名犯罪嫌疑人在网络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多次捏造、散布“美香”“添添”等大熊猫遭虐待等不实信息。
同时,抹黑国家林草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诋毁诽谤相关专家及从业人员,煽动网民抵制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等,以此牟利。
目前,已被依法移送起诉。
日前,四川公安机关还对借“保护大熊猫”污蔑造谣,捏造“大熊猫遭受虐待”不实信息等情况开展全网梳理,发现了4个突出极端“动保团伙”,并对其依法打击处理。
极端“动保团伙”如何形成?大熊猫谣言是如何产生的?他们还有哪些极端行为?四川公安揭开了部分“猫粉”和极端“动保团伙”背后的行为套路。
这类人群中,有人是喜欢大熊猫,但容易受虚假信息误导,有人根本不爱熊猫,但却打着“爱滚滚”的名义在直播间刻意制造虚假信息,有人觉得有利可图,煽动粉丝线下聚集,“以爱之名”消费国宝,达到自己的获利目的。
大熊猫保护研究领域
多位专家遭遇网络暴力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是被造谣、网暴的受害者。
去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带着熊猫新生幼崽的模型走上了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
这一画面登上了热搜,但也因此被关联到当时网民
她说:“我也注意到网络上的讨论,其中网上广为流传‘丫丫跪地乞食’,实际上熊猫是没有类似于人类的跪地行为,更不可能通过跪地去乞食,这类说法曲解了大熊猫的正常行为。
”
舆论发酵后,网络上的极端分子开始“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将侯蓉团队优化的大熊猫辅助生殖技术——“电刺激采精”,偷换概念为“电击取精”“电击取卵”,把在多种动物上广泛使用、安全成熟的电刺激采精技术描述为残害大熊猫的“电刑”。
煽动更多不明真相的网民对大熊猫保护工作及侯蓉个人进行攻击。
将电刺激采精技术妖魔化为“电击取精”。
图为短视频平台截图
去年底,侯蓉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公开。
“当时,最多的时候每隔一两分钟接到一个骚扰电话,一天有几百个。
”面对网暴,侯蓉的个人工作和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
工作节奏被打扰,团队中许多同事在心理上都发生了变化,担心类似的网络暴力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不止是侯蓉,还有如张和民、张安居、张志和、魏明等多位对大熊猫保护事业做出贡献的专家都有此遭遇。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也按照要求,四川攀枝花警方对案件进行了初步的核查。
深挖后发现,四川、广西、辽宁等地有几个团伙,专门对大熊猫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网暴。
网暴是怎么产生的?在调查过程中,攀枝花警方发现,有极端“猫粉”在网络上看到了碎片化的信息,再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及传播,让这些言论“愈演愈烈”。
其中,不乏因个人主观判断与科研政策不符合而发表的对立言论,从而演变为辱骂相关管理、科研人员。
还有不明真相的网民在他们发布的谣言帖下起哄,并发布极端言论,对相关人员进行人身攻击。
为了“养号”
她发布了60多条谣言、诽谤视频
在互联网传播相关言论的人群中,有人是喜欢大熊猫,但容易受虚假信息误导,而有人则是打着“爱滚滚”的名义刻意制造虚假信息,“以爱之名”消费国宝,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将电刺激采精技术妖魔化为“电击取精”的源头,暂时无处可寻,但传播、扩散谣言的大有人在。
攀枝花的唐某就是其中之一。
攀枝花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徐伟介绍,为了“养号”,从2023年8月开始,唐某陆续发布了60多条涉大熊猫谣言、诽谤视频。
唐某获取的信息也从网络而来。
最初,她在网上发现并收集有关大熊猫的碎片化信息,并对其进行二次编造、传播,最终通过视频的方式散布相关谣言,对专家进行网暴、诽谤。
然而唐某的做法,远不止如此。
徐伟介绍,“唐某还伙同其‘下线’范某芳搜集大熊猫行业工作人员办公电话和私人电话,对他们进行辱骂、骚扰、恐吓。
”
今年5月,攀枝花专案组及时开展收网打击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唐某、范某芳二人,固定团伙成员短视频、留言评论截图等线上证据共10G,调取不实举报信件、报警记录等证据材料50余份。
经查,攀枝花唐某、山西范某芳等人频繁捏造大熊猫繁育机构实施活体实验和相关工作人员收受西方国家贿赂等不实信息,撰写邮寄虚假举报信件,拨打举报电话,公开传播网暴图片,开盒大熊猫行业工作人员信息,并对其进行电话骚扰、短信辱骂等违法行为。
目前,二人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制造虚假信息
这个“不爱大熊猫的人”开直播赚钱
“极端猫粉”线下聚集闹事
除开线上造谣、开盒骚扰,这部分极端“猫粉”,还会线下聚集闹事。
今年6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上演了一场闹剧。
中心于2024年6月14日发文称,连日来,十余名人员传播大熊猫被虐待等不实信息,部分人员甚至尾随、跟拍、辱骂熊猫专家,将其肖像上传至网络制造网暴事件。
熊猫中心已第一时间报警。
“极端猫粉”尾随、跟拍、辱骂大熊猫专家
此次事件,牵出了一个隐匿在网络平台背后的“极端猫粉”团伙。
今年56岁的白某红,就是其中一员。
她的网名是“大x皇后”,原本她和大熊猫之间,并无太多的感情,但在2023年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前后,白某红发现,自己在直播间里谈论相关话题时,会有很多的
看到有利可图,她和丈夫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相关的音视频作品,开设网络直播。
享受这种
“极端猫粉”开直播制造负面舆论
成都市公安局都江堰市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大队长唐璞介绍,“她在直播间树立的人设,是自己有多么爱大熊猫,对大熊猫有多少了解,但其实,白某红的真实目的,是蹭大熊猫话题的热度,然后在直播平台赚取流量和收益。
”
正当“生意”越做越上道时,四川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成都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和都江堰市公安局专案组在陕西咸阳将白某红和丈夫徐某抓获,经查,他们通过网络平台的直播以及通过粉丝的资助筹款,总共赚了近18万元。
企图阻止“大熊猫国际交流”
他们尾随、跟拍、辱骂大熊猫专家
而通过对白某红、徐某等人的侦查,警方还发现了他们的“上线”——王某(网名“汪x人”)。
今年5月底,广东女子裴某霞从公开信息获悉大熊猫“宝力”“青宝”将赴外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多次与浙江女子徐某梅沟通,煽动徐某梅前往四川制造负面舆论,企图阻碍“宝力”“青宝”赴外国际交流。
“极端猫粉”企图制造负面舆论,阻碍“宝力”“青宝”赴外国际交流
之后,徐某梅又跟远在河南的王某串联,几人策划,于今年6月中旬,组织爱大熊猫的粉丝,前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都江堰基地、雅安基地以拉横幅等形式反对大熊猫“宝力”“青宝”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有了“计划”,几人便想着如何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另有其他人员加入,该团伙的雏形渐渐形成,并开始各自分工:其中,王某主要将一些容易传播的大熊猫相关话题,制作成文档资料,分发到各个群里;团伙中有成员负责制作横幅,有成员负责资金支持,还有人负责现场拍摄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的视频,然后在网上传播,或者大熊猫的群体,作为一种互联网文化,“猫粉”主要围绕一些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空间活动,而涉及熊猫的主题超话则是“猫粉”内部各种小圈子的交流中心。
通过对系列案件的侦办,四川警方发现,“极端猫粉”涉及团伙成员多为女性,年龄覆盖18岁至70岁,总体平均年龄较高,极端群体以50岁至60岁女性为主,而这类人群平时要么赋闲在家,要么通过长时间的网络渠道获取负面信息,极易受到一些不实言论和虚假信息的误导,参与线上不实言论传播和线下滋扰。
四川省公安厅网安总队三支队支队长吴锋军表示,“熊猫从濒危转变为易危,是经过几代人的科学论证,得到了科学认定,希望网民正确理解看待相关政策及技术,通过官方渠道去浏览这些信息,不要传谣,也不要听信虚假的信息再进行二次传播。
”
他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他人开盒、辱骂、诽谤等都可能涉及相关违法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也涉及刑事犯罪,呼吁网友正确理解科研专家付出的劳动成果、科学地判断相关技术,不要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来源: 封面新闻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