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结盟和不结盟是什么意思(故事里的长征丨红军长征中与少数民族的第一个结盟“弄染结盟”)

2025-02-11 08:07:21|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结盟和不结盟是什么意思

1.结盟是指国家为了共同利益和安全目的,通过协议或条约建立的国际组织或联盟。

这种合作形式有助于成员国共同维护其权益,增强国家实力,加强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

2.不结盟则是指国家采取中立或独立的政策,不隶属于任何一方势力,保持自主地位和政策立场。

这种政策使得国家能够保持独立决策权,避免被卷入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争端。

3.结盟和不结盟各有优缺点。

结盟可以带来外部支持和合作优势,但可能会牺牲一定的自主权。

而不结盟则能保持独立自主,但可能会缺乏对外合作的优势和外部支持,影响国家战略发展。

4.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结盟和不结盟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一直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积极加入和建立各种国际组织,与大多数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同时,中国也积极发展自己的实力和技术能力,强化独立自主。

这种结盟和不结盟结合的策略既保证了国家利益,也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和稳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结盟和不结盟是什么意思(故事里的长征丨红军长征中与少数民族的第一个结盟“弄染结盟”)-第1张图片-拓城游

故事里的长征丨红军长征中与少数民族的第一个结盟“弄染结盟”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四渡赤水以后,中央红军计划经贵州龙里、长顺、紫云、镇宁等县,速渡北盘江,进入云南境内,转入川西创建新的根据地。

1935年4月,红军进入贵州安顺镇宁地界,而要抵达北盘江坝草渡口,当地布依族首领陆瑞光控制的沙子沟弄染寨是必经之地。

此时,通过情报,红三军(团)领导人彭德怀、杨尚昆了解到陆瑞光是当地反抗反动军阀的布依族领袖,于是决定与陆瑞光见面,争取他参加革命。

结盟和不结盟是什么意思(故事里的长征丨红军长征中与少数民族的第一个结盟“弄染结盟”)-第2张图片-拓城游

弄染寨

经过几番试探,陆瑞光最终与彭德怀、杨尚昆见面,两人向他宣传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

同时,看到红军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各民族平等的做法,以及严格的纪律,与国民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陆瑞光深受触动,打消了顾虑。

决定迎接红军过境,并与红军签订“反蒋协定”,反对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国民党及苛捐杂税,这就是“弄染结盟”。

在陆瑞光的帮助下,红军在镇宁坝草渡口顺利渡过北盘江,为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有利战机,取得了长征突围的主动权。

“弄染结盟”是我们党践行民族政策、团结少数民族的光辉典范,在布依族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随后,陆瑞光与留下的方武先等红军战士一起、率队伍在当地继续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开展武装斗争。

结盟和不结盟是什么意思(故事里的长征丨红军长征中与少数民族的第一个结盟“弄染结盟”)-第3张图片-拓城游

陆瑞光故居

1936年12月,陆瑞光被捕,1937年初春,被枪杀于贵阳,年仅36岁。

1989年,陆瑞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结盟和不结盟是什么意思(故事里的长征丨红军长征中与少数民族的第一个结盟“弄染结盟”)-第4张图片-拓城游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

ID:jrtt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