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镝的读音为[fēngdí]。
详细解释:
1.刀刃和箭镞。
借指兵器。
《史记·秦汉之际月表》:“堕坏名城,销锋镝,_豪桀,维万世之安。
”唐张说《赠上柱国郭君碑》:“命公统陇右之骑,济河曲之师,锋镝争先,玉石俱碎。
”
清方文《述哀》诗:“身是刀俎馀,尚恐婴锋镝。
”刘半农《欧洲花园》:“英人,果敢人也,御木讷之假面,而藏锋镝于其中。
”
2.指战争。
《南史·刘怀敬传》:“又诏故晋寿太守姜道盛殒身锋镝,可赠给事中,赐钱十万。
”宋梅尧臣《和颖上人南徐十咏·铁瓮城》:“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
”
清刘大_《<朱子颍诗集>序》:“其出入师旅,屡经锋镝之危。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荆州弹丸一城,谓能抵御义师,幸免锋镝,吾知其难。
”
锋镝造句:
1、青裳不沾雨露湿,锋镝依旧灿如花。
2、今士无一罪,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镝之下,使肝脑涂地,老父孤子、寡妻慈母望_车,抱枯骨,摧心掩泣,其所以变动阴阳,伤害和气,实天下之痛也。
3、隋末唐初,群雄并起,锋镝呼啸虎鹰扬,气势恢宏。
4、惟是教匪迫胁良民,及遇官兵,又驱为前行以膺锋镝,甚至剪发刺面,以防其逃遁,小民进退皆死,朕日夜痛之。
5、隋末唐初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锋镝呼啸虎鹰扬,气势恢宏。
【成语名字】:锋镝余生
【成语拼音】:fēng dí yú shēng
【成语注音】:ㄈㄥ ㄉ一ˊ ㄩˊ ㄕㄥ
【成语释义】:锋:锋芒。
镝:箭镞。
指从刀箭下逃生或经过战乱后而活下来。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成语例句】:
1、他经过锋镝余生,更加珍惜生命。
2、当此生死之机间不容发,锋镝余生,亦云幸在矣!
【“锋镝余生”的单字解释】 :
【锋】:1.刀剑等兵器的锐利部分:刀锋。
枪锋。
2.带头在前列的人:先锋。
前锋。
3.比喻说话或文章的锋芒:谈锋。
笔锋。
4.气象学名词。
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的接触界面,叫做锋面。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有时将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镝】:[dí]箭头。
也泛指箭:鸣镝。
锋镝。
[dī]金属元素,符号Dy,原子序数66。
银白色。
可用作催化剂、发光材料、反应堆的控制材料和磁性材料的添加剂。
【余】:1.剩下来的;多余的:余粮。
2.零数:十余人。
一斤余。
3.文言人称代词。
我。
4.“餘”,另同“馀”
【生】:1.生育;出生:胎生。
卵生。
生孩子。
优生优育。
生于北京。
2.生长:生根。
生芽。
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
同生共死。
4.生计:谋生。
营生……
【成语接龙】:
锋镝余生→生死予夺→夺眶而出→出以公心→ 心里有底→底死谩生→生动活泼→泼妇骂街→ 街坊四邻→邻女詈人→人五人六→六臂三头→ 头会箕敛→敛容息气→气傲心高→高世之才→ 才大心细→细嚼慢咽→咽喉要地→地北天南→ 南北东西→西学东渐→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