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抽奖是指在《英雄联盟》(LeagueofLegends,简称LOL)这款游戏中进行的一种随机性的奖励获取方式。
在游戏中,抽奖通常通过购买特定的道具或参与特定的活动来实现。
例如,游戏内可能会推出某种“幸运宝箱”或“神秘商店”等道具,玩家购买这些道具后,就有机会从中获得稀有的皮肤、英雄、装备或其他游戏内物品。
抽奖的结果完全由随机数生成器决定,因此玩家每次抽奖都有可能获得不同的奖励。
抽奖活动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也是游戏运营商吸引玩家消费、提高游戏收入的一种手段。
抽奖活动通常会设定一些特别的奖励,如稀有的皮肤或独特的道具,以激发玩家的兴趣和参与度。
这些特别奖励往往在游戏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玩家往往需要投入一定的游戏货币或真实货币才能有机会获得。
总的来说,LOL抽奖是游戏内的一种随机性奖励获取方式,玩家通过购买特定道具或参与特定活动,有机会获得稀有的游戏内物品。
这种活动旨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也为游戏运营商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网传,在LOL手游搞“轮盘抽奖”的策划被开除了。
说实话,以目前这件事引发的负面效果而言,“开除”真的是应该的。
把《和平精英》那一套玩法拿到LOLM里,就是与所有LOL玩家为敌。
不过,这大概率是谣言。
这种大型活动,肯定不是某一个策划能够做主。
要追责,也不应该是追责到某个具体的策划人员,而是整个策划部门。
“轮盘抽奖”,这个玩法肯定是赚钱的。
但这种模式,不是长久之计,对比一下《和平精英》和《绝地求生手游》就明白。
这两款游戏同样是鹅厂在运营,类似LOL手游国服和国际服,但如今的结果却截然相反。
前者在经历短暂的营收爆发之后,这两年已经陷入了巨大的负面争议,“和平暖暖”的称号背后,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玩家看透了光子“抽奖玩法”的丑恶嘴脸。
反观《绝地求生手游》,一直都是贯彻“直售”的原则。
虽然并没有如和平精英一样有过非常高峰的流水收入,但胜在稳定,如今已经成了国产出海手游中的TOP级产品。
现在吃鸡国际服对鹅厂的重要性,已经远超国服。
很多人都不太明白一个点:
鹅厂的游戏搞抽奖又不是第一回,为什么英雄联盟手游就被骂得这么惨?
要知道,天美运营的王者荣耀同样也有“轮盘抽奖”,光子旗下的《和平精英》的营收,几乎完全是靠“抽奖”而来。
但实际上,玩家还是一边骂一边氪,根本不影响鹅厂赚钱。
其实,“抽奖”确实没什么可骂的。
问题其实出在“不公平”。
同样的水晶玫瑰,拳头运营的国际服,就是“直售”;光子运营的国服,却变成了“抽奖”。
很多玩家,其实只想要一个皮肤。
但因为“抽奖”这种模式,原本只需要几十块就能搞定的事情,硬生生花了好几百。
这就是一种隐形的“捆绑销售”。
而且,4款皮肤中玩家数量更多的“光辉”、“EZ”这两个英雄的皮肤,抽到的概率更是排在最末。
基本上就是在赤裸裸地对玩家喊话:
“想要光辉的皮肤?可以,先抽个500块的奖。
”
这种“抽奖”的模式,只在光子运营的国服实行。
这就是不公平。
说句不好听的话,鹅厂这就是摆明了把国内玩家当韭菜。
在我看来,“水晶玫瑰”这个活动,更像是光子对玩家的一次“试探”。
通过之后的数据表现,决定要不要把LOLM变成第二个和平精英。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这次活动的营收达到了光子的预期,LOLM以后的“套装皮肤”,基本就只会以这种“轮盘抽奖”的形式出现了。
从此,LOLM也将和吃鸡手游一样:国内抽奖,国外直售。
很多玩家之所以抵制这次活动,就是看明白了这一点。
但奈何可能正如那张谣传的拳头官方回应一样,“中国玩家喜欢赌博系统”。
从某些渠道的数据来看,光子这次试水的“轮盘抽奖”活动,还是获得了胜利。
其实想想就懂了。
侥幸心理谁都有,轮盘抽奖的投入都是从少到多,抱着“6块钱试试水”“一发入魂”这种心理的人,肯定比一口气拿出几十上百买皮肤的人更多。
但“赌博”这个事情,官方又怎么可能输呢?
轮盘抽奖的本质,其实已经不再是“卖皮肤”,而是卖“首抽”。
光子并不期待每个人都10连抽,最终花500块拿到全套的奖品。
光子想要的恰恰是所有玩家都花6块钱“首抽”一次。
站在营收的角度而言,这样远比直售卖皮肤要赚得更多。
但如此一来,玩家的权益就会被牺牲。
因为一旦试水了光子的这种模式,以后任何一款皮肤,都将会是这种抽奖的模式。
玩家想要买到自己喜欢的皮肤,基本上就只能“保底”了。
就像和平精英一样,无数人因为一个头饰或一个M4,不得不一直抽奖。
对任何玩家来说,这样的结果都是不可容忍的。
更多精彩游戏解读,欢迎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