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18:47:35|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specialforce<反恐特种部队:复仇特攻>StoneAgeII石器时代2都是游戏名字。
【军武次位面】:尹树
永远不要小看潜在的敌人
山本特工队
2005年热播的电视剧《亮剑》,是一部几乎全体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战争题材电视剧,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很多网友,尤其是喜爱军事的网友仍旧对其中的一些镜头和片段记忆犹新。
▲宝庆溜冰、乃超奔跑、有胜阅兵
团长开炮,对于很多军事爱好者来说
这都是难以忘怀的场面
无论是电视剧《亮剑》还是原著小说《亮剑》,都以非常浓重的笔墨描写了这样一支日军特种部队“山本特工队”。
在原著小说《亮剑》当中对山本特工队的描述是这样的“日本驻山西第一军的特工队,是一支新组建的特种部队,属日军联队建制,相当于中国军队的团级建制……特工队队员每人装备一支德制希迈司MP38冲锋枪,一支德制20发驳壳枪,每个战斗小组10人,装备两挺轻机枪,单兵火力是令人满意的。
”
▲二战当中手持MP34冲锋枪的日本士兵
《亮剑》小说中的山本特工队的形象
应该和这个相似
在《亮剑》当中,
▲《亮剑》中的山本特工队
是中国影视工
特别成功的反派形象
▲虽然“山本特工队”是虚构的但是在抗战当中
日本确实一度组建过类似现代特战部队的特殊分队
“益子挺进队”,他们伪装成八路军
深入抗日根据地活动,造成了很大破坏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日本自卫队还有特种部队吗?被和平宪法禁锢的日本特种部队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现代日军的锋刃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投降。
9月2日,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正式签署降书。
1950年12月29日,在“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将军的一番操作下,日本“警察预备队”成军,成为自卫队的前身和出发点。
1954年7月1日,一支包括海陆空三个军种的自卫队正式成立。
▲成立初期的自卫队
1988年,日本防卫厅(现改为防卫省)提出了成立一支执行反恐任务的特殊部队的设想,并决定从空降部队中选人送往美国接受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培训。
▲陆自第一空挺团(第一空降旅团)的训练
2004年3月27日,日本防卫厅将该单位定名为“特别任务群”,直属陆上自卫队,角色定位为反恐作战单位。
(特别任务群与第1空挺团,第1直升机团,中央即应连队和中央特殊武器防护队组成“中央即应集团”)
▲“中央即应集团”下属各部队
2008年,特别任务群正式更名为“特殊作战群(Special Force Group)”。
遗憾的是这支现在直属防卫省的日本特种作战单位保密程度甚高,到目前为止公开视频和照片都非常少,有关该部队的消息基本上都来自于退役自卫队员所谓的“内部消息”。
▲特殊作战群在公开场合活动时全部蒙面
所以在这里只能通过这些“有限”的资料和视频来推测其编制和装备情况,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特殊作战群的长官即“作战群群长”为一名“一等陆佐(上校)”,该部队的行政官则为一名“二等陆佐(中校)”。
▲一支只有300人规模的作战部队
居然能拥有上校级指挥员,其地位可见一般
特殊作战群本部下辖四个负责不同事物的“科”,它们分别是第1科(总务)、第2科(情报)、第3科(作战方案)、第4科(补给)。
在作战部队方面,特殊作战群共拥有三个作战中队和一个特殊作战教导队,每个作战中队除了中队本部之外,拥有4个负责专业作战的小队及一个特殊作战分队,它们分别是第1小队(高空伞降任务)、第2小队(两栖作战任务)、第3小队(山地作战任务)、第4小队(都市作战任务)和特殊分队(突击\狙击分队)。
特殊作战群和第1空挺团一同驻扎于日本千叶县船桥市的习志野基地。
所有特殊作战群队员均具备伞降资格,部队在习志野基地内有训练设施,队员在此接受包括CQB在内的各种类型作战的训练。
▲习志野基地
在武器方面,特殊作战群配置的各型轻武器可以说基本处于世界第一梯队的水平上,在突击步枪方面为日本自产的89式突击步枪、美国产的M4A1卡宾枪(附有M203榴弹发射器和QDSS-NT4消音器)及德国产的HK416D突击步枪。
▲QDSS-NT4消音器
在冲锋枪方面则是HK公司的两支经典产品MP5与MP7、机枪为比利时FN公司的Minimi轻机枪,特殊作战群的手枪也来自HK,为HK USP手枪,狙击步枪则采用美制M24狙击步枪,霰弹枪为雷明顿870。
▲2014年日本相扑选手水户泉政人,在个人博客上
发表了他参观自卫队的记事短文并贴出了一张照片
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这是一支配备了消音器和瞄准器的
HK USP手枪,这支枪的用户普遍推测为特殊作战群
作为一支特战部队而非特种警察部队,特殊作战群还保有许多大威力单兵武器,比如“91式便携地对空导弹”和“01式轻型反坦克导弹”及“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座力炮。
▲左:“01式轻型反坦克导弹”
右:“91式便携地对空导弹”
同时特殊作战群也能够使用陆上自卫队的各式装备,例如通常作为运输和侦察之用的各型机动车和第1直升机团的各型直升机。
虽然二战战败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受和平宪法的约束,不能成立进攻性军种,但日本仍然以打擦边球的方式成立了“西普连”(西南方面普通科连队)这样的颇具进攻色彩的两栖陆战部队。
▲以“西普连”为基础日本建立了
“水陆机动团”,“水机团”和“空挺团”
是未来日本同邻国爆发争端的优先使用力量
总体而言,在特种部队的建设方面,日本充满了神秘感。
日本陆自的特殊作战群(SFGP)、海自的特别警备队(SBU)这两支特战部队公开的视频和照片少之又少。
除了陆自、海自的特战部队以外,日本空自还有一支存在于退役航空自卫队队员嘴里的“接受渗透跳伞训练”的“空自气象搜集队和航空管制队”(类似美国空军的JTAC,联合攻击终端管制),这支传说中的空自特战部队,甚至在防卫省发给国会审核的预算编制表序列里都没有。
▲海自的特别警备队(SBU)
不过虽然看上去十分神秘,但不夸张地说,日本的特种作战体系建设同世界一流水平相比,实际上还是比较滞后的,甚至已经被身边的韩国甩开了一截。
(不要小看韩国的现代特战力量,在美军的帮扶之下,韩军特战部队的建设十分有章法)
▲韩军特战司令部
韩国不仅仅是亚洲第一个建设专门针对反恐作战的军方特种部队的国家,而且其特种作战体系因为受到美国军方特种部队的“手把手培训”,实际上也走在东亚,甚至整个亚洲的前面,其人员选拔、装备、训练体系均和美军对接。
▲韩海军特战部队训练
日本自卫队虽然有“特殊作战群”这种所谓直属的特种作战部队,但是既没有配套的支援力量,也没有统一的特种作战指挥机构,更缺乏针对性的情报支援体系。
▲美军的11个联合作战司令部
其中就包括专门负责特种作战部队的“特战司令部”
专门的高级别特战司令部,是保证统一规划
有效培养特战部队的法宝
纵观世界各国的特种作战部队建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内部有自己的特种作战标准,北约大多数国家均成立了统筹指挥的特种作战司令部。
俄罗斯在经历了与格鲁吉亚的冲突后痛定思痛,也开始了对特种部队的改革,改革后的俄罗斯联邦特种作战部队在抢占克里米亚和干涉叙利亚的行动中大放异彩。
▲目前北约各主要军事强国的特战力量
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同上述这些已经完成了特种部队改革的国家相比,日本所谓的陆自特殊作战群和海自特别警备队想要达到美俄英的水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陆军上将
雷蒙德·托马斯 (Raymond A. Thomas)
当一个最高级别的将官为特战部队撑腰的时候
特战部队整体的风貌就立马不一样了
由于受到和平宪法的限制,自卫队对外派遣仍然有不小的困难。
所以,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自首次担任日本首相以来,就一直蓄谋筹划修宪之路。
2012年底再次上台后,很快又把修宪提上日程。
从解禁集体自卫权到强行通过并实施新安保法,安倍及日本的右翼势力一直试图通过修宪来突破和平宪法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日本特种部队的情况也应该要保持密切的
当前国际形势下,全球恐怖主义势力依旧猖獗,海上航线和驻外企业都可能会受到恐怖组织的威胁,限于和平宪法的约束,部分情况下自卫队可能无法大规模出动,这时候日本政府就可能参考美军对海外重大特种作战行动的用兵模式,由其他政府要员来替代海陆空幕僚长进入作战指挥链,从而使作战行动的性质可随着任务目标的不同,而在军事和民事行动之间灵活切换,以适应战场形势的动态变化。
▲日本陆上幕僚长陆将湯浅悟郎
级别同美军四星上将
这种用兵模式最为直接的效果就是极大地模糊了特种作战行动的任务边界,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法的“灰色地带”,对作战行动的性质进行灵活调整,一方面能以民事行动为掩护转换特种部队身份,将部队秘密送往对象国执行任务,从而达成“以民掩军、有效控局”的目的,把军力运用的法律负面效应降至最低,另一方面也能以软硬结合的“巧实力”理念为牵引,充分发挥军事与民事力量的“合力”优势,全面提升军力运用的效率和效果,特别是有效应对介于平时与战时、军事与民事行动之间的“灰色区间”事态。
▲当这些从未露面的特殊作战群士兵
换上XX公司的制服,在某个“非防卫大臣”的
指挥下,出现在别国的时候事情就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邻国的这支神秘的特殊作战群,始终值得我们高度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