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康斯坦之光开始的那段配音是什么电影的(英国美术黄金时代的启示)

2025-01-28 15:49:24|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康斯坦之光开始的那段配音是什么电影的

康斯坦之光开始的那段配音出自电影《星球大战》系列。

《星球大战》是一部由乔治·卢卡斯执导的科幻电影,自1977年首部作品上映以来,该系列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无数粉丝。

电影中充满了各种宇宙战争、异星生物和神秘的宇宙力量。

康斯坦之光是《星球大战》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代表着光明和正义的力量,与黑暗和邪恶的力量形成鲜明对比。

康斯坦之光在电影中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和深情的旁白,这段配音就是其中之一。

它通常在电影的关键时刻出现,比如主角们面临困境或是战斗最激烈的时候。

这段配音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感人的词句,激励着观众们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光明与正义的力量。

具体来说,康斯坦之光的配音在电影《星球大战:新希望》中有出现,当卢克·天行者面对黑暗领主达斯·维达时,他闭上眼睛,深呼吸,然后说出那句经典的台词:“愿原力与你同在。

”随后,康斯坦之光从他的光剑中射出,照亮了黑暗的战场。

这段配音不仅展现了卢克·天行者的坚定信念和勇气,也象征着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较量。

因此,康斯坦之光开始的那段配音是出自《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情感深度,成为了该系列中的一个经典元素。

康斯坦之光开始的那段配音是什么电影的(英国美术黄金时代的启示)-第1张图片-拓城游

英国美术黄金时代的启示

坊间流行了很多年的“艺术世界”丛书,由英国著名的T&H出版社出版,大多出诸英国艺术史名家的手笔,如今多多少少有点经典的意味了。

龙晓滢移译的威廉·沃恩的《英国美术的黄金时代》也不例外。

威廉·沃恩既是伦敦大学的艺术史资深教授,也是艺术家,身体力行地创作了大量的版画与水彩画,同时策划过很多重要的学术专题展览,近年又偶尔现身于艺术慈善领域。

颇为关键的是,

熟悉英国的人一定对英国文化史中的传统倾向有所感受。

德国浪漫主义艺术在英国甚至到了20世纪后半叶还有些不被看好。

当威廉·沃恩1972年在英国泰特美术馆策划德国浪漫派大师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专题展时,事实上当时的英国对后者依然有些许认知上的隔阂。

像著名美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将这位画家看作不自量力地想用画笔与文学家竞争的艺术家,其中的轻慢意味显而易见。

因而,威廉·沃恩单枪匹马的工作方向在当时具有以正视听的开拓性意义。

1980年问世的《德国浪漫主义与英国艺术》更是首而为之地揭示了德国哲学与艺术对英国艺术的深刻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界定英国艺术的黄金时代,是其真正的自觉之为。

一提到文艺复兴时期,我们就会想到莎士比亚、马洛、格林等,很少有人知道希利亚德这样的画家,更遑论其像莎士比亚那样的普世影响了。

那么,英国艺术的黄金时代,究竟始于何时呢?

《英国美术的黄金时代》这本书就是一个相当完整的答案。

英国浪漫派大师约翰·康斯坦博的成名却不是在英国,而是在法国巴黎。

他一生从不远行,觉得每一天都是新的,连一个小时也不会与另一小时相同,何况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片叶子也是独一无二的。

当他的杰作《干草车》于1824年在巴黎沙龙展上大获成功时,他也不曾动心要去巴黎看一看,因为他觉得,只要想一想英格兰萨福克宁静农舍旁的美丽山谷,就可以迷倒巴黎人。

确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画深深地影响了法国的德拉克洛瓦和巴比松画派。

1824年,德拉克洛瓦正在完成要在沙龙展出的作品《希阿岛的屠杀》。

就在开幕前几天,他看到了一位法国他由衷地被其所表现的色与光打动,甚至觉得这是奇迹般的杰作。

于是,他马上对康斯坦博的作品展开研究,发现它们均非以均匀单一的色彩来画,而是用许多并列色彩的小笔触加以组合;当观者站在适当的距离外观看时,这些小的笔触会显示出远比德拉克洛瓦作品更为强烈的色彩效果。

德拉克洛瓦从中得到莫大的启迪。

在沙龙展开幕前的短短数日里,他对《希阿岛的屠杀》做了整体的修改,用非调和的笔触画在过去他常用的平涂颜色之上,并用透明的釉色使画面上的色彩具有颤动感。

瞬间,艺术家发现他的《希阿岛的屠杀》变得闪闪发光,浑然一体,饱满的力度溢出生气,尤有真实感……我们在德拉克洛瓦当时的日记里尤其可以体会到画家当时的感觉:“我看了康斯坦博的作品,这位康斯坦博对我大有教益”“我重新研究了康斯坦博的一幅草稿,它真是奇妙的难以置信的杰作”。

1825年,德拉克洛瓦已经对当时法国画家时髦、无聊、因袭的油画风格倍感厌倦,可是,当时人们对他们的喜爱远超更有才气的普吕东和格罗。

于是,德拉克洛瓦决定离开巴黎前往伦敦,他要向英国的色彩大师学习。

回国后,德拉克洛瓦对先前自己未曾留意过的特纳、威尔基、劳伦斯、康斯坦博等画家的壮丽色彩赞叹不已。

例如,他认为康斯坦博画的草地的绿色之所以高明,是由于它由许多不同的绿色组成。

一般风景画家画的草地显得平淡而缺乏生气,他这种新异而美妙的用色,令德拉克洛瓦难以忘怀,甚至在其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天还在学以致用。

有趣的是,本书的主题与内容并非与中国无关。

除了书中提及的威廉·亚历山大对中国有西方化的想象与描绘之外,约翰·佐法尼在1771年至1772年间为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而作的油画《皇家艺术学院的院士群像》更是与中国有关。

这是皇家艺术学院成立后的杰出院士的群像,其中画家画了自己手持调色板的形象,还画了两位不便出现在裸体模特面前的女画家安吉丽卡·考夫曼和玛丽·莫泽的肖像。

出现在英国画家本杰明·韦斯特和杰里迈亚·迈耶身后的东方面孔,恰是最早进入欧洲主流艺术界的中国广东艺术家谭其华(音译)。

尽管谭其华在英国的活动时间不是太长,但是他应邀参加了1770年的第二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览,并被记录在当时的展览目录中。

这是中国甚或亚洲艺术家第一次应邀参加如此重要的西方美术展览。

谭其华得以置身于佐法尼的画面中,是非同寻常的。

其实同年,谭其华还被首邀去大英博物馆品鉴中文藏书,可见其并非胸无点墨的艺术工匠而已。

当时与谭其华交往过的名流有著名陶艺家和企业家乔赛亚·韦奇伍德、著名建筑师威廉·钱伯斯,著名作家詹姆斯·鲍斯维尔等。

他刚到英国不久,还曾被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和王后接见……可惜,艺术史中有关这位中国艺术家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当然,面对进入过黄金时代的英国美术,中国读者尤其是艺术家可以思考的东西会更多,诸如中国当代艺术如何自信地面对世界并影响久远。

(本文为《英国美术的黄金时代》序言,题为编者所加。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