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战三国是全面战争系列的最新作品,本作将以中国三国时期为背景,相信不少玩家都为这个设定激动不已,终于能玩到三国背景的全面战争了。
许多玩家很关心本作的配置要求如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配置要求一览。
配置要求一览最低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764Bit处理器:IntelCore2Duo3.00Ghz内存:4GBRAM图形:GTX650Ti1GB|HD78501GB|IntelUHDGraphics620DirectX版本:11存储空间:需要60GB可用空间附注事项:6GBMemoryifusingintegratedGPU推荐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1064Bit处理器:Inteli5-6600|Ryzen52600X内存:8GBRAM图形:GTX970|R9FuryX4GBVRAMDirectX版本:11存储空间:需要60GB可用空间
昨天给大家推荐了北大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的《东晋门阀政治》,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流畅,学术极其严谨,稳居豆瓣历史书总榜单的第二位!从高平陵之变的权谋到八王之乱的内耗,司马家的兴衰是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今天,我们继续结合《全面战争:三国》八王DLC的历史背景,深入探讨司马家为何在短暂统一后迅速走向衰败,成为历史上的短命王朝,司马家又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失误,引发了殃及华夏两晋南北朝超300年的超级乱世。
东汉末年,诸侯四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魏蜀吴三足鼎立,然而最终却让司马家夺得天下完成统一。
但是历史上晋朝不仅存在感极低,而且名声一直极差,
虽然西晋结束三国乱世,但很快就丢掉了北方,
再次进入南北朝的乱世,司马家作为权臣,
经过三代人二十年的“努力”,用卑鄙手段将皇位抢走,
却成为仅仅统一36年的短命王朝,
可以说是生于不义,死也耻辱!
田余庆教授的《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中认为,
晋朝之所以短命,还得从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开始讲起,
以“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为代表,
许多世家大族借助土地、财富、以及知识和文化的垄断,
过“举孝廉”等制度逐步掌控朝堂,积累了强大的地方势力,
魏晋时期,颍川荀氏、琅琊王氏等家族凭借自身实力与曹魏合作,
更进一步巩固了家族影响力,
也造成了世家大族以家族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
忠于家族被视为比忠于皇帝更高尚。
门阀士族垄断了朝堂,寒门难以进入权力核心,
形成了“寒门难出贵子”的社会现象,
士族通过联姻和士人文化的传承,构筑了一个排外的社会阶层,
九品中正制虽然平衡了世家大族与皇权的关系,
但也埋下了晋朝司马家短命、十六国南北朝超级乱世的祸根。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薨,
一代明主、时年22岁的曹叡即位,
面对内忧外患,曹叡展现了出色的统治能力——
整顿吏治,推行九品中正制,
曹叡在位期间,多次派兵平定北方鲜卑,巩固曹魏的边疆,
同时还覆灭辽东公孙渊,抵御蜀汉诸葛亮和东吴的多次进攻,
曹叡本人擅长文学,喜爱诗赋,延续了建安文学的传承。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早逝,葬于高平陵,
年仅8岁的齐王曹芳即位,
曹叡临终前托孤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二人共同领政;
不久后,司马懿被架空迁为无实权的太傅,
大将军曹爽骄奢淫逸,一意孤行出兵伐蜀大败而归,
进一步削弱了他的威望和曹魏国力,诸多世家大族也对曹爽不满。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高平陵扫墓实机,
发动兵变,史称“高平陵之变”!
为了稳住曹爽,司马懿指洛水为誓,
说只要曹爽肯交出权力,可以保曹爽不死,一生荣华富贵。
曹爽信以为真投降,司马懿却违背誓言,
夷灭曹爽三族,自此司马家大权独握。
心怀篡位之心的司马家自然容易招致其他世家的非议,
于是司马家开始通过与世家大族联姻,建立紧密的利益关系,
同时滥行赏赐换取世家大族的支持,
司马昭在掌权后,大量封赏士族成员,确保他们的忠诚,
这也确保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能够获得更多世家大族的支持。
公元255年,名将毌丘俭、文钦举兵反叛,最终兵败被杀。
公元260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东海王之子高贵乡公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最终被司马昭杀害;三年后,司马昭灭蜀;公元266年,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央禅位,自己登基为帝,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79年,司马炎灭吴实现统一;
可以看到,司马家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持,即使屡次背信弃义,也能篡夺曹魏三代人打下的胜利果实,在这个过程中间,司马家滥行赏赐,试图用利益捆绑诸多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在司马家掌权过程中的作用,既是其成功的关键,也是其统治不稳定的根源。
司马家篡位谋划的过程极具耐心,比我前天介绍的王莽还要夸张地多,
在短短不到15年间,司马家三代(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换了四位主君,
平定“淮南三叛”时的司马师之死,打断了司马家篡位夺权的原计划,
在司马家主导的灭蜀和灭吴过程中,还上演了戏剧性的“二士争功”,
展现司马家内部的权斗,甚至差点养出第二个司马懿——贾充,
贾充是当时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不仅参与平定毌丘俭文钦和诸葛诞,
而且还参与弑杀魏帝曹髦,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的很好——
一个嫁给了晋朝开国君主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
另一个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太子司马衷。
司马攸是司马炎的亲弟弟,过继给伯父司马师,
相当于他的哥哥、父亲和亲生父亲,都是入太庙的皇帝。
司马攸本人十分聪慧,为人孝顺善良,有治理才能,
给人无限遐想,不过在司马炎晚年时,
司马攸遭到排挤郁郁而终,但是他的儿子齐王司马冏在八王之乱中占据重要戏份,
公元290年,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去世,
托孤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助,司马炎有26个儿子,
把太子位留给了傻儿子“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
而太子娶的老婆是历史书著名的妖后贾南风。
在西晋重新统一中国后,第一次最高权力交接就埋藏了巨大的问题(接下来我用数字序号标注出来先后登场的八王),①汝南王司马亮是司马懿的第四子,遭到外戚杨骏的排挤。
公元291年,贾南风召八王之一的②楚王司马玮进京,一起诛杀杨骏,资历身份最老的汝南王司马亮自然入朝拜太宰录尚书事;同年,贾南风下诏说司马亮和卫瓘谋反,再密诏借楚王的手诛杀两人,汝南王死后,楚王做大,贾南风再以伪诏名义斩杀司马玮,贾氏外戚独霸朝政。
八王之乱第一阶段以汝南王、楚王、杨骏、卫瓘被杀结束,贾南风虽然把控朝政,但她生不出儿子,为了当太后又开始闹事,设计囚禁太子,司马懿第九子③赵王司马伦野心很大,因为常常讨好贾南风获封太子太傅,赵王劝贾南风早日杀掉太子。
不久后,太子被杀,司马伦伪造诏书,起兵诛杀贾南风外戚家族,赵王司马伦自封相国,掌控大权,随后废掉晋惠帝,自立称帝。
赵王继承了司马家夺位不正的先天缺陷,只能大肆加封群臣,以增强合法性,结果京城貂毛不够用只能用狗毛,也就有了狗尾续貂的说成语。
司马伦一派道德低下,缺乏治国能力,党羽之间勾心斗角,人心不稳,司马攸的儿子④齐王司马冏,联合长安的⑤河间王司马颙、邺城的⑥成都王司马颖,三王联合诛杀赵王,迎回晋惠帝复位,赵王成为司马家第三位领盒饭的王。
如今赵王、贾南风和太子已死,皇储空出来,谁来做皇太弟又引发新一轮内斗。
三王中的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称齐王司马冏祸乱朝政,此时第七位登场的⑦长沙王司马乂为内应,齐王战败身亡,长沙王司马乂掌权,也是八王中最靠谱的王!但河间王司马颙心想桃子被长沙王摘了,再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发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公元304年,八王最后一位登场的⑧东海王司马越,成为最后的赢家,趁司马乂军疲惫偷袭,长沙王司马乂最终被火烤至死,成为第五位战败被杀的王。
八王之乱第二阶段,赵王诛杀贾南风后自立为帝,齐王、河间王、成都王灭赵,迎回晋惠帝;齐王独霸朝政,长沙王登场灭齐;随后长沙王再被河间王和成都王围攻,最后出场的东海王偷袭灭掉长沙王;可以说是谁当权灭谁,朝中成都王官拜丞相,河间王也官升太宰,东海王司马越为尚书令,三人再生间隙。
公元305年,小董卓张方挟持晋惠帝来到河间王的长安,司马越被举为盟主讨伐张方。
匈人刘渊说动成都王司马颖,奉命返回并州,调发五部之众协助成都王参战。
公元306年,司马越部将祁弘,率领鲜卑骑兵攻入长安,诛杀河间王和成都王;此时的西晋已经破败不堪,五胡乱华,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率领难民反晋,李特之子李雄割据成都称帝,建立成汉;第二年,晋惠帝司马衷死亡,疑似被司马越毒死,晋怀帝即位,这时东海王成为最大赢家,而一直支持司马越的琅琊王氏王衍也升任司空。
然而,司马越和司马颖引狼入室的行为,也为西晋画上最后的句号。
公元308年,匈人刘渊称帝,建立汉赵;公元311年,司马越急血攻心去世,刘渊的儿子刘聪攻破洛阳,俘晋怀帝,汉赵大将军石勒诛杀王衍,焚烧司马越灵柩,将西晋天下大乱归罪于司马越。
同年,司马炎的孙子司马邺在长安即位,联合幽州、并州、代国和段部鲜卑的军事力量,对抗汉赵。
公元316年,汉赵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
从司马懿隐忍四十年,洛水违誓,确定司马家地位开始,
再到280年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
最后再到316年长安被破,西晋实际统一时间仅仅36年,
这36年中仅有司马炎统一之后十年短暂的“太康盛世”,
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这样的混乱时期。
晋朝初期的统一与繁荣也不过是短暂的过眼云烟,
司马家得国不正,缺乏道德合法性和民心支持,
也使得晋朝成为历史上一个“生于不义,死也耻辱”的王朝,
司马家篡位叛乱、统治无能和短命结局,
不仅成为历史上的反面教材,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警示......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