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重组团队做手机芯片
小米重组团队做手机芯片,6月9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据知情人士表示,小米欲重新杀入手机芯片赛道,有行内人士甚至打趣道,小米做芯片,能不能抢到产能都是问题。
小米必然会面临芯片研发人员招募的挑战。
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小米重组团队做手机芯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小米重组团队做手机芯片
6月9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据知情人士表示,小米欲重新杀入手机芯片赛道,已经开始招募团队,并正在和相关IP供应商进行授权谈判。
报道称,该知情人还透露,小米的最终目的还是手机芯片,不过会从周边芯片先入手。
小米初涉芯片领域是在2014年,当时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
雷军用“10亿人民币”起步的诚意和决心,历时三年收获了首款自主研发的手机SoC芯片澎湃S1,小米也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具有芯片自研能力的手机厂商。
尽管小米集团对澎湃S1寄予厚望,但却效果平平。
以致4年后,澎湃S2才历经波折出现在大众面前。
前有小米澎湃S1、澎湃S2高调入场,却未得到期待中的市场热捧。
小米若是“卷土重来”,将会拿出怎样的产品、获得怎样的市场反应,目前还不好判断。
报道还称,OPPO现在也正在准备进入手机芯片领域,并且产品更为多元化。
二、小米重组团队做手机芯片
关于做芯片的难,尤其是在基带方面,特别是现在做5G芯片的难,以基带芯片为例,Intel的折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范例。
就算后来声明在外的海思麒麟,即使他们在基站通信方面有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但也避免不了在手机芯片发展早期走了不少弯路。
另外,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高通、联发科、苹果和三星都已经发布了5nm芯片,3nm芯片也在路上,而展锐也都发布了6nm芯片。
小米(包括OPPO等新入者)如果想在手机高端芯片上面有所作为。
除了技术以外,巨额的流片资金又是他们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而从当前的中国半导体行业现状看来,因为芯片创业潮的兴起,国内芯片人才的短板愈发明显。
特别是在各种高性能计算、GPU。
基带芯片乃至OPPO等新兴芯片厂商的出现之后,小米必然会面临芯片研发人员招募的挑战。
有行内人士甚至打趣道,小米做芯片,能不能抢到产能都是问题。
虽然这是玩笑话,但足以看到小米手机芯片前路的艰辛。
但至少,小米又重新出发了!
各位,提起小米手机你会想到什么?
靠堆料堆出的销量?
其实这种看法就有些片面了。
首先,小米所做的最帅的一件事就是「价格屠夫」。
当初它为何能够靠1999元的价格一炮而红?因为这么发烧的配置,压根儿就没人会想到它敢卖1999元。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把智能手机的价格打下来」。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华为、OPPO、vivo也相继成立了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真我、iQOO等)。
只不过,小米似乎走了一个低价包围高价的策略,它是先用低价打开市场,然后把小米手机作为自己的旗舰机型品牌,然后又打造了一个Redmi(现在叫REDMI)互联网手机品牌。
单从定价这方面来讲,它对消费者的积极作用那是相当不小。
但是,有些消费者似乎很是不满足。
总是把更多的喜爱分给华为手机。
的确,华为手机有着自主设计的麒麟芯片、自研鸿蒙系统等,自主研发能力确实更强一些。
但是在自研这方面,国产手机厂商似乎都没有掉过链子,只不过成就确实是华为最大。
比如:OPPO的自研芯片「马里亚纳」,实体表现相当不错,可惜的是,由于「全球经济、手机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原因,OPPO最终在2023年5月停止了自研芯片业务。
再比如:小米也有很多自研芯片,澎湃T1通信芯片、澎湃C1专业影像芯片、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澎湃P1快充芯片等。
那么小米是否有过自研手机芯片呢?
有的,在8年前,小米发布了澎湃S1芯片,但是直白来讲,它的综合表现很拉胯,所以基本上默默无闻。
但是在8年后的今天,有消息传出,小米完成了3nm芯片的流片工作。
先解释一下何为「流片」,大家可以理解为试生产,先生产几十个芯片,测试没问题后既可以规模化生产了。
由此看来,8年间,小米一直在继续着手机芯片的研发业务,并且目前已经基本成功。
结合这个消息,联想前段时间小米15S Pro会搭载小米自研芯片的传言,似乎又多了几分可信度。
与此同时,卢伟冰在个人账号中提到,小米将在底层技术、AI、OS、芯片等进行发力,在新十年内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
如此看来,小米这是先积累身家,然后自研发力?最后与业界大佬顶峰相见?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小米这款3nm芯片会被命名为玄戒。
当然,如果它的水平能达到骁龙8Gen2的水平,那就是很成功的。
总之,还是非常期待小米的自研芯片能够顺利商用和尽快完善。
这样一来,从硬件表现和生态应用两方面综合实力来看,小米似乎会强大起来。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