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对多种因素敏感,特别是肥皂。
它们腹部的油脂层使其害怕去除油脂的清洁剂。
通过将肥皂切成小块,溶解于水中,将其置于蟑螂常出没的地方,它们会因闻到肥皂味而避开。
防治蟑螂的关键在于保持环境整洁干燥,检查并修复水源和食物源附近的缝隙,如水沟、墙壁裂缝和窗户。
定期清理垃圾,使用石灰堵塞缝隙,科士威等产品也能起到辅助作用。
家中如发现大量蟑螂,严重时可考虑使用磷化铝或硫磺熏蒸进行灭杀。
蟑螂的天敌包括蜈蚣、蚂蚁、蝎子、蜘蛛、蜥蜴、蟾蜍和壁虎,以及老鼠、猴子和猫。
然而,生物防治,如利用它们的天敌,是更全面的解决方法。
别忽视旧电脑等隐蔽处可能存在的蟑螂隐患,它们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正确的防治策略是避免藏污纳垢,确保环境清洁,这样才能有效阻止蟑螂的侵扰,让它们无处可去。
对于过敏,大众熟知的过敏原有尘螨、海鲜、花生、牛奶等,但还有一些过敏原令人意外,比如蟑螂。
日前,演员潘粤明在网上透露自己不仅对海鲜过敏,还对蟑螂过敏。
我们请应急总医院副主任药师樊硕来说说,对蟑螂过敏是怎么回事?
“小强”引发过敏并不稀奇
蟑螂属于蜚蠊目昆虫,分布在全世界人类居住的地方,是各种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媒介。
在已知的6000多种蟑螂中,最常见的有美洲大蠊、德国小蠊、东方蜚蠊等,它们经常出现在居家环境中。
早在1964年,就有明确记录蟑螂是过敏原的皮肤反应试验。
最近的研究也证实,如果婴儿在初生3个月内暴露在蟑螂过敏原下,会在后续一年的发育成长中经常发生哮喘。
目前,在各大医院的过敏原检测中,蟑螂位列检测过敏原排行榜前列。
有研究曾经对1000多例过敏性皮肤患者进行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除了大家熟知的屋尘、尘螨之外,蟑螂的阳性率高达42.2%,位列前10种高发过敏原的第4名。
蟑螂作为室内主要的过敏原,它的唾液、排泄物、皮屑、蜕皮、虫尸等,以及被它咬过的东西、粪便污染过的地方,都有致敏作用。
因此,大家在医院过敏原测试结果中看到有“小强”(很多人对蟑螂的戏称)名列其中,真的不用感到奇怪。
哮喘和鼻炎的主要诱因之一
钟南山院士在《全国多中心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门诊患者对蟑螂变应原(过敏原)皮肤反应性》的调查报告中,也着重说明了螨虫和蟑螂的危害。
在我国有许多人对蟑螂皮肤过敏,严重的可诱发过敏性鼻炎或哮喘。
报告从全国范围内挑选了25 家主要从事变态反应性疾病防制研究的三甲医院,选取了6000余例就诊于呼吸科、儿科或变态反应科门诊的哮喘和(或)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统一的标准试验后发现: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常见的两种蟑螂(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抗原的反应性是显著相关的。
可以说,蟑螂是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患者的主要变态过敏原之一,患者对美洲大蠊的阳性率高于德国小蠊,成人的阳性率高于儿童,男性的阳性率高于女性。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身体出现过敏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做检测,明确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过敏物质,防止症状加重。
同时,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等,这些药物是抗过敏疗效的一线药物。
【延伸阅读】
还应注意这些知晓度低的过敏原
除了蟑螂,生活中还有哪些大众知晓度较低的过敏原呢?
1.袋装食品
很多袋装食品里含有防腐剂、色素添加剂、香料,比如果冻、牛奶、巧克力、饮料、膨化食品等。
这些香料、人工色素等是容易导致小孩过敏的物质。
2.玩具
毛绒制品容易藏污纳垢,本身就是一种过敏原,尤其是质量不合格的玩具。
过敏体质的人,靠近毛绒制品就可能不断吸入过敏原。
此外,塑料玩具的塑料材质、颜色及固定剂也都可能引起敏感者发病。
3.颜色鲜艳的衣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一些颜色鲜艳的衣服,颜色鲜艳的衣服大多需要甲醛固色。
甲醛本身是一种过敏原,而且吸入过量甲醛对身体有害。
所以,年龄较小的孩子穿衣服素净一些为好,新买的衣服最好先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或洗衣机快洗、晾晒后再穿。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 通讯员 莫鹏
编辑 蔡文清
流程编辑 刘伟利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