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驴1.中国古代就有共享经济了,汉代刘秀发明了2.答案:共享毛驴据《东观汉记》记载,刘秀“与同舍生韩子合钱买驴,令从者僦”。
“僦(音同就)”是租赁的意思。
意思是刘秀与同窗好友凑钱买了一批驴,然后租出去,而且租赁毛驴的收益还不错,收入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学习需要了
天下虽然不再是刘家天下,生活还是要继续。
于是,青年时代的刘秀,就在王莽天凤年间到长安求学,专门研习《尚书》。
《尚书》据说是孔子删定,乃上古政治文献的汇编。
史书上说刘秀对这部书 “略通大义”,似乎大英雄都是这种读书不求甚解的主儿。
反正又不是做老学究,犯不着精研学问。
刘秀 剧照
从刘秀长安之行就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那种甘心在乡下种地平凡过一生的人,其实也是胸怀大志。
作为汉家子孙,在王莽新朝阴影下,刘秀不甘寂寞,远赴京城求学,确实是他求上进的一种表现。
如果说这时的刘秀就怀有恢复大汉王朝之心,肯定是瞎说八道。
刘秀 剧照
进入太学研习经学,刘秀肯定是想为日后能够从政打下基础,毕竟,当太学学生是当时一条做官途径。
而且,在长安,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结交显贵,相识同好。
单就刘秀的经历看,可以看出,王莽虚伪,可他对于亡国的刘氏宗室子弟却没有大动杀心,除了贬爵之外,刘氏子弟该干嘛还干嘛。
所以,刘秀到长安后就投书给新朝功臣、也是刘氏宗室的国师公刘歆,从而顺利地进太学学习。
刘歆 画像
刘秀当时不是单身到长安的,与他一起的,还有他的族兄刘嘉。
相比刘秀,刘嘉更好学,除了研习《尚书》,他还学习《春秋》。
刘秀当时的老师是庐江人(今属安徽)许子威。
同学之中,有邓禹、严光、朱佑等人。
其中的邓禹,和刘秀的二姐夫邓晨同属新野邓氏大家族。
邓禹 剧照
邓禹虽然年纪比刘秀小6岁,却很有识人只能,他总觉得刘秀绝非等闲之辈,所以一直推心交结。
人在都城长安的刘秀,显然不是那种读死书、死读书的人。
他很会勤工俭学,除了和老同学朱佑共同合资买蜜合药图财以外,还曾经和同宿舍的韩子两个人凑钱买了一头驴,出租给同学使用赚钱。
刘秀 剧照
一次,为了替叔父家追讨粮租,他竟然去到了当时的大司马严尤家里追讼,使得严尤对他另眼相看。
从上述这两件小事儿就可以看出,刘秀不仅有经营头脑,还是那种很有胆略的人,情商很高,很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刘秀与邓禹 剧照
作为莘莘学子,刘秀自然也喜欢在京城游历。
一次,他和邓禹、强华、严光三人在长安游览,正好赶上新朝皇帝王莽出行 。
卫士净街,只见负责京城治安的执金吾在高头大马上端坐,威风凛凛,由众多羽林郎簇拥着,得得而行。
刘秀 剧照
为此,刘秀慨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从他这一声感叹,就可知在长安求学的刘秀,还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目的,当时新朝政治还比较稳定,他不过是想当个能让人羡慕的公安部门首长而已。
阴丽华 剧照
至于他所说的阴丽华,乃是家乡新野美丽动人的大美人。
这位阴丽华不仅美丽贤淑,出身也很显赫,据说南阳阴氏乃春秋时代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人,当时也是南阳赫赫有名的豪门大族。
日后,刘秀这两个人生愿望,皆圆满实现,不,是超圆满实现,他仕宦不仅仅当成了执金吾,还有执金吾替他鸣锣开道……
刘秀与阴丽华 剧照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书,学了;友,交了;钱,没了。
都城三年间,青年刘秀确实大开眼界。
可是这里是销金窟啊,啥事都要花钱,刘秀家里本来就不富裕,新朝社会又逐渐动荡四起,所以刘秀不得不返回家乡。
刘秀 剧照
回到老家没多久,家里就出事儿了。
倒不是刘秀自己出事儿,而是他一直从事准黑社会活动的哥哥刘縯犯案了,大概是带着数位“宾客”四处劫掠事发,被官府通缉。
刘縯被通缉,刘秀也逃不脱干系。
为了避免被官府抓入牢房顶祸,刘秀就跑到新野姐夫邓晨家里躲避。
刘縯 剧照
姐姐刘元对自己好,姐夫邓晨对自己也不错,刘秀到了新野也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呆了一阵子觉得危险过去,趁着当时社会动荡,刘秀就做起了粮食贩子,在新野和宛两地之间往来贩运,不仅赚钱糊口,还能在生意场上结交新的朋友,为此眼界大开。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