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奇迹暖暖公主级13-4怎么过-公主级13-4完美攻略(小山村奇奇里的“奇幻”转型)

2025-02-06 18:42:27|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奇迹暖暖公主级13-4怎么过-公主级13-4完美攻略

奇迹暖暖公主级13-4高分搭配

  属性:简约、成熟、优雅、清纯、保暖;

  技能推荐:暖暖的微笑、免疫挑剔、迷人飞吻;真爱之吻;

  TAG:围裙;

  可穿戴部件:美味糕点,格蕾雅红酒,围裙小姐,秋沉灵

  发型:高贵鹿后(7440设)>武媚娘(7271赠送成就)>荒原珠金(7110定)

  连衣裙:围裙小姐(52071迷/幻)>格蕾雅红酒(48849店钻石/迷/幻)>秋沉灵(35170店金币/迷)

  外套:美味糕点(2908店钻石)>画家妃(2837设)>画家青(2700定)>画家白(2700定)

  袜子-袜套:月涟漪(3738缥缈/兑翡翠)>森系袜套(2749店钻石)>蝶舞轻绕(265411-5公)

  袜子-袜子:名门公子(4064设)>轩和(38533-4少)>针织灰袜(3797赠送签到)

  鞋子:翻折长靴(5221迷/幻)>布洛克绅士(5123设)>画家鞋(5062设)>白锦履(4703设)

  妆容:花钿妆蕊(1454设)>纯洁天鹅(1213设)>出尘精灵(1195设)>北地英姿(1072店金币)

  饰品:

  头饰:惬意(2768店金币/迷/幻)>侦探帽(2658兑花园)>风卷墨情结(2496暂无)

  耳饰:海沫星(2307赠送V礼包)>鹤衔珠联(2096重构)>冰晶坠(1977设)

  颈饰围巾:牛仔围巾蓝纹(2768定)>牛仔围巾灰纹(2728定)>深秋重逢(2675迷/幻)

  颈饰项链:翡翠环(2602设)>金色丝巾(2587昼夜)>凤鸣鹤唳(2572重构)

  手饰左:玫瑰锁链(2292活动暖心情人节)>青花手链(22748-6少)>细金属环(2209兑花园)

  手饰右:翠玉镯(2531设)>海上珠链(2137迷/幻/5-支3公/7-支3公)>海上珠链华丽(2062进/迷/幻)

  手饰双:天蓝薄纱(2742联盟小铺)>白喵手套(2721迷)>金喵手套(2426定)

  手持左:岚蝶藏青(2525定)>锦鲤软毫笔(2461暂无)>十字架(24449-支3公)

  手持右:山茶枝(22838-5少)>压岁钱(2017活动春节二选一)>福寿桃(1981赠送)

  腰饰:小围裙(4058设)>王室职责(2742联盟小铺)>浅咖腰带(1904定)>公主的戎装(1488进)

  特殊颈部:修女头饰珍稀(2686进)>白头之约(2118活动消费送)>精灵皇后(1923赠送成就)

  特殊脸部:近视眼镜(1727店金币/迷)>学霸的目光(1599店金币)>戒备时刻(1476店金币/迷)

  特殊肩部:骖鹤驭凤(2848重构)>麦穗皮包棕(25317-支5少)>圆形挎包简约(2450定)

  特殊纹身:萌熊眼罩(1164赠送)

  特殊翅膀:天使翅膀(999昼夜/兑时光)

  特殊尾部:心月狐尾(1276活动满天繁星)>金福猴尾(1224赠送)>兔球球(11648-8公)

  特殊前景:瑶台玉雾(2096活动满天繁星)>鸿蒙云气(1940云禅/兑卧云)>幽光浮影(1835定)

  特殊背景:月千重(2348缥缈/兑翡翠)>炽天火凤(1449定)>滑稽乐园(1293活动小丑和钻石面具)

  特殊发饰:蜡笔发卡(1727设)>花蜜语(147313-5少)>草莓糕点(129311-5公)>草莓糕点华丽(1118进)

  特殊耳朵:心月狐耳(1449活动满天繁星)

  特殊脚部:旋转彩球(1293活动小丑和钻石面具)>未尽命运(1071活动小丑和钻石面具)

  特殊提线:残破枷锁(1672设)>提线枷锁(1071进)

  特殊皮肤:残破木偶(1578设)>提线木偶(1026进)

  

奇迹暖暖公主级13-4怎么过-公主级13-4完美攻略(小山村奇奇里的“奇幻”转型)-第1张图片-拓城游

小山村奇奇里的“奇幻”转型

万里黄河,蜿蜒奔流。

东出河套,黄河在老牛湾扭头南下,跃身晋陕大峡谷。

连续大转弯后,黄河画出了一个个“S”形太极图,山西永和乾坤湾就是最壮美的一个“S”。

乾坤湾对岸的山崖上,一个名叫奇奇里的小山村,不知从何时起就守在那里。

多少年来,偏僻又贫穷的奇奇里,好似“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连派出所民警有时也搞不清楚,村名到底是哪几个字。

不过,新时代不会抛下任何一个贫穷角落,奇奇里也不例外。

2015年开始的精准扶贫,如一股暖风吹荡一池春水,迅速改变了山村面貌。

如今的奇奇里,带着黄土风和现代范进入了人们视野:奇奇里成为全国第一个共享单车投放的贫困村;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一个“摄影家影像村”也落户于此;奇奇里人自导自拍的“奇奇里风情MV”引人“路不好走,枣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

忙了半辈子,倒是忙成了贫困户!”

清晨,冬日的阳光照在乾坤湾,洒在奇奇里,一如数百年前第一批逃荒到此的村民看到的模样。

奇奇里村位于山西省永和县乾坤湾旁边。

与黄土高原上传统的“沟、梁”村名不同,这是一个略带瑰丽色彩的名字。

如今,村子的历史已无人能说清,老人脑海中能泛起的记忆,除了不堪回首的逃荒往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放羊老汉蹲在一块大石头上“吧唧吧唧”抽旱烟,时不时拿烟袋锅敲敲脚下的石头。

突然,老汉感觉屁股下面在动,急忙跳起来回头一看,这块石头像极了一只伏地爬行的大龟,于是惊呼“奇哩奇哩!”“奇奇里”由此得名。

传说随风而逝,贫穷却辈辈相传。

前几年,全村700多口人中有323人属于贫困户。

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路灯,连小卖部也没有。

由于闭塞,周边每5天逢一次集,这里10天才有一次。

数百年来,村里人一直守着山上几千棵枣树过日子,一如黄河流水日复一日。

唯一通往外面世界的,是那条窄窄的“鼻梁路”。

“鼻梁路”就是两侧全是陡坡的小路,活像脸上的鼻梁。

“鼻梁路”难走,当了30多年村干部的老支书冯金宁感受最深。

他是村里往外跑得最多的人,去乡里开次会,全靠脚底板子。

天不亮就出发,他紧赶慢赶,天黑了才能回来。

踏过“鼻梁路”,年轻人去城里打工,留下一群老人和孩子。

村南头的刘宁富50多岁了,3个儿子都在城里打工,小孙孙也跟着进了城。

老刘有几十亩枣树,靠着枣树,勉强为3个儿子成了家。

现在小孙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老刘觉得钱越来越不够花。

“路不好走,枣运不出去,就卖不上好价钱。

忙了半辈子,倒是忙成了贫困户!”

一条“鼻梁路”,困住了奇奇里。

“县里的驼队都不来村里拉枣!”村民刘志富的大哥十几年前得了急病,死在了送去医院的路上。

一提这事,这个快60岁的汉子还是忍不住流泪,“要是急救车能开进来,人或许还能救活!”

村子偏远,路难行,多少年来,奇奇里村深藏大山少人知。

“乡镇领导都不愿来哩!”前些年,村民去换二代身份证,几十里外的乡镇派出所民警模模糊糊知道有这么个村,随手写下“齐齐里”几个字。

村民领到身份证,一看写错了,也懒得理论,“一辈子不出个门,不见个人,要身份证啥用?”名字不符,没少给村民惹麻烦,村委会只好将错就错,另外刻了一个“齐齐里”的“新公章”。

冬日天暖的时候,村民们喜欢蹲在墙角,家长里短的瞎聊一会。

“刘林翠又见了大领导啦。

”一个人说。

“咋不见她回村哩?”另一个问。

“咱这穷地方回来干啥,人家都不愿说自己是奇奇里的人!”

嫁出去的刘林翠是村里最有名的人,55岁的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剪得一手好剪纸。

村里来了个年轻人

山里,村民们平平淡淡过日子,年复一年守着枣树讨营生。

山外,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精准扶贫全面铺开。

2015年,中组部等部门部署选派“第一书记”住村扎根,帮扶村民摘穷帽、拔穷根。

2015年8月,临汾市委组织部选派的“第一书记”郭若桥来到奇奇里。

这个出生于1989年的小伙子,在上海读的大学,在那里上了班,后来回到老家临汾。

“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没干过啥活!”接他到村的大学生村干部郭强心说,“窑洞里没水没电只有跳蚤,能待上一周就不错了。

同为“80后”的郭强比郭若桥大两岁,土生土长的奇奇里村人。

他大学毕业后回来当了村官,一干就是7年。

“没事多晒晒被子,要不容易长毛!”帮郭若桥收拾窑洞时,郭强再三提醒说。

面对年轻的“第一书记”,全村人开始都不以为然。

令村民没想到的是,一脸娃娃气的郭若桥,东家走走,西家看看,大爷大娘地叫个不停,村里人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后生。

进村后,郭若桥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卖枣难。

为了卖枣,郭若桥带着村干部郭强等人,上北京、下成都,抢摊位、拉顾客,硬是把村里积压的枣全卖了出去。

天天往外跑不是办法。

为了帮村民早日告别“鼻梁路”,郭若桥东奔西走,给村子争取了一条7.3公里的旅游公路项目。

不过,1公里的入村路只能村里自己修,没有任何补偿。

片刻的兴奋后,大家陷入沉默。

刘宁富家被占的地最多,有2亩多。

“路不好走,儿媳妇和小孙孙都不愿回村。

可地和枣树是咱庄户人家的命根子,没了以后可咋活?”老刘说胸口发慌,悄悄离开了。

转身不见了老刘,郭若桥心里咯噔一下。

几天前跟老刘提过这事,当时他就一脸不高兴。

“老刘性子倔,不会想不开吧。

”郭若桥和几个人赶忙去找。

找到老刘时,他正蹲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像根木桩。

他低着头,一口接一口地抽烟,脚下一堆烟头。

郭若桥在老刘旁蹲了下来,张了几次嘴,却不知如何开口。

一阵静默后,老刘深吸了一口烟,扔掉手里的烟头,缓缓抬起了头,眼睛红红的。

“小郭书记,地你就占去修路吧。

我这一辈子没走过好路,不能再让子孙们受罪。

地没了,我就放羊去!”老刘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

这句话的分量,郭若桥明白。

放弃补偿,等于白扔了几万块钱,这可顶得上老刘一家忙活好几年。

当晚,村委会窑洞里人头攒动,吞云吐雾中大家热烈地讨论着。

“无论如何都要修路!路修好了,大家才有希望!”

刘宁富、冯金宁、杨爱生等23户村民,在“一致同意不赔偿”的承诺书上郑重地按下了手印。

两串鲜红的手印,是老百姓最神圣最坚定的心愿表达。

变化,或许就是从这一晚开始的。

“老农民”的角色之变

郭若桥见得多,脑子活。

修路后不久,他就琢磨着在村里办农家乐。

看着一脸兴奋的郭书记,村民们木木的脸上却没啥反应。

“村里娃都争着往城里跑哩,谁来咱这穷山沟里!”几位村民不同意,村干部也不认同。

“乾坤湾有啥看头,几个城里人拿相机过来瞎转转,顶个啥用?靠他们能发了财?”小组长杨爱生接过话茬儿。

见一时说服不了大家,郭若桥就自己开车领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出去考察。

回来后,出去考察的村民最先认同了办农家乐的想法。

郭若桥争取来项目资金,在优先照顾贫困户的前提下,选了有能力经营的9户人家,整修了12孔窑洞开农家乐。

原本做好放羊准备的刘宁富,成了第一批农家乐的尝试者。

每人每晚上50元的住宿费,虽不算多,但对于贫困户来说却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刘宁富的三儿子、“80后”刘记林多年来一直在省城打工,装修、电工、酒店啥都干过。

看到村子发展越来越好,老爹也开了农家乐,他干脆带着老婆孩子回到村里,成了自家农家乐的大厨。

现在,刘宁富的农家乐生意最红火,还第一个脱了贫。

“从春天到现在,这孔窑就没空下来过。

”老刘憨憨地笑着说,“微信一扫就能付账,方便!”

游人多了,老刘跟儿子商量着在院子里建个专门的餐厅。

“总让客人在自家桌子上吃饭,不好,再说那几张桌子也不够用啊。

”老刘说。

“那我去县城买些不锈钢来。

”儿子也觉得有必要。

“不要白晃晃的不锈钢,要黄色的彩钢,跟咱家土墙的颜色差不多,好看!”爷俩说干就干,小餐厅很快就盖好了。

杨爱生脑筋转得快,今年8月县文化局组织旅游培训,他第一个报了名。

自个掏了几百块钱路费,从村里到临汾市,再转车到左权县,认认真真学了4天。

“农家乐咋搞,村里的旅游咋发展,咱心里有谱了!”第一批农家乐,村里优先照顾贫困户,杨爱生第二批才报上名。

这几天,他正热火朝天地忙着装修自家的土窑洞。

老支书冯金宁看着村子里这两年的变化,很是感慨。

“以前还是思想不开放,太保守了,不敢想不敢干,至少错过两次发展机会!”顿了顿,老支书又高兴起来,“现在好啦,有了若桥这个好娃,把大家的脑筋都转过来了!”

如今老支书退休了,当上了“鸡司令”。

以前管村管人,现在管满坡跑的鸡。

今年春天,郭若桥为村里的贫困户分发了鸡苗,属于贫困户的老支书领了1000只,如今一百块一只不愁卖。

在村里转一转,看不到一个闲人。

开农家乐的、打短工的、养鸡的、做小生意的……人们的脚步轻快了,奇奇里一天一个样。

小山村的“现代范”

就在村民们忙着修路之时,乾坤湾边两位音乐人正在采风。

他们听说了“第一书记”郭若桥和奇奇里的故事,很感动。

“给你写首歌吧。

”两位音乐人找到了郭若桥。

郭若桥正为修路忙得晕头转向,疑惑地看着这两人,心里犯嘀咕。

“你们是谁啊?不会是骗子吧?”其中一个哈哈笑着说,“你上网搜搜‘浮克’就知道了。

不久后,一首带着黄土风情的民歌《我在奇奇里》创作出炉。

这时,郭若桥才知道,他们就是为谭晶、腾格尔、孙楠等歌手填词作曲的音乐人浮克和李咏海。

从此,奇奇里有了村歌。

现在,这首歌还进了城,出现在KTV里。

乾坤湾,美而无人知。

壮美风景与非凡气势,确能激发创作灵感。

路修好后,学影视专业的郭若桥自己凑了几万块钱,张罗着拍介绍奇奇里风光的MV,航拍、延时摄影等全用上了。

几个月后,一部7分钟左右的风光片诞生了。

风光片里,黄土地,生机勃勃;乾坤湾,宛若伏龙;威风锣鼓,热情奔放。

“高清、震撼,有大片的感觉。

”不少专业人这样评价。

不久后,风光片的片段在央视播出,与其他风景区的宣传片放到一起,毫无违和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郭若桥结识了来拍摄乾坤湾的摄影家、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王悦。

对方的一番点拨,让他坚定了依托乾坤湾搞乡村旅游的信心。

王悦也盘算着为扶贫做点事,想来村里办个影展。

于是,他向海内外摄影家筹集作品,在奇奇里办一个以扶贫为主题的摄影展,打造出中国第一个黄河岸边的“摄影村”。

今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这天,全国首家“摄影家影像村”落户奇奇里。

王悦、解海龙、高健生等众多当代摄影家的1000多幅作品,从天南海北来到黄河边的这个小山村。

漫步奇奇里,整个山村成了摄影艺术展览馆。

枣树上、土墙上、炕头上、屋顶上、山坡上……到处挂满了摄影作品。

“扶贫是全国的事,我们摄影家也要参与其中。

”王悦说,在一个村办一个全国级别的、众多摄影家参展的摄影展,以前还没有过,他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位摄影家牵线,让10位村民加入了山西省企业摄影协会。

“这还不算摄影师吗?”村民刘志富举着证书笑出了一脸褶子。

共享单车也“骑”进了奇奇里村。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谈判,郭若桥与一家知名共享单车公司达成了协议。

今年10月24日,20辆共享单车进驻村子,奇奇里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共享单车的贫困村。

稀罕了两天后,种地的村民就学会了扫二维码骑车。

“省城里有的,我们村也有啦!”单车就停在刘宁富门前的小广场上,早上出门老刘跨上单车就骑走了。

村民们是真心喜欢与城市接轨的感觉。

单车进村不久,就有热心的妇女织了座套,套在共享单车的车座上。

“这在全国恐怕也是独一份,真是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范!”一位游客笑着说。

现在,奇奇里村正准备与共享单车公司合作,打造山西首个共享单车旅游扶贫示范区。

书写乡村振兴传奇

“能种的地少,就靠那几棵枣树,以前路不通,卖不出好价钱。

”53岁的刘应虎是贫困户,五六年前的一场手术,家里欠下2万元债。

碰上好年景,忙一年他家枣树也赚不上两千块钱。

心里烦极了,他就蹲在山坡上瞅着乾坤湾抽阵子闷烟。

以前,奇奇里村民靠枣树过日子,而枣树的收成全靠老天爷。

谈论起枣树,王悦和郭若桥一合计,想出了“认领枣树”的点子。

郭若桥在村里选枣树,王悦在朋友圈里推广。

没多久,1000多棵枣树被摄影师们认领了。

“摄影师们对口枣农,一对一,一棵枣树一年100元或120元,不管丰收歉收,让枣农有个保底的收入。

”王悦说。

今年秋天,老天爷又没赏脸,附近一带的枣树普遍没有好收成。

不过,刘应虎这次却没有犯愁。

春天的时候,他家二三十棵枣树被认领了。

枣花刚开时,3000多元认领费就交到了刘应虎手上。

“枣还没结呢,钱就到手了!”他至今都有点不敢相信。

枣树认领了,农家乐办好了,影像村建成了,MV形象片也播放了,奇奇里开始为外界所知,天南海北的客人纷至沓来。

影像村建成那天,小山村来了成百上千人。

一位来自广西的老夫妇,从南宁坐飞机到太原,从太原坐高铁到临汾,再坐客车到县城,然后租了辆车往村里赶,到了奇奇里已是深夜两点。

第二天一早,杨爱生领着这对老夫妇去看乾坤湾。

站在黄河岸,望着乾坤湾,晨光穿透薄雾,甚为壮观。

老人感叹:“值了!”

这里不仅有天然的“太极图”,还有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和石雕艺术园林。

外来的游客鼓舞了奇奇里人。

“奇奇里未来的发展定位就是乡村旅游。

”郭若桥统一了村民们的思想,乾坤湾景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目前,3公里景区道路、2.8公里沿黄栈道已经建成,景区步道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也完工了。

郭若桥又引进了极限攀岩、真人CS等拓展器械,准备打造“离黄河最近”的素质拓展训练基地。

景区虽然在山区,但要有大城市的设施和服务。

在兴办农家乐的同时,奇奇里的“高端会客厅”也即将建好。

这是一座颇有现代感的农家小院,院内有小池,池内有游鱼,池上是石头房子,游客可以在里面喝茶,透过落地窗看棵棵枣树与黄土大山。

而石头房子后面,是几孔窑洞,旁边种满南瓜、丝瓜……

一座“五星级厕所”也出现在村头。

这是一座由黄河页岩和鹅卵石堆成的房子,房顶是明亮的大玻璃。

“讲卫生、有乐趣,游客坐在马桶上也能仰望星空。

”郭若桥说。

短短两年间,奇奇里村贫困人口从108户323人减少到47户128人,贫困发生率从51%降低到20%。

“今年全村就能整体脱贫,”郭若桥说。

这个夏天,村民们纷纷买起了冰箱。

“以前哪舍得买肉,有点肉也是挂在树上风干了晾着。

”60多岁的王春梅大娘一边包肉馅饺子一边说,现在有钱买肉了,没个冰箱可不行。

穷了半辈子的刘宁富,老了也有钱有闲参加起同学会来了。

12月中旬,老刘让儿子送到镇上,与几十个小学同学凑了五六大桌。

喝酒、夹菜、拍照、叙旧,老汉在镇上高高兴兴地玩了两天。

村子越变越好,年轻人开始返乡。

多年没人管理的院落,也光鲜起来:坍塌的院墙垒上了新土,破败的枯草刚刚清除,破旧的窑洞得到修补,一幅幅摄影作品装点了枯树……这一切预示着,外出多年的窑洞主人快要回来了。

“差不多每户都有人打电话,说要准备回村。

”走在日新月异的村子里,郭若桥在等着乡亲们回来。

“大人物”刘林翠也要回来了。

这几天,奇奇里村“刘林翠工作室”正在装修,几十幅刘林翠的剪纸作品已经送到村里,“刘林翠可是能人,你想要啥样的剪纸,人家当场就能剪出来!”施工的村民高兴地说,工作室过几天就挂牌,我也要跟她买几张剪纸,挂在我家墙上。

奇奇里发生的巨变,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永和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到今年底,全县包括奇奇里在内将有15个贫困村摘帽,3000多人脱贫。

“第一书记”两年任期到了,郭若桥选择了留任。

他觉得,村民整体脱贫后,更要稳定致富,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奇奇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也不能掉队。

2018年,奇奇里将是承办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的分会场,建在黄河边的素质拓展训练基地也将正式迎客,村里的农家乐还将扩充提质……又将是忙碌充实的一年!

新年的太阳冉冉升起。

奇奇里敞开大门,迎接冬日的暖阳。

摘掉穷帽的村民们,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信心百倍走进新时代。

“你好,奇奇里!”无论如约而至,抑或不期而遇,奇奇里,就在黄河边等你!(本报记者陈忠华、王井怀、霍瑶)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