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是什么车(古文名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2025-02-06 22:09:36|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是什么车

蚂蚁庄园问题:你知道吗?我国古代就有能计算里程的“计程车”,名为?A、记里鼓车B、龙骨水车正确答案:(A、记里鼓车)。

所以,我国古代就有能计算里程的“计程车”名为记里鼓车。

故选择(A、记里鼓车)。

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是什么车(古文名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第1张图片-拓城游

古文名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此文记叙了

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是什么车(古文名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第2张图片-拓城游

【作品原文】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词句注释】

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

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是什么车(古文名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第3张图片-拓城游

【白话译文】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

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

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

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

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

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

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

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

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

(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

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

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

(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

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

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

(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

(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

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是什么车(古文名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第4张图片-拓城游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

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

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

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

这样文章自然而成两段。

第一段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这几句说,我自以为永州的山水凡有点特别形态的,都被我游遍了,却从来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异。

而且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态。

第二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段文字紧紧围绕着“始”字展开。

九月的一天,他坐在法华寺西亭上,远望西山,“始指异之”。

西山之“异”吸引着他,于是命仆人带路,渡过湘江,沿着染澳,砍伐灌木杂草,焚烧枯落草叶,披荆斩棘,一直攀登到西山的最高处。

居高临下,放眼远望,‘数州之土壤皆在衽之下”。

下面一段用反衬的方法描写西山之高:“岈然洼然”,是颇为形象的摹状;“若垤若穴”,是十分贴切的比喻。

用“尺寸”和“千里”构成强烈对照,干里以内的景物,仿佛容纳于尺寸之幅内,都聚拢在眼底。

再向四周望去,“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身边青烟白云缭绕,仿佛同天空连为一体,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景色都是这徉。

这绘声绘色的描写使读者也好像身临其境。

有了这种亲身的体验,然后始知“是山之特立”,和那些小土山不能同日而语。

面对眼前奇异的景观,

这篇游记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

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是什么车(古文名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第5张图片-拓城游

‖作品评价‖

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从“始得”字着意,人皆知之。

苍劲秀削,一归元化,人巧既尽,浑然天工矣。

此篇领起后诸小记。

林云铭·《古文析义》:全在“始得”二字着笔。

语语指划如画。

千载以下,读之如置身于其际。

非得游中三昧,不能道只字。

浦起龙·《古文眉诠》:“始得”有惊喜意,得而宴游,且有快足意,此扼题眼法也。

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是什么车(古文名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第6张图片-拓城游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是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河东柳氏与薛氏、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世称“柳河东”。

祖上世代为官,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四岁时已熟读多篇古代辞赋。

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建中四年(公元 783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

年仅十二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

十三岁时随父亲在湖北、江西等地游历,见识众多优秀人物。

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柳宗元考中进士并在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考取博学宏词科,历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

虽然官职不高,但积极参与政治和文学活动。

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永州司马,之后又远调柳州刺史,在柳州主政期间净化风俗、恢复当地经济发展,获得当地百姓的赞赏。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11月8日,柳宗元病逝于柳州,享年仅47岁。

柳宗元的去世令柳州民众深感悲痛,次年为其修建了衣冠墓,因为柳宗元官终柳州刺史,又被称为“柳柳州”。

后世人将柳宗元与韩愈、苏轼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不仅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他系统发展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创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高峰,而且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在治学思想上表现出鲜明的批判精神,其领导的古文运动对于中唐诗文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敕封柳宗元为“文惠侯”,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他被宋高宗赵构加封为文惠昭灵侯,元泰定帝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追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

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是什么车(古文名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第7张图片-拓城游

‖免责声明‖ 本文图文均来自网络,由小编收集整理而成,欢迎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