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县,位于北纬38度线上,被喻为世界林果最佳种植区之一,其盛产的“西域圣果”——大籽甜石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这个地区的大籽甜石榴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叶城县也因此获得了“石榴之乡”的美誉。
大籽甜石榴,不仅外表诱人,其内在的甜美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在叶城县,人们精心培育、采摘和加工这一珍贵果实,确保每一颗石榴都达到最佳品质。
在当地,大籽甜石榴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升,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远销海外,成为了叶城县一张亮丽的名片。
大籽甜石榴的种植和加工,不仅带动了叶城县的经济发展,还促进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改善。
通过发展特色林果业,农民们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高了生活品质。
此外,大籽甜石榴的种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物流、旅游等,形成了产业链,促进了叶城县的整体进步。
叶城县的大籽甜石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这一“西域圣果”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展现了叶城县在特色农业发展上的独特优势和潜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家都开始养生。
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核桃成了补脑养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食品,被人们所青睐。
事实上不仅是现代人吃核桃来养生,早在2000年前的古人就开始种植核桃树,采果实食用,并称其为“西域圣果”。
说到核桃,不得不说的一个地方就是新疆的叶城县,这里被誉为“中国核桃之乡”。
特别是这里的七棵古核桃树,它不仅见证了叶城种植核桃的历史,更是核桃之乡的象征。
2021年拍摄于新疆叶城县。
叶城县位于喀什地区,地处新疆西南部,距离乌鲁木齐有1500多公里。
叶城地形南高北低,南靠喀喇昆仑山脉,紧接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接辽阔的平原,叶尔羌河畔上游,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成为了核桃生长的沃土。
叶城在汉朝时期为三十六国的子合国和西夜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在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古迹遗址,同时也有过高僧唐玄奘的足迹,著名的十二木卡姆艺术在这里有着很深的根基,当然2000多年核桃种植历史同样展现着叶城悠久的农业发展文化。
核桃又名胡桃、羌桃,它与腰果、榛子、扁桃合称为世界“四大干果”。
核桃营养丰富,深受大家的喜爱。
中国产核桃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新疆叶城的核桃,以果实大,壳薄易剥,出仁率高,味香甘甜、油脂丰富、无苦涩味等特点,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此行新疆之行,我来到了喀什的叶城县。
我们的车子刚进入叶城地界,满眼都是这样茂密的、绿意盎然的景象,这就是核桃树。
虽然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个树,但树上挂满的果实,一下就给了我答案。
核桃树属乔木,树冠宽广,最高可达20-25米。
在叶城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马路旁,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它不仅是经济型农作物,同时还具有防风固沙功能,当然作为遮荫的行道树也是相当的不错。
而我今天的重要目的地就是这里:叶城核桃七仙园,它位于叶城县萨依巴格乡境内。
这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收费景区,别看这大门很普通,里面可是藏着宝哦。
因为园内有新疆最为古老的核桃树群,有着“中国核桃王”的美称。
刚入大门,迎面就是一棵树干苍劲有力,树枝庞大的核桃古树,很明显这棵树年纪不小了。
据了解,整个园内有这样古老的核桃树共七棵,树龄在1500到1600多年之间。
这七棵核桃树分别被命名为:福、禄、寿、喜、和、安、康,合称为“核桃七仙”。
眼前这棵为“康”,寓意“康庄稳重”。
在“康”树的边上为“和”与“寿”,分别代表“和谐畅适”、“延年益寿”的寓意。
这棵“寿”树就如同一个年迈的老者,用苍劲的树干支撑着茂盛的树叶。
从树上的标牌显示,这棵树龄已经达到1588年。
再往里走有一小广场,整个广场被两棵大树所占据,这也是整个园内树龄最大的两棵树,分别以“福”、“禄”来命名。
眼前这棵树干不高,树枝却相当茂盛的是“禄”。
与其它古树有些不同,这棵特别的茂盛,而且整体树形也相当完好。
树下放有一些桌椅,游客可在树下乘凉、喝茶、休息。
在“禄”的边上没几米远的地方就是“福”树。
“核桃七仙”它是老大,被称为“核桃王”,树龄1614年,树上还挂着《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认证证书。
当然这也是整个园内最受人注目的树王。
据了解这棵树王直径达1.55米,整个树冠占地近400平方米,真是一棵庞然大物。
在景区紧贴马路边还有两棵古核桃树,是“核桃七仙”中的“喜”和“安”,分别寓意“喜事临门”与“安定团结”。
由于这棵过于庞大,树干的一部分已经长到了马路上,占据了一部分的车道,为了保护古树,马路为它们让行,所以你在马路上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们庞大的身影。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