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一个寓意团圆的传统节日,一家人聚在一起过上一个冬至,对于当代为了工作需求四处漂泊的人来说是特别幸福的一件事。
1.汤圆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对于南方人来说,冬至吃汤圆早已是根深蒂固的习俗了。
汤圆的“圆”寓意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对于南方人来说更有象征家人和睦、吉祥的美好景象。
南方人吃的汤圆一般分为咸口味和甜口味两种,近年来类似水果汤圆的“网红汤圆”活跃在冬至节日,不过个人觉得并不好吃。
2.糍粑
冬至舂糍粑,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是一项热闹非凡的传统节日习俗。
冬至吃糍粑其实在国内不少地区盛行,比如福建闽北、云南等,只不过糍粑的口味和形态不尽相同罢了。
糍粑以糯米为主,蒸熟放入石臼中反复使劲捶捣,期间还需要揉捏翻面,直到捶至糍粑黏糊柔韧的状态,用手捏成小团。
可以拌糖和芝麻吃,也可以用糍粑小团裹上多种食材炒制而成的馅,咸甜两种口味都好吃。
3.烧腊
众所周知,广东人对腊味的喜爱丝毫不亚于四川人。
冬至节日的时候,不少广东人都有“加菜”的习惯。
而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不会忘记吃的一种传统食物。
烧腊不局限于腊肉和腊肠,亦有腊鸡、腊鸭、腊鱼等花样繁多的腊味。
如果你不知道烧腊有多好吃的话,那么吃过广式煲仔饭的你就很容易在脑海中自行脑补一番了。
其实,冬至传统节日的习俗和食物,无非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4.年糕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
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
杭州人冬至的时候既不是吃汤圆,也不是吃水饺,而是吃年糕。
年糕的种类颇多,吃法也丰富多样,杭州人一日三餐会围绕着年糕做不同的美食。
早上甜口味的年糕,中午吃炒年糕,晚上吃煮年糕。
之所以会这样一整天吃年糕,主要是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以及图个吉利吧!
5.甜丸
在潮汕地区,多年来有着冬至吃甜丸的传统习俗。
何为甜丸?甜丸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其实现在看来,不就是甜口味的糯米丸子吗?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也就是说年未过,冬至过后就加了一岁。
冬至这天,家中成员围坐成席,糯米丸子煮好盛给家人吃,有的人做甜丸还会在糯米丸子里裹入红豆沙,其实吃着就有点像汤圆了。
对于南方人来说,不同地区的冬至传统食物皆有不同之处。
在冬至人们不仅仅吃美食,还会更换新衣服,互相赠送礼物,放鞭炮,就好像过年一样的。
除了北方的饺子和南方的汤圆外,山东滕州人会喝羊肉汤,味道鲜美;台州人吃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姑苏地区人家在冬至夜喝冬酿酒,香气宜人……
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对于北方人来说,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在冬至这天吃的饺子,大多数人会选择羊肉馅的。
理由是羊肉性温热,冬至吃可起到温阳作用,帮助机体驱寒,还有温养脏腑的作用。
南方汤圆
南方人冬至吃汤圆,在我国江南尤为盛行。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寓意团团圆圆。
古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滕州羊肉汤
在滕州一带,冬至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羊肉汤,是滕州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出的一种适合滕州气候和饮食习惯的地方名吃。
可以说,羊肉汤已经融入到了滕州人的身体里。
宁夏“头脑”
冬至银川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
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起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
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颜六色的羊肉粉汤就做好了。
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
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
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广东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
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苏州米酒
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
冬至夜,冬酿酒,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古城苏州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
”
闽南姜母鸭
冬至也是闽南人十分重视的一个节日,不仅要祭天祭祖,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进补,要食用姜母鸭、四物鸭等温性食物。
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姜有温补功效,而鸭子滋阴补气,所以闽南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
麻糍阴干后蒸、煎、火烤皆宜。
佛山松糕
佛山冬至日蒸“松糕”,“松糕”是一种米粉发酵做成的糕点,蒸熟后有很多的细孔,整个糕点。
松糕有高升大发的好意头,所以蒸松糕也是不能少的。
而在顺德,还有“围坐打边炉过冬至”一说。
冬至一家人团聚,“打边炉”取暖必不可少。
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要如何养生?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冬至是人们养生的大好时机,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饮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
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吃温热的食物以保护脾肾。
吃饭宜少量多餐。
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冬至这些习俗要牢记!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
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