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一共14集,2月9日起在爱奇艺平台播出,更新时间是2月9日20:00更新4集,之后是每日20:00更新1集,2月19日会员收官。
《显微镜下的大明》原著小说是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显微镜下的大明》一共有6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分别是徽州丝绢案、婺源龙脉保卫战、杨干院律政风云、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彭县小吏舞弊案和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
这部电视剧只拍了徽州丝绢案一个案子。
张若昀演技出色
张若昀是自带“男频之光”的buff,这次在新剧里饰演的帅家默,是一名沉醉于算数的天才少年,为人处世都带着憨厚感,提出丝绢案的时候,眼神还有点清澈的愚蠢,有种大智若愚的感觉。
提到感兴趣的事情,男主立马双眼放光,神态也变得更加灵动了起来,但说话的时候还有些拖沓的感觉,形成了一定的反差感,倒是让这个角色显得更加质朴。
2月18日,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更新至第12集,晚间播出第13集内容。
这部电视剧总计是14集,离最终的大结局已经一步之遥。
在集数上,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以往的这类电视剧,都是12集的剧情内容。
例子很多,不胜枚举了。
为什么《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是14集呢?是剧情体量过大,不得不多剪辑成为14集的内容吗?我不这么认为。
相反,《显微镜下的大明》已经播出的12集内容,部分桥段是可以删减的,而且某些集当中,剧情时长是不足的。
国产剧正常的剧情时长应该在45分钟前后。
很多12集的电视剧,为了满足这个12集的需求,甚至于会在某些集当中,努力把剧情时长做到60分钟前后。
这次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不仅没有给足单集的剧情时长,反而是搞出了14集来,是平台方面想要多增加一点点击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广告播放吗?我不认为是这样的。
相反,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藏着很大的叙事智慧。
可以说,到第12集的时候,对于严肃剧的观众而言,这部电视剧就已经可以结束了。
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个结局,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作为电视剧出现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需要增加两集,美化一下大结局,从而让普通观众舒服。
要看明白这一点,只需要注意第12集当中的一个“文眼”即可。
第12集的末尾,男主角和男配角被推上断头台,准备问斩。
这个时候,旁边的一位书生意气的老者,说了几句台词:以匹夫而尘万乘之览,以一朝而翻百年之案,如今神虽殒没,仍不失为壮夫侠士。
这个“文眼”内容的前两句,一看就是古人写的,后两句,一看就是现代人狗尾续貂的。
我没看过马伯庸的原著小说,不知道后两句是马伯庸写的,还是编剧改编的时候写的。
这个后两句,是有问题的。
前边是“如今神虽殒没”,后边是“不失为壮夫侠士”,前后并非转折关系,所以,正常的古人,都不会用“仍”字,而是用“乃”字。
同时,这里边的“虽”字,也用的奇怪。
瞄准这个“文眼”内容,观众们就会发现,前两句肯定有古人说过,后两句是剧作创
以匹夫而尘万乘之览,以一朝而翻百年之案。
虽遣谪戍,而歙人视若壮夫侠士。
您看,人家古人这个“虽”和“而”的关系就是通顺的了。
在古代,谪戍是什么?是犯罪了,被发配到边疆做防守去。
被谪戍的,大多是犯罪分子。
所以,人家古人这个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就成立。
剧作台词当中的后两句,就不成立,闹笑话。
通过《歙县志》里边的记载,我们也就可以轻松找到正史当中的男主人公的“大结局”是什么了?他并未等到丝绢案的彻底翻案,相反,因为这个案情牵扯太多,最终昏庸的明朝只能把“找出问题的人”给处理掉了。
发配了找出问题的人,这个问题就像从未存在一样了。
正史当中,男主人公到谪戍,也就结束了。
所以我说,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到第12集时候的男主人公被问斩,也就算是结束了。
到这里,算是遵循了正史原则。
在古代,发配和问斩,区别也不大,被发配了,生不如死,还不如给爷爷来一刀痛快的好。
余秋雨写过宁古塔的散文,讲的就是古代的发配,感兴趣的读者亲人们,可以阅读之。
这部电视剧接下来的两集,其实就是美化历史,让普通观众舒服一点了。
从目前的剧情走势来看,这部电视剧最终,一定是好人有好报,坏人被惩处。
男主角很可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还获得了朝廷大官的赏识。
如果该剧真的是这么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的话,那它一定是烂尾的。
当然,这样的皆大欢喜的结局,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也是友好的。
毕竟,把第12集当作大结局,这么沉重的内容,会让不少观众“喘不上气来”。
正史当中,便是如此沉重。
而给普通人看的电视剧当中,则需要继续美化两集。
这是电视剧艺术创作当中的大遗憾。
(文/马庆云)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