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纸之乡”是指中国四川省宜宾市,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竹纸制造基地,也是中国最早的竹纸制造中心之一。
其竹纸制造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
拓展:
宜宾市的竹纸制造工艺非常精湛,被誉为“中国竹纸之乡”。
南部县的竹纸是由当地的毛竹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的,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挑选、切割、浸泡、煮熟、捣制、晾晒、磨光等多道工序。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捣制工序,需要手工捣打竹浆,使其变得柔软、均匀,然后再用细密的竹篾制成纸张。
宜宾市的竹纸质地细腻,质感柔软,具有很好的韧性和透气性。
它的颜色有白色、灰色、黄色、淡蓝色等多种颜色,适合用于制作书画、绘画、字帖、印章等艺术品,也可以用于制作高档礼品包装、文化用品等。
宜宾市,四川省辖地级市,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之称。
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地形整体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6%。
总之,宜宾市的竹纸制造工艺精湛,享有“蜀纸之乡”的美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素有“蜀纸之乡”的美称,唐代起便以竹料手工造纸,夹江竹纸兴于明、盛于清。
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夹江竹纸以古法手工舀纸术制作,从选料到成纸共有15个环节、72道工序。
以嫩竹为主料生产的夹江手工书画纸具有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等特点。
2006年,以夹江竹纸和富阳竹纸为代表的竹纸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至今,夹江县还有百余家手工制纸坊,为市场提供书画用纸。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6月8日,在四川省夹江县状元纸坊,工人在进行抄纸。
↑6月8日,在四川省夹江县状元纸坊,工人用重物对湿纸堆进行压榨去水。
↑6月8日,在四川省夹江县状元纸坊,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君在去水后的纸堆上进行起纸,用镊子将纸一张张掀开,以便晾晒。
↑6月8日,在四川省夹江县状元纸坊,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君准备晾晒纸张。
↑6月8日,在四川省夹江县状元纸坊,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君在晾晒纸张。
↑6月8日,在四川省夹江县状元纸坊,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君在进行造纸中的起纸。
来源: 新华社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