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姓公输名般称公输、公输盘、班输、鲁般鲁(都城山东曲阜故山东滕州)般班同音古通用故称鲁班约于周敬王十三(公元前507)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公元前444)春秋末期战初期身于世代工匠家庭跟随家参加许土木建筑工程劳逐渐掌握产劳技能积累丰富实践经验鲁班我古代位色发明家两千名字关故事直广民群众流传我土木工匠都尊称祖师
提起鲁班,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其古代著名工匠和发明家的身份,那么历史上的鲁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其人其事是否真如传说一般?
鲁班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
据考证,他大约出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主要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
他本人姬姓,公输氏,名班,“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也被人称作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因为其为鲁国人,惯称“鲁班” 。
鲁班被世人尊称为所有土木工匠的“祖师爷”,凭借能工巧思创造了许许多多沿用至今的实用工具,比如锯子、刨子、墨斗等。
大家可能都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个小故事,据说鲁班是在进入山林砍柴的过程中不小心被锯齿状的树叶划破手指,受此启发发明了锯子,从而大大提高了工效。
鲁班之所以在发明方面非常突出,既有家庭的影响,同时也离不开其对日常生活的体察。
他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与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
当时正值春秋战国之交,战争频发和社会动荡致使工匠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鲁班也得以在此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也从侧面证明了民间对于鲁班高超技术能力的广泛认可。
乱世出奇才,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各路名家辈出的时代。
鲁班和墨子同为工匠出身,也免不了出现“同场竞技”的时刻。
第一轮,研制“飞机”。
墨子曾潜心于研制“飞机”的实验,用了三年时间,造成了一个“木鸢”,在天上飞一天才落下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
而鲁班更胜一筹,用竹木造了一个“鹊”,在天上飞了三天都没落下来(《墨子·鲁问》),但是反被墨子说其制作的飞机“不利于人”,堪称“拙劣”。
第二轮,研制武器。
鲁班为楚国设计了船战用的武器“钩”、“镶”等设备。
敌船后退可以用“钩”钩住它,敌船进攻可以用镶推拒它。
楚国人凭此优势,屡克越国。
鲁班再次向墨子夸赞他的巧艺,墨子依然“嘴遁”技能满分说鲁班制作的武器令人互相残害、陷入不义的境地。
第三轮,比拼攻守。
“墨守成规”这个成语指的是墨子非常善于守城之道,不肯服输的鲁班为楚王打造了“云梯”等一系列攻城的器械,说服楚王进攻宋国。
果然,墨子亲自出使楚国游说楚王放弃攻宋。
随后,鲁班在与墨子的攻城模拟战中,使尽了自己攻城的器械和方法都无济于事。
但墨子防守的工具和战术还有绰绰有余,并言明自己的弟子已经受命去宋国守城。
楚王见取胜无望,终于放弃了对宋国的进攻。
虽说这些故事多少有些拉踩之意,凸显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但是身处乱世、各为其主,显然墨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逐鹿争霸的时代背景下并无立锥之地,反而是鲁班的攻城机械更具“实用价值”。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鲁班的纪念仍在延续。
建筑行业最高行业“鲁班奖”、滕州市鲁班纪念馆以及《王者荣耀》里“鲁班七号”的游戏角色,都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对这位“天下第一”能工巧匠,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智慧的无限钦佩和认同,也许这就是中国人对于古人特有的浪漫和怀念吧!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