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橘和粑粑柑是两种不同的柑橘品种,它们在口感、上市时间、外形以及价格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从口感上来说,耙耙柑的甜度更佳,果肉软糯多汁,入口化渣,几乎纯甜,而且几乎无籽。
相比之下,丑橘则偏酸,口感略脆,且含有核。
小时候每年到冬天最期盼的就是吃橘子,因为那个时候只有冬天的时候有橘子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橘子可以吃上大半年,像砂糖橘吗,叶橘这样传统的品种,一般都是在秋冬季节吃的。
而这几年市面上又多了很多新的品种,比如丑橘,沃柑,耙耙柑,茂谷柑等等,这些品种一般都是春天成熟,而且皮薄汁多,香甜好吃,深受人们欢迎。
不过人们在品尝柑橘的同时,心里也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丑橘和耙耙柑是同一种品种的不同叫法吗?它们是转基因水果吗?为什么以前没见过,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丑橘和耙耙柑的区别和由来。
丑橘是在1972年由日本农水省园艺试验场久留米分场口之津试验站诞生,研究人员把清见桔橙和中野三号椪柑进行杂交,从而得到了丑橘。
丑橘最早诞生的时候并不叫丑橘,而是“不知火”,从字面上看就是吃了不上火的橘子,这也是丑橘的一大功效。
2000年四川省引入“不知火”并成功种植,浦江县为不知火注册的商标就叫“丑橘”,这就是丑橘的由来。
耙耙柑是1979年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
耙耙柑的学名叫“春见”,因为它正是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上市,名字也如同它的本身一样美好。
之所以叫做耙耙柑,是因为“耙”是非常柔软的意思,而耙耙柑就是又甜又软的柑橘,耙耙柑果然如其名,果肉入口柔软多汁,甜嫩爽口。
以上从丑橘和耙耙柑的由来,就能很好地解释人们的疑问,丑橘和耙耙柑并不是转基因水果。
它们其实是由现有的品种杂交而成,而杂交是农业生产最常见的方式,比较传统和保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相对放心。
所以不用担心这两种水果是转基因食品,可以安心购买。
从丑橘和耙耙柑的来源,可以看到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柑橘,并不是同一种柑橘的不同叫法,所以在选购这两种水果的时候,要仔细看一下,下面来总结一些两种柑橘的区别。
1、来源不同
丑橘是1972年,在日本由清见桔橙和中野三号椪柑进行杂交而成。
在丑橘诞生7年之后,也就是1979年,由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育成了耙耙柑,所以它们是不同的柑橘杂交的品种。
2、名字不同
在购买的时候,可以从名字上区分,丑橘又叫“不知火”。
而耙耙柑又叫“春见”。
超市里一般会详细标出柑橘的名称,如果在水果店买,可以向老板咨询名称。
3、外观不同
丑橘的外观如其名看上去比较“丑”,它并不是一个圆润的球形,靠近叶柄的位置是凸起的,看上去像一颗手榴弹,而且果皮的表面很粗糙,摸起来很不光滑。
耙耙柑比丑橘看起来要圆润,丑橘是高而偏长的球,而耙耙柑是扁扁的球,看起来并不丑,而且表面很光滑细腻,没有丑橘那么粗糙,表面也很有光泽。
4、手感不同
丑橘摸上去比较硬,而且轻轻捏一下很紧实,果皮厚而且粗糙。
耙耙柑摸上去软软的,果肉并没有把果皮撑得很紧实,反而有一些空隙,显得果皮有点松垮。
5、口感不同
丑橘的果肉口感是偏脆的,吃起来比较有嚼劲,而耙耙柑的口感很软,而且水分要比丑橘大,咬一口满满的汁水,而且甜度更高。
6、时间不同
耙耙柑一般是在冬天就开始上市了,一般12月份左右,超市就能买到,到春季的时候就是末期了。
丑橘是每年的春天2~3月份上市,时间要比耙耙柑晚一些。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