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FW-190战斗机简介(二战德国 Fw-190 战斗机:二战时期德国生产的最优秀的战斗机 )

2025-03-19 18:42:44|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FW-190战斗机简介

FW190是一款独特的全金属构造的悬臂上反下单翼白昼用战斗机,在德国战斗机中独树一帜。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一台14缸的星形空冷活塞发动机,这使得FW190的机头显得较为粗壮。

与之相对的,其机尾设计非常尖细,为FW190的外观增添了独特的风格。

机身背部的拱起部分设计了一个透明的滑动开启的座舱盖,既保证了飞行员的视野,也体现了FW190的人性化设计。

机身背脊向后向下倾斜,使得飞行员在飞行时的向下向后视界更加良好,这对于战斗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FW190的起落架设计也非常独特,采用的是电动收放的后三点式起落架,稳定性极强。

主轮柱向前向内倾斜,形成了FW190独特的外观特征,同时也提高了飞机的操控性能。

FW190的机身设计充分考虑了战斗需求和飞行性能,无论是从外观还是性能上看,FW190都是德国战斗机中的佼佼者。

FW190战斗机的机头设计虽然显得粗壮,但这正是为了容纳那台强大的14缸星形空冷活塞发动机。

而机尾的尖细设计,不仅增强了飞机的飞行性能,也使得FW190在视觉上显得更加灵动。

机身背部透明的座舱盖,不仅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视野,也为FW190增添了一份科技感。

倾斜的主轮柱设计,不仅保证了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也使得FW190在飞行中的表现更为出色。

FW190战斗机的起落架设计也是其特点之一。

电动收放的后三点式起落架,使飞机在着陆时更加稳定。

主轮柱的倾斜设计,不仅在视觉上形成了独特的外观,也提高了飞机的操控性能。

这些设计都体现了FW190在设计上的创新与实用性。

总的来说,FW190战斗机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出色的性能,成为了德国战斗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机头到机尾,从机身到起落架,每一处设计都展现了FW190的精湛工艺和创新精神。

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FW190都充分体现了德国战斗机的卓越品质。

扩展资料

作为BF109的后继机种,德国的福克_乌尔夫飞机厂(FockeWulfFlugzeugbauGmbH)于30年代未研计成功新一代单座单发活塞战斗机FW190,该机最终成为大战中、后期性能超群的主战机种。

FW-190战斗机简介(二战德国 Fw-190 战斗机:二战时期德国生产的最优秀的战斗机 )-第1张图片-拓城游

二战德国 Fw-190 战斗机:二战时期德国生产的最优秀的战斗机

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斗机,性能出色,优秀的高速机动能力使得其在于喷火式战斗机Ⅸ型的战斗中不落下风,甚至与后来的喷火式战斗机XVI型也不相上下,良好的视野使其经常能利用破S机动到敌人的视野盲区然后拉杆给予敌人致命的攻击。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德国空军仅有主力战斗机 Bf - 109,虽已发展出多个改型系列,但未来战争形势难以预测。

仅依靠 Bf - 109 将不能保证德国空军在可预见的将来具有领先优势。

例如,在作战任务的多样性方面,单一机型可能无法满足不同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

其次,当时德国航空部决策层获得的情报表明,其它空军强国至少有两种现代战斗机即将投产服役。

这给德国空军带来了巨大压力,促使他们加快新型战斗机的研发。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空军部技术部门于 1937 年冬提出了新型战斗机的技术规范,为 Fw - 190 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38年春,这些技术规范发往各主要生产厂家,其中就包括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厂。

在主任设计师库尔克‧谭克(Kurt Tank)教授领导下和工程师Rudolf Blaser的领导之下,一种采用星形气冷式发动机驱动、结构紧凑的绰号“百舌鸟”的战斗机方案诞生了。

星形发动机的主要缺点是会带来很大的空气阻力,并且影响起降时的视界。

但在其他国家的类似战斗机中,其优点成功抵消了这些缺点。

但事实证明,这些缺点可以被其它大量的优点所抵消。

这在其它国家的类似战斗机中就有成功的例子,其不利影响则可以通过巧妙地选择在机身上的安装方案而减至最小。

德国航空部决策层当时都是直列式水冷发动机的拥护者,对这种新战斗机方案并不认可,因此Fw-190战斗机项目险些被束之高阁。

一方面,He - 100 和 He - 112 两种设计期望甚高却不能令人满意,初期试用之后二者均被停产。

另一方面,生产直列液冷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容克斯和戴姆勒 - 奔驰在短期内无法提供飞机生产所需的足够数量的液冷发动机。

结果,包括梅塞斯米特公司在内的全部其它发动机都被取消。

亨克尔公司不得不大量缩减并最终停止了采用 DB - 601 发动机的 He - 111P 轰炸机的生产,转而集中生产由容克斯的 Jumo - 211 发动机驱动的 He - 111H。

这样,某种程度上受当时需求影响,Fw - 190 战斗机项目终于被接受。

1938年秋,Fw-190原型机进入生产阶段,新战机是一架悬臂式下单翼、全金属半硬壳结构飞机,具有全可收放式起落架。

此前,专门为该机研制的一种新型18缸双行星形气冷发动机BMW 139型已经完成设计。

1939年春末,Fw-190原型机Fw-190V1出厂,获得了D-OPZE的注册号,在初步的地面试验之后,该机由福克·沃尔夫公司的首席试飞员Hans Sander驾驶。

1939年6月1日,Fw-190V1首次试飞,试飞证明了飞机具有良好的操纵品质(例如精确的控制响应),但副翼响应还有待改进。

发动机罩的冷却效果不如预计的好,发动机仍然有过热的倾向。

这个问题相当严重,在低功率状态时座舱温度竟上升到55℃。

此外,座舱气密性也不太好,排出的废气时有进入。

1941年6月,第一架Fw-190A-1在福克-沃尔夫的Marienburg工厂离开生产线。

整个8月,月产量提高到30架。

期间,Arado的Warneminde工厂根据许可证也开始生产该型机。

10月,AGO的Oschersleben工厂也加入进来。

于是,在9月底共有82架飞机交付德国空军,而到了10月底就完成了订购底全部102架。

Fw - 190 战斗机独特的外观设计使其在众多战机中独树一帜。

其粗壮的机头是由于选用了一台 14 缸的星形气冷活塞发动机,这种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气动力学性能,增加了飞行阻力,但也为飞机带来了其他诸多优势。

星形发动机的功率较大,为飞机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

同时,粗壮的机头也为安装更多的武器和设备提供了空间。

而尖细的机尾则有助于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

这种独特的外观设计在战场上也具有一定的识别度,让敌人能够轻易地辨认出 Fw - 190 的身影。

座舱盖采用透明的滑动开启设计,后方机身背脊向下倾斜,这种设计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视野。

向下向后的视界良好,使得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观察周围的情况,提高了作战的安全性和效率。

与其他战斗机相比,Fw - 190 的视野设计更加人性化,为飞行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观察范围,有助于他们在战斗中更好地掌握战场态势。

Fw - 190 拥有强大的火力系统,在前机身上方安装 2 挺 7.92 毫米或 13 毫米机枪,在机翼内安装 4 门 20 毫米机炮。

此外,还可在翼下或机身下悬挂各种炸弹或 300 公升副油箱。

据资料记载,MG151 机炮的一发子弹就可以击毁一架美军的 B - 17 轰炸机,而 MK103 机炮使用穿甲弹时,可以轻松地击穿坦克的顶部装甲。

这种强大的火力配置使得 Fw - 190 在空战和对地攻击中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在东线战场上,Fw - 190 飞行员们经常利用机炮击穿 T - 34 系列或者 BT 系列坦克的顶部装甲,或者使用 500 公斤级航弹和 150 毫米火箭弹杀伤苏军有生力量。

Fw - 190 配备的 BMW801 发动机性能卓越。

BMW801 型 D - 2 引擎可以为飞机提供高达 1550 马力的强劲动力,使得 Fw - 190 能够以 760km/h 的速度进行空中战斗。

同时,该发动机的可靠性也非常高,为飞机的作战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战争期间,Fw - 190 经常执行高强度的作战任务,BMW801 发动机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稳定运行,为飞行员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

此外,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工程师们还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

如采用 C3 喷射加力方式,在 1km 高度以下激发出 BMW801D 的无限性能,使发动机的增压压力控制器可以将进气压从 1.42ata 提升到 1.65ata,为飞机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在二战期间,Fw - 190 与喷火式战斗机多次交锋,无论是喷火式战斗机 Ⅸ 型还是后来的喷火式战斗机 XVI 型,Fw - 190 都不落下风。

其优秀的高速机动能力使得 Fw - 190 在空战中能够快速调整姿态,抢占有利位置。

在速度方面,Fw - 190 能够以 760km/h 的速度进行空中战斗,而喷火式战机在速度上稍逊一筹。

这使得 Fw - 190 在追击和逃脱时都具有更大的优势。

良好的视野使其经常能利用破 S 机动到敌人的视野盲区然后拉杆给予敌人致命的攻击。

在实战中,Fw - 190 的飞行员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多次成功击败敌机。

良好的视野为飞行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观察范围,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敌人的位置和动向。

而破 S 机动则是一种高难度的飞行技巧,需要飞行员具备高超的飞行技术和丰富的作战经验。

Fw - 190 的飞行员们经过严格的训练,能够熟练地运用破 S 机动,在空战中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Fw - 190 的战斗轰炸机型表现出色,可挂载炸弹,对地面目标实施有效打击。

Fw - 190F 系列战斗轰炸机版以 Fw - 190A 系列为基础开发,具备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

它可以挂载一枚 250kg 炸弹,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在二战期间,Fw - 190F 系列战斗轰炸机多次参与对地攻击任务,为德军的地面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Fw - 190G 系列远程攻击机版以 Fw - 190A 系列开发,拓展了作战范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Fw - 190G 系列远程攻击机版具备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弹量,可以执行远程攻击任务。

在二战后期,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德军需要对盟军的后方目标进行打击,Fw - 190G 系列远程攻击机版应运而生。

它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和武器,执行远程奔袭任务。

1943 年 8 月 17 日下午,美军 229 架 B - 17 型轰炸机执行轰炸德国秀瓦因夫露特轴承工厂任务时,刚与护航 P - 47 战斗机分手,即遭 200 架 Fw - 190 和 100 余架 BF109 的迎头拦截。

Fw - 190 首次发射 WGR21 大型空对空火箭弹,瞬间数十架 B - 17 坠落,此战过后,盟军轰炸机的战损率高达 20%,迫使盟国对德空袭暂停一个月。

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仅损失 74 架 Fw - 190,就击落了苏军 1250 架战斗机。

Fw - 190 的强大火力和出色性能,使其成为盟军轰炸机的噩梦,高损失率迫使盟军不得不调整空袭计划,加强护航力量和改进战术。

诺沃特尼曾被誉为是最优秀的 Fw - 190 战斗机飞行员,加兰德评价他 “技战术能力方面与马尔塞尤颇为相似,但诺沃特尼更成熟、严肃和有教养”。

诺沃特尼换装 Fw - 190 后取得的首次胜利发生在 1943 年 3 月 2 日,1 架伊 - 16 成为他的第 63 个牺牲品。

1943 年是诺沃特尼疯狂取胜的一年,年底时他的总战绩已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255 胜。

此外,还有许多王牌飞行员如格奥尔格 - 皮特・埃德尔少校、安东・哈克尔少校、康拉德・鲍尔军士长等,他们驾驶 Fw - 190 在空战中取得了众多战绩。

格奥尔格 - 皮特・埃德尔少校在 500 多次任务中击落 78 架敌机,68 架在西线取得,包括 36 架重轰炸机和多架 P - 51&P - 47,是头号轰炸机杀手。

安东・哈克尔少校从挪威战役开始,一共击落惊人的 192 架飞机,其中包括 34 架重型轰炸机。

康拉德・鲍尔在东线击落 18 架后被调回本土执行防空作战,获得 39 架战绩,包含 32 架轰炸机。

在 “底板行动” 中,Fw - 190 采用了打了就跑的战术,对盟军机场进行突袭。

1945 年 1 月 1 日天刚刚亮,德国空军各个单位飞机起飞直奔目标,其中很多飞机都由少量 Ju88 夜间战斗机带路。

当天最成功的攻击行动是 JG3 联队执行的,Ⅳ./JG 3 大队代理指挥官齐格菲尔德・穆勒少尉带领部队直取荷兰埃因霍温机场,此地驻扎着八个皇家空军 “台风” 战斗机中队和三个 “喷火” 战斗机中队。

Ⅲ./JG3 大队的 Bf109 战斗机在英国空军一个 “台风” 飞机中队正要起飞时实施了攻击,紧随其后的是赶到的 Ⅳ./JG 3 大队的 Fw 190A - 8/R2,这些突袭者用 30 毫米机炮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一一打爆。

另一个成功的行动是 JG 26 联队和 Ⅲ./JG 54 大队的 Fw 190D - 9 飞机对比利时布鲁塞尔赫林贝亨和布鲁塞尔埃韦勒机场的攻击。

德国飞机在遭遇英国一个中队 “喷火” 战斗机的拦截后,开始攻击皇家空军地面高炮。

在 “底板行动” 中,Fw - 190 部队虽有损失,但战果显著。

埃因霍温机场的英国战斗机损失惨重,损失飞机包括 16 架 “台风”、15 架 “喷火” 和 2 架 “野马” 战斗机,另有 50 多架飞机不同程度受损。

与之对比,Ⅳ./JG 3 大队在行动中仅损失 5 架 Fw 190 飞机。

在对比利时布鲁塞尔赫林贝亨机场的攻击中,德国飞机也有损失,2./JG 26 中队指挥官昆茨中尉在豪达上空被击落,Ⅲ./JG 54 大队在该空域也被己方高炮击落几架飞机。

但尼贝尔少尉成功迫降让盟军得到 1 架完整的 Fw 190D - 9 飞机。

总体来说,“底板行动” 中 Fw - 190 部队给盟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展示了其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