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正文

一问三不知最早是指哪三不知(“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有何历史典故? )

2025-03-07 23:59:10网友

一问三不知最早是指哪三不知

1.成语“一问三不知”起源于《左传》,最初“三不知”指的是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概不了解。

2.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现在的含义通常是指对某件事情完全陌生,或者故意装作对此事一无所知。

3.在《左传》的原文中,提到一个君子在讨论事情时,应当对事情的始末全方位了解后才发表意见。

若是对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均不了解,即所谓“三不知”,则难以提出有见地的意见。

4.因此,“一问三不知”这个成语,既描绘了一种对事情不关心的态度,也反映了在事情上持漠视立场,不愿深入探究的心态。

一问三不知最早是指哪三不知(“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有何历史典故? )-第1张图片-拓城游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有何历史典故?

演变到现在,一问三不知的“三不知”意思就是对于一件事问什么都不知道,完全不了解。

“三”也有多的意思。

一问三不知就是问多少问题都不知道,就叫“三不知”。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于《左传》,生在春秋末期的晋国。

晋国想攻打郑国,郑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的相国田成子组织出兵救援郑国。

晋国的统帅荀瑶发现齐国田成子冒雨前进,马都不肯走的时候就拉它、鞭打它。

于是荀瑶就收兵了。

荀瑶说,“我卜伐郑,不卜敌齐。

”我占卜问的是和郑国打仗,可没问过和齐国打仗会怎么样。

也就是说荀瑶对于和齐国打仗是没把握的,觉得天意可能会护佑齐国。

于是荀瑶让人去问田成子:你是从陈国分支出来的,陈国是你的宗国,陈国被灭是郑国的罪过,你不体恤陈国吗?荀瑶的意思是希望田成子不要救郑国。

田成子确实是陈国宗室后裔,先祖田完本是陈厉公的儿子,后来因为避祸而逃至齐国。

陈国最后是被楚国所灭。

田成子这时听了荀瑶的话非常生气,质问荀瑶说:经常欺凌别人的人不能长久,你难道会长久吗?

晋国中行文子这时流亡到齐国。

中行氏本来是晋国的卿,地位很高,但是在卿族斗争中中行文子被赵氏所伐而出晋奔朝歌,后来又逃到邯郸,再逃到鲜虞,然后逃到柏人,最后逃到了齐国。

中行氏在晋国的封地也早已被瓜分。

这时中行文子对田成子说:晋国将以千乘攻伐齐军的营门。

田成子却说:我们国君命令我不要追赶零散兵士,不要害怕敌人众多。

就算是真有一千辆兵车,我也不敢回避。

我也会把你的话汇报给我们国君。

这时中行文子感叹说,我算是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流亡了。

“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君子在谋划一件事的时候对于开始、中间和结局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周详再报告。

而我现在对于三个环节都不知道就报告了,确实很难做到圆满。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 

精选手游 MORE +

相关资讯MORE +

好游安利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