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是 东道主中的东道解释(“东道主”一词是怎么来的?为何请客叫“作东”?)

2025-03-17 13:58:10|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是 东道主中的东道解释

1、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方向。

2、东道主本指东道的主人,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故自称东道主,东道指的是方向。

后来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3、春秋时期,晋国联合秦国共同进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于是郑国国君派烛之武前去游说秦国国君,通过拉拢秦国来保全自身,烛之武不负使命,用利害关系成功说服秦国国君放弃攻打郑国的计划,还说郑国甘愿成为您(秦国)东道上(郑国在秦国之东)的主人,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东道主”。

所以,后来多以“东道”或者“东道主”来指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

至今,在宁化客家祖地等地还在沿用“东道”一词来简说请客办宴席。

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是 东道主中的东道解释(“东道主”一词是怎么来的?为何请客叫“作东”?)-第1张图片-拓城游

“东道主”一词是怎么来的?为何请客叫“作东”?

视频介绍

“东道主”这个词语,早在两千年前已经使用。

在先秦著作《左传·鲁僖公三十年》中,就记载一个相关的故事。

话说在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请老臣烛之武出马解救郑国。

烛之武私下会见秦穆公,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矛盾,游说秦穆公:“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必然会灭亡了。

若是郑国灭亡了,对贵国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请您攻打好了。

但是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的土地,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

您何必灭掉郑国而让晋国得到实惠呢?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削弱一分啊!”

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如果您能把郑国留下,让它作为你们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你的使者来往经过郑国,郑国可以给他们供应财物,这对你有什么不好? ”

东道主中的东道指的是 东道主中的东道解释(“东道主”一词是怎么来的?为何请客叫“作东”?)-第2张图片-拓城游

于是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不但跟郑国签订了和约,还派了部分秦军留守郑国。

晋国无奈也只得退兵了。

郑国的一场危机得到了化解。

因为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会对秦国自称“东道主”,即是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后人就以“东道主”,来指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唐代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载载:“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后来人们渐渐的把“作东道”作为请客的代称,也有简省一个字称为“作东”。

所以,请客也就被称为“作东”。

《红楼梦》第卅十七回就有这样的用法:“李纨等因说道:且别给他看,先说给他韵脚﹔他后来的,先罚他和了诗。

要好,就请人入社﹔要不好,还要罚他一个东道儿再说。

“作东”我们现在偶尔也用,而“东道主”泛指某项赛事、会议的主办国家、城市或单位等。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