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忍者神龟里的苍蝇人小时候叫什么(看似蜜蜂实为苍蝇,说说历史上那些“苍蝇人”)

2025-03-22 08:34:20|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忍者神龟里的苍蝇人小时候叫什么

米基。

根据《忍者神龟》官网显示,在《忍者神龟》中,苍蝇人小时候被称为米基。

米基是忍者神龟们的好朋友,他是一个技术高超的机器人工程师。

在故事中,他为忍者神龟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是他们团队中的重要一员。

尽管他的外貌是一只苍蝇,但他的善良和聪明才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喜爱。

忍者神龟里的苍蝇人小时候叫什么(看似蜜蜂实为苍蝇,说说历史上那些“苍蝇人”)-第1张图片-拓城游

看似蜜蜂实为苍蝇,说说历史上那些“苍蝇人”

视频介绍

“苍蝇人”什么模样?用一句话简单描述,就是其品行被人看成“蜜蜂”,实际上乃“苍蝇”。

就像昆虫中的大头金蝇,不论外观形态和个头大小,都与蜜蜂十分相似,以致人们看走眼,误认作了蜜蜂。

说“苍蝇人”,首先想到的一个人物就是三国时的华歆。

这个印象,倒不是因为受《世说新语》中那则管宁与他“割席”断谊的框定。

读《世说新语》有关华歆的几段,得出的印象只是他仅略次于管宁而已,比别人(如王朗)可是强多了。

我把华歆视为“苍蝇人”,主要是看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后。

《三国志·华歆传》说华歆,平时“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当豫章太守时,“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当曹魏司徒时,素日以清贫自守,把封禄赏赐救济亲戚故旧,家里没有一担米的储藏,云云。

仅以陈寿上述之视,华歆妥妥的“蜜蜂”一枚,可千古流芳。

可是看《三国演义》中的华歆,却让人牙根发痒,其“苍蝇”的嘴脸暴露无遗。

这里姑且不说他先投孙吴后又投曹操的“奶孩”状,只说他当曹操鹰犬杀伏皇后那一节:汉献帝眼见曹操就要篡位,同伏后一起大哭。

伏后给父亲伏完写信求教,伏完密谋联合孙、刘灭曹。

曹操早在汉献帝身边布满了特务,事情当然很快就暴露了。

伏后躲在夹壁中逃命。

已担任尚书令的华歆奉命前往收拾,搜索不见,“料在壁中,便喝甲士破壁搜寻。

歆亲自动手揪后发髻拖出。

”伏后求饶,华歆哪里肯放过?伏后披发跣足,被推拥到曹操面前,由曹操让人乱棒打死,伏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和伏完一家全被杀掉。

清代武樗瘿说曹操逼宫有个评语:“曹操逼宫之罪,歆实成之。

操罪可从未减,歆当为此案之首犯。

世有身负虚名,不克自保其晚节者,皆歆类耳。

”把刽子手说成首犯,固然有失偏颇,但华歆那种狼狗凶相,却再也掩饰不住。

这也说明管宁当初从一个细节看透他之识人深刻。

忍者神龟里的苍蝇人小时候叫什么(看似蜜蜂实为苍蝇,说说历史上那些“苍蝇人”)-第2张图片-拓城游

忍者神龟里的苍蝇人小时候叫什么(看似蜜蜂实为苍蝇,说说历史上那些“苍蝇人”)-第3张图片-拓城游

说“苍蝇人”,不能不说南北朝时南梁的袁昂。

永元二年(500年),行荆州府事萧颖胄、雍州刺史萧衍等奉南康王萧宝融起兵,反对东昏侯萧宝卷的统治。

西台军(指南康王麾下的萧颖胄、萧衍等西军)兵锋直指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沿途各地州牧、郡守尽皆望风降服,唯独吴郡袁昂与豫州马仙琕等少数人固守抗拒。

这袁昂可是南齐标志性人物,他出身南朝名门世族“陈郡袁氏”。

祖父袁洵,在刘宋时仕至征虏将军、吴郡太守;父亲袁顗,官至冠军将军、雍州刺史。

南齐建元二年(480年),袁昂出仕为官,起家即任行(代理)参军,后改任主簿、太子舍人等职。

其后,永明十一年(493年)入朝,被授为皇太孙萧昭业的中庶子,一路通达,这时正在建武将军、吴兴郡太守任上。

正因为此,萧衍亲自写信劝谕,以“大军一临,诛及三族”相威胁,袁昂回信抗辞。

中兴元年(501年)十二月,建康被西军攻克,东昏侯政权覆灭。

此时,袁昂眼见大势已去,只得“束身诣阙”,向萧衍谢罪。

归顺萧衍后,先被起用为后军将军、临川王萧宏的参军事,随后步步高升,长时间位居侍中、尚书仆射、尚书令等高官显职,到中大通五年(533年)九月,他73岁时被加授为特进、左光禄大夫,任司空。

80岁临终前,他上疏推辞死后的赠官和谥号,又告诫几个儿子不得请求为自己撰写行状或墓志铭(前后两截,自知吃相难看)。

尽管其子在他死后多次上表陈述其遗愿,但萧衍坚持不允,仍册赠袁昂谥号为“穆正”。

“穆正”者,表扬、表彰其乃“正”人也。

就袁昂拒降那一页,《魏书》《梁书》《南史》《南朝秘史》均作“蜜蜂”赞,元颢说他“为吴郡不降,称其忠节”,姚思廉说他“无亏忠节,斯亦存夷、叔之风矣”,杜纲说他“死守勿贰,真所难得,宜雍州之敬而礼之也”,李延寿说他“拒梁武之命,义烈存焉”。

而对其最终投降鲜见发声,状若“为贤者讳”。

倒是《南史·袁昂传》中有个情节,让其露出了真面目:投降7年后,他授吏部尚书,梁武帝萧衍对他说:“齐明帝用你做黑头尚书,朕用你做白头尚书,相比之下,朕心中实在有愧。

”袁昂有一个有点肉麻的回答:“臣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

四十岁以前,命是臣自己的;四十岁过后的七年,是陛下赐给臣的。

七岁做尚书,这不算是晚达(晚显达之意)。

”倘若说他先前拒降,颇有些“正”气的话,这里用“七岁尚书”向新主子表达忠诚和感恩,却是“正”人心思不到也说不出口的。

于是便成了后世笑料,堂而皇之地上了明代的《古今笑史·容悦部第十七》。

冯梦龙在记下这个笑话后如是讥讽:“前后若两截人,此语是他的供状。

”意思是,袁昂起先的“不屈”“拒降”,不过是故作姿态,实为抬高身价的一个把戏而已。

此言是否确切撇开不谈,但一个“苍蝇”模样却被描了出来。

这正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王安石在《知人》中有云:“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

”越是贪婪的人越伪装清廉,越是荒淫的人越伪装纯洁,越是奸诈的人越伪装正直。

这话可作为辨认“苍蝇人”的一面历史之镜。

这面镜子昭示:看人不能浮于表面,也不能只看哪一本书或哪一个人的结论,而要精于分辨,从正反两面全面地看,从本质上看,从最终结果看,不能被其表面所迷惑,尤其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故作姿态表演所蒙蔽。

“王莽谦恭未篡时”。

“苍蝇”铁定成不了“蜜蜂”,即使装扮得再高明,最终也逃脱不过历史的如椽巨笔。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