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暖暖游戏里的体力非常重要,体力不足会导致搭配师们出现卡关的情况。
今天小编就带来了平民玩家体力的获取攻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养成速度。
一、体力获取:
每日:288+90(方舟补给)+30(好友)+25(联盟礼包)+(周末每天多30)=463
二、体力消耗:
1.挑战关每天需100(如果额外买次数+50)
2.钟表铺平均一天3次关卡(4*6~10*6跟着主线走的)24~60
3.不落的帷幕15+印象航旅15=30
4.忆海巅峰20*2/7=6
前期:结余207~257(无联盟礼包),我们可以把这些体力用来刷情报和部件材料。
心灵迷宫前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第一关至少30级,第二关要38级,第三关43级才能通)
后期:45级上线幻境玩法,会消耗25点体力,心灵迷宫用掉100,只能剩下83~133体力。
总之小编建议把前期的剩余体力都用来刷材料,每天的搭配学院和情报屋都是额外体力的支出项,都对搭配之力的加成有帮助。
上文就是闪耀暖暖日常体力攻略,想获知更多游戏玩法技巧,欢迎持续关注深空手游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更新实用攻略。
但是,作为技术宅,天生就喜欢琢磨这些机械的东西。
尤其是经常泡论坛,经常一起骑车,耳濡目染,知道了FOX前叉,XT套件,以及什么一体中轴、车架刚性、上管尺寸、特氟龙刹车线……简直是心痒难耐,无奈工资低,又要烧单反,又要烧耳机,又要烧自行车,只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玩点儿低烧。
觉得哪边不满意了,就研究怎么换掉,有什么物美价廉的好选择,二手市场也是我最经常逛的板块。
这就是第二个版本:
硬叉可以避免踩踏时的动力损失,从而大大改善传动效率。
PS:骑自行车时,动力实际上是从脚的向下的力转换为轮子的向前的力,这意味着,如果向下的力遇到弹性,就会损失掉一部分。
想象一下你脚踩在松软的沙地上跑百米,肯定比在水泥地上跑百米要慢吧?所以,脚用力踩脚踏时,整车的形变应该越小越好。
前叉是最容易解决的,中高端前叉都可以手动锁定,其他的包括车架变形、牙盘曲柄变形等,都有所影响,变形越小越好,这就是所谓车架刚性以及牙盘硬度的意义。
把横把立都换了,把横是白色31.8铝合金直把,把立换成7cm长度的山寨Bontrager短把立,因为车架略偏大,靠把立来调节。
此外,我觉得直把有比较多空间可以用来安装手电筒、码表、手机架等配件。
把套换成了所谓“人间肉球”,带橡胶副把,有利于爬坡控制和长途时放松姿势。
手电筒是CREE P4 7D的暖光,跟白炽灯差不多的光色,眼睛比较舒服。
坐垫换成了ALLAY SPORT气囊坐垫(号称会阴零压迫)。
这个坐垫实际上就是中间低,靠后面两边来支撑,面积小,想象一下屁股坐在两个网球上的感受吧,坐久了两块坐骨难受。
坐垫下面有两个橡胶球,里面是弹簧,在颠簸路面,弹簧减震会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
现售版本的SPORT已经取消减震硅胶球。
此外,这个坐垫也太重了点,我记得有六百多克。
牙盘换成了一个小品牌,主要是为了体验一下曲柄长度165mm。
PS:很多人都不知道牙盘曲柄有长度规格,最常见的是170和175mm两种。
曲柄长度影响腿的活动幅度,包括大腿上下幅度、膝关节弯曲幅度。
曲柄长度长个半厘米,也许膝关节就要多弯曲一两度。
正常骑行很难感觉差异,但是在高踏频时,这个感受在对比之下就比较明显,短曲柄更容易上到高踏频,更不容易累。
但是短曲柄也意味着力矩相对小,不好发力,有得有失。
飞轮也换成了SRAM PG830 11-28T,因为我觉得,主要在平路上跑,偶尔爬爬山,不需要太大的齿。
而且小盘带28T已经慢得像蜗牛了,如果我小盘带28T都爬不上去的坡,那用小盘带32T也是一样上不去。
11-28T可以比11-32T轻个100g。
这个状态下,车重应该是在11公斤左右,时间过太久了,已经忘了。
以前在chinabike上发过不少帖子,本来还想翻一翻,可能有记录,可惜论坛数据丢失,老帖子都没了。
我骑着这辆车,一般是独自骑车,偶尔参加车友夜骑。
后来某一次,参加了任我行俱乐部组织的骑行漳州龙海火山口的活动,一早从厦门码头坐渡轮前往龙海,然后一路骑车到龙海火山口地质公园,然后再绕另一条路返回龙海码头,乘坐渡轮返回厦门。
骑行的里程120km以上,深更半夜十二点才到家。
这一次活动,由于有些路段正在修路,还有一些路段是乡间土路,硬叉的弊病就暴露出来,手震得麻了,而且颠簸路段ALLAY坐垫下的弹簧一直咯吱咯吱响,烦死了。
所以又心痒痒,想升级一下前叉和坐垫。
牙盘也一直中毒一体中轴,所以也升级了。
为了追求古典美感,一直想把轮组换成银色圈、银色辐条,同时减轻重量,又碰巧在论坛上看到一对二手的轮组,价格便宜,又刚好是我喜欢的配件组合,所以就买下了。
这次的升级比较大:
前叉从MOSSO铝合金硬叉升级为号称神叉的SUNTOUR EPICON肩控气压前叉。
EPICON在chinabike上评价挺高,因为便宜,千元以内的气叉,而且性能质量都不错。
气叉比起油簧叉,提供了更多的可玩性,也减轻了不少重量。
PS:山地车避震前叉主要有油簧和气压两种结构。
还有一种减震胶结构很少见。
油簧结构是用弹簧提供弹力,液压油提供阻尼;气压结构则是通过高压气体提供弹力和阻尼。
油簧结构好处就是耐操,对细微振动(如砂石路面)比较敏感,但是重量较重,而且弹力不可调,这意味着,如果弹簧选的软,固然很润很柔,但是胖子一骑上去就压到底了;而弹簧如果用硬的,胖子骑刚刚好,体重轻的车手又压不下去,太硬。
气压结构的好处就是重量比油簧结构轻不少(500克左右),而且弹力可调,不管是胖子还是小女孩都可以通过打气来调到合适的弹力;缺点就是比较需要保养和维护,对细微震动不敏感。
轮组是SHIMANO XT V刹花鼓+SPAN变径辐条+MAVIC 221银色轮圈。
这个喜马诺花鼓是比较早期的型号,快拆比较厚实,充满古典的美感。
声音也不大,比较安静。
轮胎从正新1.5光头胎换成了MAXXIS 1.25城市半光胎。
光头胎是几乎没有花纹,而半光胎是有一些花纹,适应性更好一点点,此外MAXXIS 1.25半光胎也比正新1.5光头胎又轻了一些,转动惯性更小,起步更轻快。
牙盘换成SHIMANO Deore M532一体中轴牙盘;脚踏从塑料脚踏换成Wellgo M111铝合金脚踏。
一体中轴牙盘比起分体式牙盘(中轴+牙盘)硬度更好,意味着踩踏效率更高。
我是在换其他零件之前就换的M532一体中轴牙盘,从低端方孔中轴+低端牙盘升级到一体中轴牙盘,感觉变化相当明显,就好像从在草地上跑步变成了在水泥地上跑步。
坐杆换成了碳纤维,这个纯粹是装逼,重量也不算轻。
坐垫换成了VIPER硅胶坐垫,比较平,有弹性,骑行感觉不错。
但是用久了也发现了问题,就是太滑了!总感觉坐不住一个位置,老是要不停挪屁股找回最舒服的位置,容易分心。
此外,由于有硅胶,所以也比较重。
车把套也换成了海绵把套。
海绵把套很抓手,又有弹性,又轻,又便宜,我觉得唯一缺点就是容易老化,用两三年就开始开裂了。
骑了一段时间,又心痒痒了,想升级9速变速,于是又收了二手X9后拨、X9指拨,淘宝买了新的9速飞轮和链条,以及AVID FR-5刹把、SHIMANO M431银色V刹,把变速、传动和刹车也升级了。
飞轮:SRAM PG970 11-28T,链条SRAM忘了是PC951还是PC971
后拨:SRAM X-9
刹把:Avid FR-5,又轻又便宜,手感也挺好。
指拨:SRAM X-9指拨
SRAM变速比SHIMANO变速更干脆,由于变速线传动比的差异,SRAM容错更好,长时间使用比较不需要调整。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升级完X9,骑久了感觉其实升级变速没多大意义。
因为8速到9速其实差别并不大,变速更快一点点或者更流畅一点点也差别不大,只要能准确可靠快速地变速就行了。
定妆照:
基本上,到这个状态我就已经很满意了,而由于有了老婆,骑车也变得越来越少,所以也就再懒得去升级了。
但是坐垫一直不满意,因为VIPER硅胶坐垫太滑了,又比较重。
经过反复研究资料和观摩车友们的坐垫,最后我换了这个,意大利Fizik vitesse,又轻又软,满足了。
虽然是号称女式坐垫,咱也厚着脸皮用着,管那么多呢,难道会屌爆?
但是,每个人的屁股不一样,我觉得舒服的坐垫,你们不一定觉得舒服。
网上大力推荐的坐垫,比如什么WTB ROCKET,什么Fizi:k Gobi,你们也可能用着觉得不满意。
坐垫这东西,难免走弯路。
但是你不去试试,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哪一款最适合自己。
至此,我的钢架山地终于结束了折腾之旅,保持这个状态已经好几年了。
如果再让我折腾,我可能会考虑把指拨换成转把,我喜欢那种直观方便、干脆利落的变速方式。
其实我还有另一辆小车:大行KA061,也被我折腾升级了,主要用的收购的二手SP8配件,包括轮组、变速。
想当初,我就是靠这辆小自行车,约MM一起出去骑车,然后……她变成了我老婆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