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0年7月17日,优步与滴滴的区别:
1、滴滴和优步以前都是同一类型的公司,性质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2、但是,优步早以和滴滴合并了,中国现在没有优步司机了。
3、滴滴为了不让优步乘客丢失就保留了优步乘客端,但是都是滴滴司机在接单。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车”更名而来。
2019年8月19日,滴滴出行开始在广州上线“网约车开放平台”,接入了第三方服务商“如祺出行”。
9月,《滴滴网约车安全标准》发布。
2019年11月20日起,滴滴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12月3日,滴滴发布全新拼车产品,并将在26个城市推出拼成打1折活动。
2020年2月27日,为了满足用户复工出行用车需求,小桔车服旗下的小桔租车已陆续在全国几大城市推出了“全国万台车免费用7天”的租车服务。
用户可通过小桔租车App或滴滴App进行免费预订。
视频介绍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
但也有很多人担心,以滴滴和优步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这一合并有可能构成垄断。
而且,合并或意味着出行补贴的减少甚至取消,大家所享受的“福利”可能消失。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巨头的握手和解,各种打车、专车、顺风车的优惠力度,将进一步降低。
共同的利益面前,减少竞争带来的不必要花费,统一市场秩序,这似乎成为了O2O行业规律。
8月1日,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正式宣布合并。
据悉,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优步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
优步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优步全球董事会。
优步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未来,优步中国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司机和乘客继续获得稳定服务。
滴滴出行将整合双方团队在管理和技术上的经验与专长,在用户资源、线上线下运营和营销推广等层面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同时,滴滴出行亦会倡导内部竞争和相互促进,以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创新服务,满足消费者日趋丰富的出行需求,持续提高司机收入。
滴滴出行还将与监管机构紧密合作,持续进行市场培育;创造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转型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合并消息屡传
8月1日一大早,一张图在朋友圈内疯传——优步 CEO TK(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Travis Kalanick)的一封信。
后来这一邮件被删除了,虎嗅网记者在8月1日下午发文称,经核实,该博客认的确为优步 CEO所发,大致内容为:
“今天我们宣布打算将优步中国业务合二为一;
3年前我带了这小部分人来到中国,考察是否能在中国建立优步的业绩版图,但在询问大多数人的意见之后,大多数人都认为我疯了;
但我有不同的看法,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作为人口大国拥有巨大的出行需求,这对于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你有机会建立一个像阿里巴巴,亚马逊这样的伟大企业的机会,如果我不去试试,我才是真的疯了;
再回到今天的优步中国,仅仅2年的时间已经超出我们的原有预期,每月有1500万次出行,这个业务量远超美国的传统运输公司,对于优步中国团队的成绩我感到非常自豪;
作为一个企业,成功需要跟随本心,在中国市场上,滴滴和Uber已经花费了超过100亿美金的资本用于中国市场的培养,但两家公司均未盈利,相信两者的合并会帮助我们更好的服务中国市场的车主与用户;
我毫不怀疑,合并之后的优步中国与滴滴会更强大,对于我们在中国的未来我感到兴奋……
Travis kalanick CEO Uber”
传闻一出,滴滴资深副总裁陶然则称,“对于今天网上流传的所谓TK(Travis Kalanick)的BLOG(博客),我们和大家一样,不知道究竟从何而来。
”
而类似这样的辟谣,在短短一个月内,已经不止一次。
7月21日,有消息称,优步的投资者有意与滴滴签署合作协议,并探讨优步中国区域滴滴之间的潜在交易的可能性。
但消息遭到滴滴方面与优步方面的双双否认。
7月21日晚间,滴滴方面回应称:“我们并无类似计划,也不对市场留言做过多评论。
”而中国优步高级副总裁柳甄则在微信朋友圈中表示,合并一事“纯属谣言,增长很快,我们很忙,无暇回复。
”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和优步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
合并阻止“烧钱”?
曾经互为竞争,为何能够牵手?共同的利益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业内专家分析,推动优步中国区业务与滴滴合并的动因,源自于优步将计划推动IPO。
而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控制住在中国市场的亏损。
这构成了合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优步的投资机构已经意识到中国市场有滴滴在难实现盈利。
从优步全球的业务来看,除了中国市场,其他国家都有较好的盈利,优步每年在中国市场至少烧掉10亿美元,使得优步全球市场收支平衡。
进入中国市场三年的优步,一直在费尽精力来适应“中国特色”的产品运营方式。
今年3月的博鳌论坛上,TK曾公开表示,“我们必须要适应中国的行业竞争形势,比如补贴大战。
补贴也不是优步发明的,我们必须像一家中国公司那样去竞争、去运作。
” 目前,优步一直是依靠在其他(国家)市场的盈利来支撑中国市场的补贴和投资。
滴滴作为中国本土快速崛起的互联网公司,曾经就受到来自国内资本的压力,促使滴滴与快的合并。
为减少竞争不必要的巨额亏损,合并在资本的强推下,必然发生。
滴滴与优步新一轮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如果再继续竞争下去,估计双方都得不到好处,不如合并共同开垦这块业务。
合并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网约车新政加速合并?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7月28日出台的网约车新政,加速了此次合并。
有媒体根据公开资料梳理了优步中国的投资方,在资本层面,滴滴与优步拥有贝莱德、高瓴资本、老虎环球基金、中国人寿4家共同的投资方;在业务线上,这两家都以低价补贴来吸引用户,并且烧钱不止也是业界对其最大的担心。
据传,在公司关系上,此前优步的一位投资者已经与有意讲和的滴滴股东进行了10余次会议和电话磋商。
而直接导致TK最终真会做出合并决定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和7月28日刚刚颁布的新版《网约车规定》有关。
新规直接使得中国本土的网络约租车进入合法化的行列,在新规发布的当天,优步在第一时间“声明”通过媒体发布出来,借此强调了自己的合法性。
在新规发布后,外媒的评论一直“看衰”优步在中国市场的处境,投资媒体QZ对于新规颁布的评价显得十分不客气。
这篇文章评论指出,“中国网约车新规颁布将摧毁优步的商业模式”,因为新政并未鼓励价格的充分市场化,尽管新政突出市场调节价为主,但又增加了一条:“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
新规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有“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这样的背景下,优步中国的低价策略十分危险。
同时,8月1日,交通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网约车驾驶员应携带预约出租车驾驶员证,且不得在街上巡游接客。
这也使私家车转为合法网约车的门槛提高了不少。
去年O2O外卖之争,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O2O旅游之争,携程与去哪儿合并;同城交易之争,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还有互联网视频领域之争,优酷土豆合并。
这些合并案例,都证实了一点:共同的利益面前,减少竞争带来的不必要花费,统一市场秩序,这似乎成为了O2O行业规律。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图片来源:滴滴出行 网络 图片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