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汽时代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面临严寒的挑战,建设并管理城市,以确保人类的生存。
以下是一些攻略建议:
1.资源管理:在游戏中,资源的管理至关重要。
玩家需要确保有足够的食物、燃料和建筑材料,以维持城市的运转。
建议玩家优先建设资源采集设施,并时刻关注资源的储备情况。
2.建筑规划:合理的建筑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工作效率。
玩家需要将建筑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使得市民能够高效地进行工作、生活和休息。
同时,也要注意建筑的升级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3.科技研发:科技是提升城市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玩家需要关注科技的研发,解锁新的建筑和技术,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
4.市民幸福度:市民的幸福度影响着城市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玩家需要关注市民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例如建设娱乐设施、提供足够的食物和保暖等。
通过以上攻略建议,玩家可以更好地应对冰汽时代的挑战,建设一个繁荣、稳定的城市。
当然,不同的玩家可能有不同的游戏风格和策略,这些建议仅供参考。
希望玩家们能够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体验生存挑战的魅力。
视频介绍
作为一名忠实于沙盒游戏/经营类游戏的玩家,近几年出品评价比较好的这类游戏我都会购买体验一下。
对于《冰汽时代》这款游戏,我在上手体验前就已经在网上成为讨论的话题,让我对这款游戏更加感兴趣。
游戏整体来讲,制作不失11 Bit Studios的整体制作水准,整体游戏内容以及模式上,与同厂牌的另一款游戏《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有相似之处,都在利用视听效果和剧情来影射一些发人深思的东西——有关于人性与道德。
与同厂“师兄” 《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与《冰汽时代》(Frostpunk)相同之处在于,这都是一段悲剧的故事,整个游戏的走向在于玩家的一次次选择——向左或向右,激进或保守,这些决定往往左右着最终的结局,不同的是,前者是玩家扮演的一个人物的抉择,后者是作为一个团体领导的抉择。
一句话来评价这款游戏
总体来讲,站在一个游戏玩家的角度上来讲,我对这款游戏的整体印象,游戏的负面体验与正面体验各占50%,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负面体验甚至会更多一点点。
游戏故事背景
游戏的故事背景是在一言不合就给自己封冻的地球上,作为游戏主人公的你是来自伦敦的这群幸存者的首领,带领着这群幸存者长途迁徙,在蒸汽炉前开始重新建立城市,捱过地球寒冬。
蒸汽炉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它为整个城市供暖,提供能源,城市必须以它为中心呈圆形建设,以保证热量的最大使用,寒冷的建筑是无法发挥其具有的功能的。
在按照科技树热源升级之前,玩家必须尽量的让建筑物靠近蒸汽炉,以保证建筑物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也更加凸显了末日的气氛——人们只有紧紧抱团在一起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不然就会是……下面这样)
细节优化的非常棒
游戏本身最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并不是末日生存的游戏模式,而是整个游戏营造出的“末日冰原、搏命求生”的游戏氛围,游戏气氛的烘托依靠的是细腻的视听效果,在游戏的细节方面,效果尤为突出。
散落在雪地上的废钢材、木箱、裸露在地面上的煤矿……工人经过雪地留下的脚印在晚上又被大雪掩埋……这些小细节非常有代入感,真实的场景不就是这样吗?不得不说,11 Bit Studios在这款作品里面真的是把雪和这些自然环境还原的非常真实,游戏小细节做的非常扎实到位。
游戏逻辑紧凑合理
当然我们买游戏并不是为了来看雪看风景的,在游戏逻辑上来讲,《冰汽时代》的游戏逻辑也是同其他生存经营类游戏一样,强调资源分配的——这里的资源并不单指的是煤、铁、食物等的那些东西,如果你足够狠,人其实也是一种可消耗的资源。
在末日题材下,我们无法像其他题材经营类游戏那样长线发展,资源紧缺这个问题将会从开始就带给玩家压力,我们只能选择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可以立杆见影发挥出效果的位置上,有的时候这种资源分配往往是人性的考验——紧缺的煤炭和工人的生命,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又该如何平衡不满和希望呢?
不满和希望代表了城市居民对于玩家领导力的意见,不满值达到顶点或者希望值跌到谷底,游戏都将会走到终点。
如何协调资源并且顾及居民的情绪,是游戏中至关重要的操作,这将关系到你这局游戏是能通关还是中途崩盘。
我在这两天的游戏体验中,多数都是在资源和城市居民情绪之间无法取舍或者协调不好,最后导致的游戏崩盘。
这个机制是对玩家决策力提出了不小的考验。
为了应对城市居民的情绪在决策者做出决策后的大规模波动,游戏设置了“秩序与纪律”和“信仰与精神”两种解决方案,玩家可以任选其一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殊途同归的是,无论是“秩序与纪律”还是“信仰与精神”,无一例外的会将玩家这一“领导者”的这一角色推向“独裁者”的道路——区别只在于“军事独裁”还是“神权独裁”,仅此而已。
有问题的游戏交互
直观的来说,这款游戏的交互界面对玩家来说略有些不友好,虽然游戏本身特效画质非常棒。
良好的视觉体验当然需要基于你的电脑能带得动情况下才能体现,细腻精湛的美术画面所带来的不光是良好的视觉体验,也带来了无法在密集建筑物中分辨具体建筑物的的弊端,在游戏中后期建筑物密集起来会变得越发明显——这简直是在考验玩家的记忆力!找不到建筑物你让我怎么给对应单位加班呢?这对于一款节奏较快的末日游戏来讲,绝对是让人恼火的游戏体验。
值得表扬的是,《冰汽时代》添加了一个其他游戏并没有的视觉表现模式——温度模式,以方便玩家可以通过颜色来明确具体建筑的温度,用来进一步调整相关的资源分配,发挥资源最大效果,防止游戏崩盘。
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互界面在建筑物密集之后所带来的不良体验,但是依旧是无法解决密集的建筑物之间相互分辨的问题,希望厂商能在后续版本予以解决。
游戏剧情难度的个人见解
我的这一体验也可能跟具体的游戏难度选择和游戏进程有关系,我选择了中等难度来体验这款游戏,三个剧情我都刷了一遍。
作为玩家,我个人觉得第三个剧情“难民”相比之前两个剧情来讲更为简单一些,第二个剧情“方舟”则更适合进行游戏教学操作,相对较难的则是第一个剧情“新家”,这是个人体验,换一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游戏多样性性略差
在我整体通关这现有的三个剧情之后,给我最直观的游戏体验就是:如果这个游戏不再更新新的游戏模式,可能我不会再打开这个游戏。
原因很简单:游戏整体的游戏性并不高,重新刷同一个剧情再打通关也极有可能是大同小异的结局,缺乏更多更加新颖的变化,尤其是在游戏中后期,资源产生过剩之后,玩家唯一的乐趣就是消耗资源来攀科技树。
新鲜感来的快去得也快,这样很难留得住玩家。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游戏的前中期,还是非常有趣的——胜利的结局只有一种,但是失败的过程却可以千奇百怪。
不过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买了游戏是不指望通关而是希望卡在关卡里体会失败的感觉,所以希望接下来厂商能够开发更多的关卡或者更多的模式,比如:无尽模式、添加瘟疫、疾病元素,增加新的医疗科技树,或者干脆随机制造雪崩或其他灾难,来影响游戏的进程,让游戏更具有挑战性。
或者干脆像之前同厂的作品《这是我的战争》里面一样,增加一个自定义模式,玩家可以自行调整游戏内诸多元素,比如自行调整生存目标天数、起始资源量和冰原资源数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放一段我打通关之后的一段剧情视频,每次通关之后的这段游戏回顾的视频我觉得是最让玩家感觉舒心的一个设置,给玩家极大的成就感。
视频链接:《冰汽时代》通关结尾总结视频
总结
优点:高质量的美术和配乐,以及前期紧张压迫的游戏氛围让人感觉很有代入感,剧情内容考验人性和道德,深刻且充满意味,是11 Bit Studios同前作《这是我的战争》类似的作品风格,让玩家能在游戏中同步感受到游戏厂商在制作这一款游戏当中想表达的内涵。
缺点:游戏交互界面相对略差,感觉厂商有意识到,也尽力去弥补,但是却无力彻底更改游戏交互界面的问题;从整体游戏性上来讲,游戏无法给玩家带来重复体验的冲动,给玩家一种打通关一次就不想再碰的感受,整体游戏剧情有待进一步增加创意;游戏经营性上来讲略显逊色,希望可以增加更多的可经营的元素。
■
本文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