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怎样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指数(2021全国青年终身学习指数报告发布)

2024-05-01 23:06:07|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怎样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指数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

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多参加社会初中,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数学。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一味强调升学率的今天,我们已经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就只有一个要求:只要会算题,能得高分就行了。

既不给他们讲有关的历史,也很少向他们介绍这些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

以致于使学生怕上数学课,不愿意上数学课;为什么刚学数数的小孩子不觉得它枯燥,是因为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用的现实中的例子,他们能现学现用。

因此据我了解,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学生看不到它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第二,学生参与的机会(既包括课堂上,也包括野外)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

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还得对症下药。

对此我仅代表个人提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多思善问,就会发现很多和数学知识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数学绝对不仅仅只是和枯燥无味的文字符号、抽象演绎打交道,或者是玩那些煞似好玩的数字游戏,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让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应用于数学教学,让数学更加具体化、趣味化,例如我们在学习集合时,就可以用这样一段对话来引入它的概念(这是一个姑姑和6岁小侄儿的对话): 姑姑问:“你的脸在哪儿?小男孩儿指指鼻子。

“不对,那是鼻子。

”小男孩儿又指指腮帮子。

“那是腮帮子呀!”小男孩儿接着又指眼睛,又指嘴巴,但都没指出哪儿是他的脸。

最后,姑姑告诉他说:把你的鼻子、腮帮子、嘴巴、眼睛、前额、下巴颏儿……放在一起,这么一圈儿,才是你的脸。

然后我们再给学生集合的定义:“在数学里,当我们把一类事物放在一起考虑时,便说它们组成了一个‘集合’!”这肯定比一上来就给学生集合的定义,或者只是把书本的例子重复一遍印象更深刻。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的时候,如果能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学习,那么这些公式一定会更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充气的气球为什么是圆的?买西瓜为什么要买大的、圆的?……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搬入课堂,学生们的积极性能不高吗?就拿易拉罐为形状设计来说吧?为了减少用料最省.降低成本,所以易拉罐是用金属薄片做成的封闭圆柱体,因为对于柱体,在给定面积的情况下,制作出的圆柱体的体积最大,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不得不考虑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美观、方便等等,所我们看到的易拉罐形状才各具特色。

例如我们在学习函数的时候,如果只告诉他们“这一部分的知识非常重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家一定要掌握好”却没有举出几个具体的事例,怎么能吊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学习指数函数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它能用来测算某种病在一时期的发病人数,只要我们知道它在以前一段时间内的病人增长率,就可用关系式求解;还可以用于考古,我国辽东半岛普兰店附近的泥炭层中,发掘出古莲子,至今大部分还能发芽开花,这些古莲子到底是多少年以前的遗物呢?考古学家就可以根据生物体内的元素——14C的残留量来估算出其生长年代:要测定古物的年代,要用到放射性元素碳14C,动植物死亡后,停止了新陈代谢,14C不再产生,且原有的14C会自动衰变,经过5570年(叫做14C的半衰期)它的残余量只有原始量的一半,经过科学测定知道,若14C的原始含量为a,则经过t年后的残余量a1与a之间满足因此只要我测得出土的古莲子中14C的残余量占原量的百分比,这样,我们就可以推算古莲子的生活年代。

同理,考古学家才能断定马王堆古墓约是2130年前的遗物,是汉代古墓;半坡村遗址约是5800年前的遗物;美洲古人遗迹约是12000年前的遗物,也说明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很久,美洲大陆已有古人在生活了。

这样既让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使他们可以了解一些历史知识,还可以借此机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每节课堂。

另外在生态环境日益遭破坏的今天,呼吁绿色已经成了时代的主题,而要使得森林的面积按我们的所想增加,还要定期砍伐,这也要用到指数函数。

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一定不会厌倦。

第二、如果我们一味的代替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使他们形成一种依赖性,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差,自信心也会逐渐消失。

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在学习长方体的时候,我提前一天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们,让每个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要学生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时,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能不活跃吗?此法也可以用于学习其它“多面体”。

再比如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的一半。

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由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为你的讲解内容创设情境,如在教循环小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些都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东西,这样先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中“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我相信这样要比我们纯粹的使用数字说明效果要好得多。

总的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了学习方法,还训练了他们的思维。

让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体验成功。

生活化课堂教学,要以课本为主导,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把学生的减负落到实处,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既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又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为他们也关心身边的事情,也渴望对实际生活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

而且很多时候学生们都能提出很有见的想法,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利用,合理引导,更不忘表扬。

人类学习的本质是获得知识经验与进行生产实践两者结合的活动,数学学习也应是知数学、做数学和用数学的有机统一,因而学生学习数学只有了解了它的产生背景及其应用价值那才是积极的,学生掌握数学也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地做才可能是有效的。

因此,我们应该教学生做数学,教学生用数学。

第三,走到学生中去。

很多学生往往都是因为爱老师才爱上这门课的,而爱学生,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的朋友,这不仅是对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学生所渴望的。

而往往很多老师缺少的就是这个。

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我们就要走到学生中去,能经常和学生交谈(可以找学生谈心,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闲聊),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或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的给予帮助,我相信在学生爱上我们的那一刻,他们也会爱上这门课。

怎样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指数(2021全国青年终身学习指数报告发布)-第1张图片-拓城游

2021全国青年终身学习指数报告发布

视频介绍

11月9日,腾讯课堂发布《2021全国青年终身学习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全国学习人数持续提升,每12个中国人就有1个访问了在线终身学习平台,是疫情前的2倍。

同时,中西部学习人数持续增长,小镇青年占比提升至41.7%。

报告指出,在线化学习方式的普及、人们主动学习意愿的提高,全国青年学习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全年学习热度最高的100门课程中,87%与职业技能有关。

报告数据还显示,受访学习者中有52%的人通过学习完成了跨行业发展,有12%的人计划通过学习跨行业知识转换职业赛道,其中制造业、互联网行业成为热门的人才流入行业。

在线终身学习平台的普及,使得全国人力资本跨行业流动、上升成为新常态。

学习人数达疫情前2.17倍,全国青年集体在线提升职业技能

越来越多青年加入了终身学习队伍。

报告显示,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每12个中国人就有1个访问了在线终身学习平台,是疫情前的2倍;每3.4个访问平台的人中就有1个加入在线学习,全国学习人数是疫情前的2.17倍。

政策鼓励、产业变革、突破职业瓶颈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是青年学习的三大动力。

报告数据显示,超过78.7%的受访学员提到,目前所在职业赛道发展遇到瓶颈,需要通过持续学习寻求突破上升,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超过24%的学员想通过学习进入人才缺口大、薪资更高的风口行业。

这也意味着,聚焦职业技能提升,实现职业轨迹变迁或收入增长,是在线终身学习的主要目的。

报告显示,2021在线终身学习热度最高的100门课程中,有 87%的课程与职业技能有关。

知识发展日新月异,在线终身学习平台的课程也紧跟岗位对技能的需求持续更迭。

报告期内,腾讯课堂平台发布了新课约5.6W门,今年11.11活动期间又发布超过400门新课,集中在IT互联网、设计创作(含工业产品设计)、直播电商等热门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假期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提升个人竞争力,已经成为在线终身学习队伍的共同选择。

数据显示,2021年五一、十一两个长假期间,共有超过80万学习者保持学习不断线。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且终身学而有获”的学习型社会初具轮廓。

小镇学习人数直追一二线,四川增速全国第一

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学习人数的分布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吻合。

从省份来看,全国学习人数TOP3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与2020年中国内陆省份GDP分布高度重合。

从经济区域来看,长三角学习人数大幅领先,粤港澳大湾区紧随其后,这两片区域集中了我国绝大部分的高精尖信息技术产业与高端制造业,对区域人力资源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激发出了人们更强烈的学习热情。

全国学习人数Top4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其中,深圳遥遥领先,是广州和北京的1.9倍,上海的2.2倍。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学习意识的增强,以及“互联网+教育”创造的便捷化、碎片化、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条件,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学习人数在2021年持续增长,小镇青年直追一线。

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学习人数同比增长TOP5省份是四川、宁夏、湖南、甘肃、贵州,其中,四川以19.2%的增速领跑全国。

同时,2021年小镇青年访问在线终身学习平台人数占比达到41.7%,比疫情前提高了2.3个百分点。

数字技能成全民标配,全国追课姿势各异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进步,产业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使得数字技能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通用能力,IT互联网类相关职业技能已成为全国青年学习的标配。

报告显示,全国各省、各市TOP1课程基本上都是IT互联网类,其中除了北京、上海TOP1课程是IT互联网类目下的JAVA开发,全国多地城市TOP1课程是清一色“计算机二级考证”。

除了IT互联网学习数字技能,各区域的课程学习各有特点,呈现出与当地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紧密相关的趋势。

东莞学习人数最多的课程是“UG编程/产品零件编程/模具编程就业班”,从属于工业产品设计类目,是高端制造业紧缺的技能方向。

此外,莆田、深圳、南宁、东北、山东等省市的课程学习分布也各有特色,例如深圳是全国学习“办公软件”课程人数最多的城市。

在线终身学习平台推动人才上升流动,制造业、互联网行业成人才洼地

报告还显示,人力通过在线终身学习实现跨行业流动成为人力供给的新常态。

受访学员中,52%的人通过学习完成了跨行业发展,有12%的人计划通过学习跨行业知识转换职业赛道。

其中,先进制造业、互联网行业成为数字人才流入的热门行业之一。

伴随着政策鼓励和互联网向产业的持续渗透,产业变革速度加快,催生新岗位、急需新人才,倒推行业薪资待遇高和个人的价值感的增强。

以制造业仿真技术岗位为例。

国家鼓励发展数字孪生工业,制造业仿真工程师人才紧缺,行业薪资大幅提升,不仅激活了原来已经入职的工程师积极学习数字仿真技术,还吸引了大量跨行业的人才从零学习工业仿真技术知识,填补了大量岗位缺口。

广东、江苏两个制造大省学习工业产品设计的人气增高也证明了这一点。

工业产品设计类课程进入了广东东莞、中山两个城市的TOP10课程,进入了江苏省苏州、无锡等6个城市的TOP课程。

随着终身教育线上化的渗透率持续提高,在线终身学习平台在持续推动人力资本提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促进就业和加快人才输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文)

来源: 光明网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