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十七减十八等于几(解读17-18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大国之间的博弈)

2024-06-15 12:42:24|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十七减十八等于几

用几加2。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十几分为十和几,例如17,我们分成10和7。

我们先不管后面的几,我们只管前面的十,十几减八,可以拆分为十减八,然后加几。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最终结果用几加2。

例如:14-8=10-8+4=4+2=6。

16-8=10-8+6=6+2=8。

这种方法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作破十法。

扩展资料:

破十法是一种计算方法,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破十法。

退位减法,数学专有名词,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

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十七减十八等于几(解读17-18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大国之间的博弈)-第1张图片-拓城游

解读17-18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大国之间的博弈

视频介绍

均势引发了战争,但是也限制了战争的规模。

——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

作为一个来自亚洲却成功闯入欧洲的强大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其强大的征服能力和独特的统治方式成功的震撼了欧洲基督教世界。

正如其扩张时期一样,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同样深刻的影响着欧洲国际新格局的形成。

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欧洲均势”也是在这一时期、在各方不断的碰撞与博弈中逐步形成的。

本文即是以此入手,介绍和分析16到18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强国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读者梳理出一个理解欧洲均势格局形成的新思路。

1566年,伟大的苏莱曼苏丹去世,此后的奥斯曼帝国相继出现多位毫无作为甚至荒淫无道的君主,奥斯曼帝国也不可逆转的进入衰落期。

不过幸运的是,此时的欧洲基督教国家同样不得安宁,先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进而引发1618-1648年著名的“三十年战争”,欧洲的大国竞争越演越烈。

因此,基督教国家没有抓住时机将奥斯曼帝国赶出欧洲,相反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地拉拢奥斯曼帝国。

这也成为本文讨论的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均势格局之间互动关系的时代背景。

十七减十八等于几(解读17-18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大国之间的博弈)-第2张图片-拓城游

欧洲三十年战争

在苏莱曼大帝时期,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核心外交政策就是与法国结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是正式盟约),对抗共同的敌人神圣罗马帝国。

法国在奥斯曼帝国中享有独特的贸易地位,而且法国也享有保护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基督徒的特殊权利。

但是在苏莱曼大帝去世后不久,这一传统的外交政策方针就开始改变——英格兰“后来居上”。

英格兰之所以不断靠近奥斯曼帝国,有贸易和政治两方面的原因:在贸易方面,奥斯曼私掠船严重破坏了英格兰在东地中海地区的海航贸易。

与此同时,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对葡萄牙的征服,也威胁到了由葡萄牙开辟的至关重要的好望角航线的通航安全。

在政治方面,奥斯曼帝国和英格兰都面对着西班牙帝国的威胁,因此也希望双方联手遏制西班牙在地中海上的霸权。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迈出拉近双方关系至关重要的这一步的英格兰国王,正式被认为实现英国崛起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此时的奥斯曼舰队早已是衰败不堪,根本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但是其与英格兰的关系的发展却为不久之后的奥斯曼与欧洲大国之间的博弈提供了重要帮助。

虽然法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处于低谷,但是二者对抗神圣罗马帝国的共同战略目标依旧没有改变。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不断支持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和匈牙利叛军对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时也怂恿奥斯曼帝国趁机出兵进攻奥地利。

而此时奥斯曼帝国的掌权者恰恰是志大才疏的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

由此拉开了著名的1683年维也纳之战的序幕。

战争的过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最终奥斯曼军队在与奥地利、德意志、波兰联军的战斗中大败。

1684年在教皇的支持下,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组成联军从三个方向反攻奥斯曼帝国,分别夺取了匈牙利、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希腊多地,撼动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地位,更不幸的是,1695年沙俄的彼得大帝也开始向克里米亚进军(此时的克里米亚属于奥斯曼帝国版图)。

十七减十八等于几(解读17-18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大国之间的博弈)-第3张图片-拓城游

1683年围攻维也纳

危机关头,欧洲局势的变化再次显著的影响了奥斯曼帝国的命运。

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威尼斯已经精疲力尽、波兰国王索别斯基去世、奥地利更因此,除了初来乍到的彼得大帝之外,其他国家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上文提到的英格兰开始发挥作用。

英格兰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但是依旧显著的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一方面,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直支持奥斯曼帝国对抗神圣罗马帝国,而英国与法国处于敌对状态,因此英国不希望看到法国扩大在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也损害了英国在东地中海的商业利益。

所以,英国提出在“占有地保有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和平。

1699年1月26日,各方签署了《卡尔洛维茨和约》。

《卡尔洛维茨和约》获得了大多数交战国的认可,但唯独一个国家除外。

这个国家的崛起在成为奥斯曼帝国最大敌人的同时,也终将改变欧洲的均势格局——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是从居于内陆的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而来,其有两条主要的扩张路线:一是向西打通波罗的海,另一条是向南进入黑海。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不仅是彼得大帝时期,即使到了苏联时期,打通通往开放水域的出海口依旧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可惜始终没有全部实现。

)

大北方战争深刻的改变了欧洲大国关系

1700年俄罗斯与瑞典爆发著名的大北方战争。

落败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庇护。

奥斯曼帝国拒绝引渡卡尔十二世到俄国,俄国随即出兵侵犯奥斯曼领土,奥斯曼帝国随后出兵渡过多瑙河。

这场战争对彼得大帝非常不利。

虽然他知道迟早会与奥斯曼帝国开战,这也是俄罗斯扩张的必然结果。

但是此时的俄国正在消化刚刚夺取的波罗的海地区。

不利的时机加上严重轻敌,迫使彼得大帝接受了屈辱的和约:卡尔十二世回国;俄罗斯撤出波兰;割让亚速海周围地区给奥斯曼帝国等等。

《普鲁特和约》标志着彼得大帝在黑海地区的大国梦就此破碎。

1733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打响。

神圣罗马帝国与俄国结盟共同对抗法国支持的王位继承人。

1734年俄国夺去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并重新将矛头对准黑海。

此时的俄国已经不满足于进入黑海,更要进入东地中海。

奥地利也希望在其中分一杯羹,获得整个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

此时,法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指望。

法国路易十五政府原本对此犹豫不决,但是很快就意识到奥斯曼帝国对维持欧洲均势的重要意义。

在法国的帮助下,各方签署《贝尔格莱德和约》,使奥斯曼帝国免遭被肢解的命运。

法国也因此再次成为奥斯曼帝国最重要的盟友。

十七减十八等于几(解读17-18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大国之间的博弈)-第4张图片-拓城游

叶卡捷琳娜女皇

时间进入到18世纪下半页,奥地利的玛利亚·特蕾莎、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皇等强人相继登上欧洲外交舞台。

欧洲均势再次风云变幻。

叶卡捷琳娜女皇以1764年瓜分波兰为契机入侵奥斯曼帝国。

这场战争断断续续的一直持续到1790年。

在此期间,奥斯曼帝国接连遭遇失败。

此时的欧洲均势格局再次发生巨变。

英国再次成为左右奥斯曼帝国命运的关键。

在此之前,英国始终奉行亲俄的政策,依靠俄国制衡宿敌法国。

但是,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俄国实力的不断增长,英国逐渐改变了原来的态度。

同法国的态度相似,英国也不希望看到俄国染指地中海,因此它也必须努力阻止沙皇向君士坦丁堡挺进。

1790年,英国联合普鲁士和荷兰,调停奥斯曼帝国与奥地利,签署《锡斯托瓦和约》。

随后又派遣舰队进入波罗的海和黑海,以武力增强自己的主张。

恰在此时,瓜分波兰的问题再次成为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因此,奥斯曼帝国与沙俄于1791年展开谈判。

1796年叶卡捷琳娜病逝。

随着女皇的去世,奥斯曼帝国也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至此我们梳理了17-18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大国之间的互动。

那么,我们如何更通俗的理解二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呢?从奥斯曼帝国的视角来看,它在欧洲主要有三个正面:一是地中海方向,主要对手是威尼斯,不过时间进入17世纪后,威尼斯比奥斯曼帝国衰落得更快,早已退出了欧洲强国的舞台。

第二个正面是神圣罗马帝国,这是一个主线,自苏莱曼大帝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

第三个正面是北方黑海方向的俄罗斯。

俄罗斯后来居上,成为奥斯曼帝国最主要的敌人。

面对这三个正面,在其背后的法国、英国以及后来的普鲁士自然成为主要的结盟对象。

与此同时,法国与奥地利、英国与西班牙长期敌对;英国与法国是长期的敌人,因此拉拢一个必然得罪另一个;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崛起,英法也开始对俄罗斯心怀忌惮。

这三组敌对关系的存在又使得法国、英国逐渐认识到维持奥斯曼帝国的生存对营造欧洲均势格局的重要意义。

正是在这样看似复杂实则明晰的大环境下,形成了奥斯曼帝国缓慢衰落与欧洲均势格局之间的互动局面。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