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版本。
《勇者斗恶龙4》有FC、PS、NDS三个版本,FC版后缀应是.nes,用NES模拟器;PS版后缀应是.iso,用PS模拟器;NDS版后缀是.nds,用NDS模拟器。
《勇者斗恶龙4》是一款1990年由游戏公司ENIX开发的FC平台角色扮演游戏,是系列游戏《勇者斗恶龙》第四作。
视频介绍
说到日式RPG,《最终幻想》和《勇者斗恶龙》这两大IP可谓是顶流中的顶流了,虽然目前《最终幻想》系列的销量和国际影响力稍强一些,可在日本国内的话,《勇者斗恶龙》依旧延续着几十年来的优势,被称为日本的国民RPG。
这两个经典的IP不仅获得了无数的赞誉,也给全球各地的玩家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但是当年国内的玩家对这两个经典游戏并不是很感冒,老玩家们童年时期玩的FC游戏,要么是动作闯关型的,要么是飞行射击类的,这些游戏的特点是支持双人合作,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玩耍。
而日式RPG只支持单人游玩且流程较长,经常打到一半父母就下班回家了,又要关电视又要拔电源,还得快速给电视机的大屁股降温,再加上无法存档下次开机还得从头开始,没流行开来也是理所当然。
小编那时候也是只玩FC上的超级玛丽、魂斗罗、沙罗曼蛇之类的游戏,后来随着街机格斗游戏的流行,还和小伙伴们在家玩过9人街霸、激龟快打等,但始终对角色扮演类的游戏不感兴趣,直到后来看其他人在玩《吞食天地2》,才慢慢感受到RPG的乐趣,于是便疯狂搜集一些同类型游戏的卡带,至此正式接触了《最终幻想》和《勇者斗恶龙》。
印象中FC平台上共发布了《最终幻想》的前三代和《勇者斗恶龙》的前四代,后来随着游戏平台的增多和技术的进步,FC的机能已经承载不了容量越来越庞大的游戏了,不过这两个系列依旧给FC辉煌的历史增添了不少光彩。
那么FC上的它们究竟哪一个更好玩呢?下面我们就来回忆一下这七部作品吧。
《勇者斗恶龙1》作为传奇的开始,在1986年发布之后引领了日本游戏界太多的风潮,无论是鸟山明负责的美术设定,还是游戏中那些有点污的段子,都给玩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说当年刚上市时,岛国学校的学生逃课、上班族逃班,只为第一时间买到这款号称“国民RPG”的游戏。
作为《洛特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勇者斗恶龙2》延续了前作的剧情,不过这一代把主角从一个分成了三个,两个王子分别充当肉盾和骑士,公主则在后面施展法术,虽然现在看起来这种职业的划分平平无奇,但在当年绝对是新奇无比的玩法,也给RPG这个游戏类型添加了更多的探索性。
然而这一代的难度实在是太高了,当年很多玩家卡在了寻找黄金钥匙那里,还有最后的山洞迷宫,这些都是很多小伙伴童年的噩梦。
如果想了解这款游戏的前三部,游玩顺序应该是先玩《勇者斗恶龙3》,然后才是1代和2代。
3代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洛特,DQ世界的起源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一代最令人惊叹的就是首次加入了角色转职系统,不同职业可以学习不同的技能,让游戏的可玩性大大提升。
作为FC上的最后一作,《勇者斗恶龙4》的完成质量非常高,不仅主角众多,游戏内容也丰富无比,可以说它是集前三部作品的优点于一身的大成之作,至今仍被很多玩家认为是FC史上最经典的RPG之一。
不知道还有没有老玩家记得如何在道具栏里装满霸者之剑呢?
《FF1》的诞生历程想必很多老玩家都已经非常清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这款始祖级的RPG之所以能够一战成名,最主要的就是在游戏中增添了战斗动画效果,这也为日后众多RPG奠定了战斗画面的基础。
相比《FF1》,小编个人觉得《最终幻想2》才是FC上最好玩的一代,可能当时玩的游戏比较少吧,初次见到由机械组成的飞空艇真的很让人震撼。
故事情节方面,小编甚至怀疑所有RPG牺牲角色以骗取玩家眼泪的设定都是从《FF2》学会的。
《最终幻想3》怎么说呢,很多人喜欢它高达22种职业的设定,但小编却不太喜欢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创新,总觉得它是为了对标《勇者斗恶龙》搞出来的试验品。
虽然这些职业的切换成本挺低的,但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除了贤者和忍者外,多年后对其他职业几乎毫无印象了,个人觉得还不如好好做精四五个职业好一些。
关于这两个经典RPG,大家当年玩的时候最喜欢哪个系列呢?不搞对立的说,小编觉得FC上的《勇者斗恶龙》更好玩,但目前《FF》系列明显走的更远一些。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