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开百度,输入淘宝,选择淘宝的官网进入
2,点击左上角的登陆
3,点击登陆后选择下面的支付宝登陆
4,输入账号和密码
5,登陆完成后即可跳转至淘宝页面
2003年5月10日,淘宝网成立,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
10月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以“担保交易模式”使消费者对淘宝网上的交易产生信任。
2003年全年成交总额3400万元。
2004年,推出“淘宝旺旺”,将即时聊天工具和网络购物相联系起来。
2005年,淘宝网超越eBay易趣,并且开始把竞争对手们远远抛在身后。
5月,淘宝网超越日本雅虎,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
2005年成交额破80亿元,超越沃尔玛。
2006年,淘宝网成为亚洲最大购物网站,就在这一年,淘宝网第一次在中国实现了一个可能——互联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应用工具存在,它将最终构成生活的基本要素,调查数据显示,每天有近900万人上淘宝网"逛街"。
2007年,淘宝网不再是一家简单的拍卖网站,而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
这一年,淘宝网全年成交额突破400亿,成中国第二大综合卖场。
2008年,淘宝B2C新平台淘宝商城(天猫前身)上线;汶川地震捐款平台上线,共筹得网友捐款超2000万;9月份,淘宝网单月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2009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卖场,全年交易额达到2083亿元。
2010年1月1日淘宝网发布全新首页,此后聚划算上线,然后又推出一淘网。
2011年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公司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即沿袭原C2C业务的淘宝网(taobao),平台型B2C电子商务服务商淘宝商城(tmall)和一站式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etao)。
在新的架构中,淘宝分拆后的三家公司采用总裁加董事长的机制运营。
2012年1月11日上午,淘宝商城正式宣布更名为“天猫”。
2012年3月29日天猫发布全新Logo形象。
2012年11月11日,天猫借光棍节大赚一笔,宣称13小时卖100亿,创世界纪录。
2012年4月20日,《IT时代周刊》出版的第08期封面文章曝光称,中国知名电商淘宝内部员工存在集体性腐败行为。
就此,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陶然表示,不能因为个体的事件就夸大成为团体腐败。
陶然表示,淘宝在两年前就设立了廉政部,对举报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后会进行处理。
2012年,11月11日,淘宝加天猫平台,将网购单日记录再次刷新为191亿元。
2013年,阿里调整为25个事业部,阿里巴巴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新浪微博公司全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约18%,将淘宝电商和SNS的结合进行到底。
2015年1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推出“云桥”数据共享机制,阿里巴巴成为首家直接接入国家CCC认证信息数据库的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旗下天猫、淘宝、1688等电商平台将导入CCC认证信息数据库实现自动校验和标注,从而避免无证以及假冒认证产品。
2016年1月27日,“成交记录”模块被正式隐藏,但原先销量、评价等信息不会消失,仍正常累积。
”阿里巴巴公关部吴铭欣说,“取消(成交记录)后,将会减少不法分子通过成交记录进行的诈骗情形。
”同时,如果消费者想要了解销量,只需将鼠标放到“交易成功”上,就可看到近30天的已出售件数。
2018年6月20日,淘宝网发布公告称,关闭手游第三方代充服务,后续开放时间待定。
视频介绍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勃潺】手机淘宝更名了。
赶在今年618之前,淘宝官方微博于5月27日宣布“手机淘宝”正式更名为“淘宝”,安卓、苹果iOS等系统中的应用商店同步进行了更新。
这也是“手机淘宝”诞生以来的第一次更名。
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众多网友,对此都进行了各种“调侃”。
比照小米花费200万耗时3年进行LOGO更新,网友纷纷询问,“手机淘宝”此次更名花费了多少费用。
同时,更多的观点认为,“手机淘宝”更名为“淘宝”,只是“改了个寂寞”。
真的是这样吗?
2008年,手机版淘宝开始上线测试,随后,阿里巴巴逐步推出安卓、塞班、kjava等适配多个手机系统的APP版本。
初期的“手机淘宝”具有商品、物流查询、旺旺在线沟通等在线功能,是手机购物市场为数不多的可直接实现在线交易的手机购物平台。
阿里巴巴将应用软件取名为“手机淘宝”,并在随后的大小公开场合不断去强调“手机淘宝”与淘宝PC端的不同,也就可以看出“手机淘宝”不仅仅是为了将其与PC端的淘宝网进行区分,也是为了表明阿里巴巴对手机端移动互联网的看重。
2010年前后,随着手机、4G网络的不断发展,在手机端进行网购已经不再是“空中楼阁”,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的多种设想已经可以实现,但如何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还是个难题。
真正让手机淘宝获得爆发式发展的是双11和移动支付的普及。
2009年,阿里巴巴开始试水“双11”,尝试举办网络促销活动。
当年,双11的销售额为0.52亿,仅有27家品牌参与活动,同时,销售额基本都来自于互联网PC端。
2012年,天猫双11的移动端销售额占比还不到5%。
没有人能想到,仅仅在2年后,便有更多的人接受了在手机屏幕上进行购物的消费形式。
2014年,阿里双11移动端的销售额占比达到了42.6%,两年内翻了8倍,几乎与PC端“分庭抗礼”。
2014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这一年是4G网络商业化普及的一年,也是移动支付爆发的一年,移动支付开始渗透到日常生活,消费者开始习惯离开沉重的笔记本电脑,通过手机来进行日常消费。
这些因素都加快了移动端电子商务的发展。
如果说2014年,移动端的销售额占比还落后于PC端,那么在三年后的2017年,则是移动端完全反超的一年。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天猫双11无线端占比已经达到90%,实现了对PC端的绝对“碾压”,而移动端购物已经成为最主流的网购方式。
抢占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的并非阿里巴巴一家。
2011年左右,京东推出移动客户端APP“京东商城”,开始将业务拓展到移动互联网领域。
随后,国美、苏宁等纷纷跟进。
根据企业公开数据显示,在2014年双十一当天,京东移动端占比达到了40%,国美在线移动端订单量同比增长1050%,成交占比43%。
截至11日当天下午6点,苏宁易购移动端占比38.9%。
到2017年,几家主要电商平台的移动端占比也都达到了90%左右。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抹杀其他的消费方式,反而让电商平台电商平台也在这一年开始发力线下,推进全渠道发展,开启“新零售元年”。
在2017年双11期间,苏宁易购门店同比增长 47%,线上线下结合已初见成效。
天猫在国内外布局超 100 万商家,打通线上线下 52 大核心商圈、60 万家零售小店、5 万家金牌小店、近 10 万家 智慧门店、4000 家天猫小店,此外,天猫还联合百余家品牌在全国 1大城市开出 60 家快闪店。
2017年,京东除了在全国拥有数十万家京东便利店以外,也在线下布局了超过160家京东之家和京东专卖店、近200家京东母婴体验店、超过1700家京东帮服务店,超过5000家京东家电专卖店等。
而作为家电零售商,本身就拥有线下优势的苏宁通过全国30家云店和1000家易购直营店,实现购物零时差。
从2018年起,电商平台在对外的数据公布中便不再特别强调移动端销售额占比。
目前,除了淘宝、京东、苏宁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许多移动互联网原生电商也不断涌现。
原本依托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开始成为手机应用端的必备软件,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端的电商APP已经成为了日常消费的必选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手机淘宝”已经没有再强调“手机”的必要。
从行业格局来看,阿里巴巴不仅面临着老对手京东的竞争压力,同时也需要应对以“团购”形式而崛起的拼多多以及以“兴趣电商”作为定位的抖音等新玩家。
阿里巴巴也需要根据市场形式不断调整自身的内部业务,以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手机淘宝”的业务范围已经从原来简单的购物平台发展到现在涵盖直播、短视频、社区等多种业务内容的综合承接平台。
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更好的协调内部力量,更有针对性的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探索能够帮助商家更好发展的商业模式,以便更好的保持市场份额,这些都成为了阿里巴巴需要考虑的问题。
同时,电商平台的业务也不再仅仅局限在线上。
近年来,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方面不断进行尝试,联动线上线上,打通品牌会员权益,推进新技术在线下场景的落地。
“手机淘宝”也成为了联动线上线上的重要入口。
“手机淘宝”去掉“手机”两个字,让“手机淘宝”成为“淘宝”,未来业务的发展更有想象空间。
这既是对过去十年深耕移动互联网阶段的一次“告别”,也是对未来新发展阶段的正式启动。
值得汪海表示,淘特不止将继续保持特价优势,还要把四“特”作为基本标准——特便宜、特简单、特地道、特放心,加大源头“特供”特价好货力度。
根据这一定位,可以看出淘特这也是阿里巴巴深耕下沉市场,直面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玩家的业务平台产品。
在汪海看来,用户低价需求和高价需求都是存在,阿里需要用不同的APP去承载不同的消费需求,这样用户在阿里整体购买的黏性才会更强。
这可能也会是阿里巴巴未来业务发展的一个趋势。
这么看的话,如果有一天“手机天猫”也宣布更名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需要再特别强调“手机”的发展阶段,而阿里巴巴也需要抛掉“手机”的限制,去发现更多的可能。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