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ngzhé
解释: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在3月5、6或7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春雷始响,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万物开始复苏,唤醒了春天的梦,迎来了繁花似锦。
此时,正是阳光正好、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温风如酒的醉人时节。
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
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
惊蛰时节,春耕之后,要挑选每一个代表希望的作物种子。
认真播种,用心对待,在四季的风雨里艳阳下,茁壮成长,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告慰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和人类的辛勤劳作。
视频介绍
[闽南网]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惊”为惊醒,“蜇”为蛰伏,“惊蛰”就是惊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是哪天 2019年惊蛰节气几月几日具体几点几分开始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拼音怎么读
惊蛰[ jīng zhé ]
惊蛰有哪些民俗习俗?
“打小人”驱赶霉运
“打小人”在广东和香港地区比较流行,通常在惊蛰这一天流行打小人,打小人并非诅咒,而是另外的一种祈福形式,求一个心里安慰,打小人的最佳时间是惊蛰日傍晚七点,地点则一般在阴暗的地方进行,例如桥底。
香港民间传统会打小人,在铜锣湾鹅颈桥“打小人胜地”生意最好的梁婆婆燃点香烛,将纸小人放在砖头上,手执一只旧鞋,口中念念有词:“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无地走……”。
手起鞋落打得拍拍响,再放入元宝盆烧为灰烬。
祭白虎化解是非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惊蛰吃梨
古时生物类别比较多,有些传染病也没有100%的特效药,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
在陕西、山西及苏北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个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惊蛰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
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