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学名:Meleagrisgallopavo):雉科、火鸡属走禽。
亦称吐绶鸡。
体长110-115厘米。
翼展125-144厘米,体重2.5-10.8千克。
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喉下垂有红色肉瘤。
野生火鸡原产北美,栖息于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喜水边林地,生活在海拔300-2500米的高度之间。
在繁殖季节之外,雄鸡和雌鸡分开生活。
以植物的茎、叶、种子和果实等为食,也吃昆虫等,偶尔也吃蛙和蜥蜴。
已驯化成家禽。
火鸡肉鲜嫩爽口,野味极浓,瘦肉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
感恩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烤火鸡”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
拓展资料:
活动
在繁殖季节之外,雄鸡和雌鸡分开生活,尽可能高地栖息在树上。
性情温顺,行动迟缓。
它们受惊时会迅速跑到隐蔽地方,飞翔力较强,能飞500-2000米远。
平时栖于地面上,发咯咯声。
面对众多的掠食者,野生火鸡必须非常小心。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火鸡睡在生长在水中的树上的原因,因为它们不容易从地面接近。
火鸡非常重,飞行困难,必须跑几米才能起飞。
小火鸡的难度更大,必须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才能在树顶睡觉。
圣诞节对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来说就如同我国的春节,人们为了庆祝圣诞节,多会在家中摆上圣诞树,装扮成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上礼物,全家人聚在一起庆祝吃团圆饭,而每家每户的饭桌中间往往都会摆着一整只火鸡作为主菜一饱口福,以示庆祝圣诞节的到来。
因而在欧美等地,火鸡都是非常受欢迎,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像在美国仅是圣诞节这期间几乎就能消耗掉两千万只以上。
火鸡能被欧美国家的人所喜爱,
自然也有很多外国厂商看见这一点希望能将火鸡引进到中国大赚一笔,然而现实远不如他们所想的那么顺利,一向热爱美食且对各种食材包容性都极强的中国人,对火鸡却没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几乎无人问津。在欧美如此受欢迎的节日美食火鸡,肉多又好养,为何到了中国就难以打开销售市场被端上国人的餐桌呢?具体原因还要细细道来。
火鸡是原产于北美的一种高地路鸟,其外貌独特,体型高大健壮,羽翼丰满华丽,常栖息于水边林地,最早是由墨西哥人将其驯化成了家禽,成为北美原住民的美味佳肴。
英国人在最早登上美洲大陆时,初次见到火鸡时因其独特多彩的造型,还以为火鸡是来自土耳其、印度的鸟类品种。
到了十六世纪,越来越多的欧洲人移民至美洲,因当地物产贫乏,而经常能在山野间看到的火鸡就成为了他们主要食用的肉类。
他们也被肉质紧实鲜香的火鸡所征服,越来越喜欢食用火鸡肉。
后来就有人将彻底驯化后的火鸡运送回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厨师也研究出来更多烹饪火鸡的方法,从烤火鸡到炖煮火鸡,或是用黑松露烩火鸡,以及用火鸡肉做的馅饼、沙拉、汉堡、三明治等等,各种火鸡菜肴迅速风靡欧洲。
火鸡也顺利得到了欧洲上流社会的认可,但凡有宴会、节日聚会举行,就一定会准备上一只火鸡,不然就会觉得缺了些仪式感。
现今,火鸡在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甚至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国家都有大量分布养殖,每到感恩节、圣诞节,火鸡更是成为他们争相购买的肉类。
火鸡对欧美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美食,英国人当时远渡重洋流亡到美洲大陆后,所登陆的地方也是荒无人烟,一度身陷于饥寒交迫的绝境之中,幸而遇上了善良的印第安人,向他们提供了很多食物和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这些英国人才得以存活并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
次年英国人在安顿好后,也在秋季喜迎了丰收,为了感谢曾经援助过他们的印第安人,就定在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准备了丰盛的晚宴,邀请印第安人来联欢庆祝,而晚宴中的主菜就是猎获的火鸡,因为在美洲火鸡比鹅的数量要多得多,体格更大肉更多,很适合这种盛大的活动。
这一次的聚会颇具历史意义,也是感恩节的起源,所以火鸡也成为了之后庆祝感恩节的必备美食,后来也成为了圣诞节等其他节日的主要美食。
另外欧美很多国家都面临着肥胖等健康问题,而火鸡因为它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被西方的很多营养学家评为“超级营养食物”,所以火鸡除了作为节日美食外,也成为了很多欧美人所喜爱的健康营养肉类,用它来代替猪肉、牛肉食用。
一、火鸡个大肉柴
火鸡的体型高大健壮真不是说说而已,它的个头是家鸡四到五倍,成年的火鸡体重能达到11公斤左右,出肉率很高,甚至被称为“造肉机器”,富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不高,且仅有的脂肪还是有益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所以火鸡在欧美人眼中都是满满的优点。
但也正是火鸡的脂肪含量少,使得其口感很柴,像很多人都不喜欢吃较柴的鸡胸肉,因为它的脂肪含量很低在5%左右,而火鸡的脂肪含量只在2%,由此可知火鸡肉吃着会有多柴,加上肉质纤维还粗,所以对于更喜爱鲜嫩口感的国人来说,火鸡肉实在是难以下咽。
火鸡个头大这点在国人看来也并不是优点,一只鸡有十来斤,一般的家庭一顿或两顿很难吃完,除非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还有可能做好后一次性吃完,不然本来就柴的火鸡肉,隔夜后再吃那估计会柴得咬不动。
而且别说火鸡了,就是大一些的鹅,在我国的销量都远低于鸡鸭这些个头偏小的家禽肉类,国人的吃肉量与欧美人相比还是要小上很多。
火鸡最常见的烹饪方式,就是将整只火鸡腌制后塞入烤箱烤熟,而在国内大部分家庭是没有这么专业的大烤箱的,烤在我国的烹饪方式中也排不到前列,大众更喜欢煎炒蒸炖煮这类烹饪方法,只是偶尔会到外面的饭店吃个烤肉、烤串。
火鸡肉同样也不适用于我国的这些烹调方法,它肉质较为厚实,难以入味,欧美人会在其腌制烤熟后,分食再涂抹上蘸料食用,而国人则更讲究菜肴在烹饪时的调味和入味,所以即使是用我国这些烹调方式烹饪完成后,火鸡肉吃起来也是又柴又寡淡,相比之下还是猪肉、鸡肉、鱼肉、牛羊肉吃着更香更有滋味。
三、养殖成本较高
火鸡的大个头也就意味着它的生长周期要远比普通的肉鸡长许多,一只火鸡的生长周期在一年左右,哪怕是工业养殖的火鸡也要半年左右才能出栏,而现今的肉鸡只需要两到三个月就能出栏。
另外火鸡的出肉率虽高,但它的食量也极为惊人,简直就是家禽界的“大胃王”,它每日所摄入的饲料量是肉鸡的五六倍,养殖成本要高上许多。
而且养殖火鸡还需要较为宽阔的场地,不然以火鸡那强健好斗的特点,只圈在一个小小的养殖棚中肯定会互相攻击撕咬,国内若是想要养殖必须得找一块有很大面积的山坡、林园的地方去散养火鸡才行。
在这些养殖条件和成本的叠加下,我国那些仅有的想要饲养火鸡的农户也会逐渐打消这个念头,即使饲养好了之后也要发愁于火鸡的售卖渠道,还不如老老实实饲养鸡鸭、猪牛羊这些受欢迎的家禽牲畜。
四、没有传统文化的加持
其实火鸡早在150年前就被西方一些国家的海员带入了中国,对于他们来说火鸡是赋有节日意义的美食,可火鸡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刚刚从外国传入的食材,并没有深厚的感情,也没有任何传统文化的加持。
我国又不过感恩节、圣诞节这些西方节日,而在过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众多中国传统节日时,我国这深厚的历史和美食文化,使得本身就有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节日美食,大家也无须再把别的国家的节日美食端上自家餐桌,而且火鸡这食材口感美味值又不够,更不值得大众将这一样毫无传统文化符号的食物放在心上了。
火鸡主要还是因为口感差这一点一直没能在中国流行起来,但在未来也可能会有专业的人士将火鸡进行杂交改良,来改善它的肉质,适宜中国的烹饪方式,若是价格能接地气便宜些,说不定也会成功打开国内的市场,受到中国食客的欢迎。
大家都品尝过火鸡肉么?具体口感滋味如何?有吃过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