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战三国》。
这是不败神话的一本历史小说,讲述了一场意外让牧羽穿越到三国时期,成为了黄巾军的一员,牧羽感到十分慌乱。
在异世中如何避免自己被破坏,成了他穿越后的首要难题。
索性他得到了一个金手指,让他可以召唤其他的历史人物,跟其他人对抗。
面对曹操的虎豹骑的时候,牧羽派出了战龙营,当遇到刘关张的时候,叶羽派出了宇文成都,高宠,李存孝三人。
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在三国中周旋,寻找自己的位置,为亲朋拼出一条血路,最终开创新纪元。
《乱战三国》简评
这是一本很精彩的汉末穿越小说,主角牧羽,有金手指,智商情商超绝,性格理智有城府,深谋远虑会算计,心狠手辣有主见,决断力强,堪称枭雄之姿。
这本书从主角穿越黄巾军开始讲起,他一步步算计,成为曹操妹夫,把曹操班底撬完了,大耳朵刘刚起步就被主角阴死。
孙家被灭,刘璋刘琮投降,袁氏就留了一支苟延残喘。
和其它历史争霸小说不同的是,大一统之后应该才是本书真正开始的地方,主角携开国之威要向世家门阀豪强士人宣战。
本书故事精彩,剧情节奏爽点足,逻辑文笔上好,喜欢权谋争霸的书友可以看看。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啥却没有外族入侵?是谁在镇守边疆?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异族入侵的情况很常见,历朝历代,北方的敌人主要包括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政权,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几乎从来没有停息过。
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混乱不堪,从董卓乱汉到军阀割据,再到三国鼎立,理论上讲,内乱容易引发外敌入侵,此时正是异族入主中原最好的时候,但三国时期基本上都是诸侯间的内部战争,外族入侵的情况较少。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又谁在抵御外敌、镇守边疆呢?
上图_ 三国鼎立
两汉奠定了北方良好局面
在两汉时期,中原王朝最大敌人就是北方的匈奴,刘邦在白登之围中差点丧命,此后汉朝和匈奴签订盟约,暂时保持和平。
直到汉武帝年间,在文景二帝的经营下,汉朝空前强大,随即汉武帝对匈奴发起全方位反击,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的率领下,匈奴被杀得溃不成军、元气大伤。
虽说汉武帝派兵重创匈奴,但匈奴并没有因此瓦解。
直到公元89年,窦宪率兵征伐北匈奴,“斩名王以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
”前后归降者20多万人,此战后,北匈奴基本被除名,其残部逃到了康居国,南匈奴则唯汉朝马首是瞻。
一定程度上讲,汉朝对北方的连年征战,给了三国时期较为平稳的外部环境,当然不是没有外敌,而是相对较弱。
疗伤和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到了西晋八王之乱之时,那些游牧民族才趁机再度南下,大规模动乱才再度开启。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
曹操数次北征
公元207年,曹操最麻烦的敌人就是乌桓,袁绍已死,袁尚、袁熙投奔了乌桓,因此,曹操准备发兵扫平乌桓。
在此之前,袁绍曾安抚乌桓,双方的关系还算说得过去,所以袁尚、袁熙才能投奔乌桓。
除了剿灭袁绍的残余势力,曹操的另一个目的也是将乌桓平定,东汉末年,中原较为混乱,鲜卑、乌桓稍微发展壮大,便常常骚扰汉朝边境,杀掠百姓,造成的影响也相当恶劣,曹操此举也是为了一劳永逸,把两个问题一并解决。
上图_ 曹操肃清袁氏在北方残余势力及北征乌桓
史料记载“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
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
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
公元207年8月,曹军与敌军在白狼山遭遇,乌桓兵多将广,看起很是威武,而曹军主力还没到,众将领脸上皆有骇色。
曹操身经百战,不仅权谋老道,而且经验丰富,曹操登高望远,发现乌桓军阵型还没有摆好,随即下令,不等主力部队,直接进攻。
曹操派张辽为先锋,率先发起猛攻,张辽之勇武在三国之中也是罕有对手,在曹军凌厉的攻之下,乌桓军一片混乱,就连蹋顿单于本人也被斩杀于马下。
乌桓军大败,投降者20余万人,乌桓乱局被平定。
上图_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
史料记载“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
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
豫因地形,回车结圜陈,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
胡不能进,散去。
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
公元218年,乌桓所部再度反叛,曹操派出大将曹彰、田豫前去平叛。
接战之时,曹军遭遇敌人伏击,田豫并不慌乱,组织军兵组成环形防线,弓弩兵对敌人一顿猛射,乌桓见攻不下来,就准备撤退,田豫趁此机会派兵出击,大败乌桓军。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田豫就驻扎在边塞,由于其统兵有方,敌人不敢造次,北方安定了很长时间。
北方的外敌,在曹军反复征伐下偃旗息鼓。
曹魏是三国中最强政权,以他的实力,加之大将田豫等人坐镇,乌桓、鲜卑等族群被镇压了下来。
换言之,并非乌桓等族不想南侵,而是他们不是曹操的对手。
上图_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诸葛亮平定南中,孙权派兵讨伐山越等地
历朝历代中,大多的威胁都来自北方,而南方的敌人相对弱小很多,由于曹操的地盘和乌桓、鲜卑接壤,所以抵御北方外敌的责任就落到了曹操头上。
虽然刘备和孙权的力量远不及曹操,但对付南方的叛乱,还是绰绰有余的。
史料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秋悉平。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备死前将大权交给了诸葛亮,君主的去世,很容易引起外敌入侵,听说刘备已死,南中诸郡借此机会发起叛乱。
诸葛亮并没有着急出兵,而先派人和东吴修好,以免除后顾之忧。
上图_ 诸葛亮进军南中战略图
在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南征,其目标就是南中地区,位置就在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
南方的异族实力明显没有北方那么强大,而他们的对手还是聪明绝顶的诸葛亮,诸葛亮采取的办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武力为辅,以攻心为主。
在击败雍闿军之后,蜀军便主要心思花在孟获这里,孟获是南中首领,只要安抚住他,其所部人马自然会放下武器。
孟获不是对手,被诸葛亮抓住七次,又放了七次,最终孟获真心归附。
诸葛亮春天出兵,到秋天平定叛乱,12月班师回朝,因为收复了南中,蜀汉的实力也大幅度增加,这才有了北伐的本钱。
虽说诸葛亮用了不少谋略,但事实上,双方还是用实力说话的,正是因为蜀军实力强悍,所以孟获才能真心归附。
上图_ 三国鼎立时期 山越人位置所在
史料记载“贺齐讨黟贼,钦督万兵,与齐并力,黟贼平定。
”
到了孙权这里,他南方的敌人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其中包括山越、五溪夷等等,山越曾爆发叛乱,孙权派出贺齐、蒋钦等将领平叛,虽说拖得时间比较长,但负面影响比较有限,对比乌桓、和南中地区的叛乱,东吴这边的问题更小一些。
比起汉朝的匈奴,三国时期南北边境都相对安定一些,一方面由于三个政权的实力比较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异族势力相对单薄,并没有引起大规模混乱。
总而言之,再怎么论,刘备、曹操、孙策、孙权,都做过汉朝的臣子,虽说他们先后自立为王,但终归还是给了汉室一些面子,纵使在一段时间内,三方杀得不可开交,但也绝不会让外族入侵,这大概也可以称作一种默契。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