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蟹不肉"这个词汇在网络语境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源自于对"shitbro"的谐音,其中"bro"是兄弟的意思,所以"蟹不肉"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亲切的称呼,用来称呼好朋友。
2.作为网络流行语,"蟹不肉"被广泛使用,常作为感叹词表达赞赏。
例如,人们会用它说:“蟹不肉,这真是太酷了!”来夸赞别人的外貌或者能力,显示出对其的喜爱和钦佩。
3.关于"蟹不肉"的起源,一种说法是它来自游戏《侠盗猎车手5》。
在游戏中,当玩家在街上闲逛并引发混乱时,路过的NPC(非玩家角色)会说出这句话。
4.另一种说法认为,"蟹不肉"流行起来是因为抖音上一个名为"别发问号"的博主。
他在每个视频开头都会用这个词打招呼,并配合即兴的freestyle和展示自己的时尚穿搭。
这位博主是一位老爷爷,他的潮流感和独特的说话风格吸引了很多粉丝,也因此推动了"蟹不肉"的流行。
视频介绍
西风响,蟹脚痒,又到了大闸蟹的季节。
也是“吃货”的快乐源泉,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螃蟹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质量品质数量下跌。
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各地的高温的影响。
这个夏天,美国大部分地区被极端热浪席卷,有1/3的美国人口生活在高温警报之中。
欧洲也正在遭遇着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仅仅西班牙,在7月份就已经有3000余人死于高温,这个数字是去年同期的数倍。
热浪也在不断地加速冰川融化,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到了32.5℃,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冰盖也在加速融化。
高温带来的危害可不止这一点,它还引发了森林火灾。
2022年7月13日,美国西部地区火山肆虐,山火的到来已覆盖10个州,大量居民被迫撤离。
在我国也不例外,上海气温直接领跑全国,7月14日,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今年第3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超过40℃。
杭州也连续遭遇40℃左右的高温天气,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内,动物们借助冰块、空调房、“泳池”等方式“花样”消暑。
而前几天,“阳澄湖大闸蟹恐缺席中秋”登上热搜,原因是因为天气太热,螃蟹都不长肉了。
这到底是真是假呢?
螃蟹会被饿瘦?
相信在夏天很多人的食欲都会下降吧,因为热的已经不知道要吃什么了,每天中午也就只想熬个粥喝,而螃蟹亦是如此。
螃蟹生长最适宜的水温是18℃~25℃,一旦到了30℃以上,它们就会“厌恶”吃东西,也就是说食欲下降了,跟随的体质也会下降,容易生病。
今年夏天不只是陆地上热得不行部分地区的水面温度都能达到40℃,螃蟹也热得茶不思饭不想,自然没法增重。
螃蟹属于杂食动物,它们会吃一些小鱼仔,但是因为受高温的影响,导致它们食欲下降,小鱼仔不及时吃就容易腐败变质导致水质变差,进而影响螃蟹的生长发育。
螃蟹的生长需要经历5次蜕壳,才能变成成蟹,每次蜕壳后个头都能翻倍。
但现在天气那么热,你觉得它还能成蟹吗?
可能还没有蜕壳完成,就已经死亡了。
螃蟹的第4次蜕壳一般都是在7月,蜕壳后它们的重量可以达到2两以上。
而如今受高温的影响,导致螃蟹蜕壳时间延迟20到30天,没完成第4次蜕壳的螃蟹只有不到1.5两。
受高温影响的也不止螃蟹,还有其他的海鲜也在承受着高温的折磨。
我国广东的海鲈鱼养殖区在高温下水温达到35℃,这大大影响了海鲈鱼的进食和生长,甚至会让它们出现热应激问题,更容易生病。
高温加上低气压,水体溶氧含量下降得快,尤其是海鲈鱼生活的中下层水体。
这高温下来直接导致养殖场损失惨重。
现在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在水下放置制氧机,让它们能吸收到更多的氧。
以及浙江临海是“中国白对虾之乡”,持续的高温使部分养殖池的白对虾发生病害,这些抵抗力变弱的白对虾,很快便被人们打捞上岸。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就连太平洋都成了“火锅汤底”。
2021年,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哈雷和他的团队的调查发现:
在太平洋东北部的加拿大温哥华沿岸,大约10亿只海洋生物被高温造成的热浪活活“煮”死。
海水已然变成了“火锅中的海鲜汤”。
这么说吧,太平洋西北部的气温屡屡打破历史记录,克里斯托弗·哈雷就想去看看高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谁知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一公里的海岸线变成了1亿只藤壶的墓地,就连其他的海洋生物都被烫得上岸了。
出现极端高温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
据研究表明,高温是因为出现了千年一遇的“热穹顶”现象。
它指大气中的高压循环产生大量的热量,与两侧的低压形成一面“热穹”。
“热穹顶”就像是一个高温的罩子罩在了人们的头上,里面都是热空气,靠近地面的热空气上升,但上方又因为高气压就把热空气直接压回地面。
一直循环着这个动作,这也导致温度越来越高,冷空气又无法进入。
这个“热穹顶”是可以移动的,它移动到哪里,哪里就会遭受高温的侵袭。
如果情况持续恶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在这时我们要有所行动了!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