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3 22:23:53|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上海"徐家汇"因为徐光启而得名。
拓展知识: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
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
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
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介绍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
他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
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除《崇祯历书》全书的总编工作外,徐光启还参加了《测天约说》《大测》《日缠历指》《测量全义》《日缠表》等书的具体编译工作。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和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前6卷)。
徐光启提出了实用的“度数之学”的思想,同时还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两书。
徐光启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
《几何原本》的翻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直到20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兴学校,
以《几何原本》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
徐光启在修改历法的疏奏中,详细论述了数学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音律、兵器兵法及军事工程、会计理财、各种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舆地测量、医药、制造钟漏等计时器十个方面应用。
还建议开展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
视频介绍
提起徐光启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会太陌生。
他是我们课本上经常会出现的名字, 他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他翻译的《几何原本》更是对我国的数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这次来上海旅行住的酒店旁边便是光启公园, 这里面葬的便是徐光启的墓。
徐光启是上海人, 这个可能对外地人很是陌生,但对于上海人来说大部分都知道,尤其是徐家汇这边的人。
因为徐家汇的名字也便是从他来源,当年因为徐光启生于此地,于是徐氏家族就再次繁衍生息,徐家汇的名字也由此俗定而成。
光启公园就在徐家汇地铁站旁,交通位置十分的方便。
无论是公交车还是地铁或者是共享单车,这里都有着非常卓越的地理位置。
早晨吃完早餐便下楼逛一逛,旁边光启公园里已经有了很多来这里晨练的老人家,公园不是很大,但是人流却很多。
慢慢走一走,逛一逛半个小时便可以走完。
但这却都是附近居民喜欢来运动的小公园,大家或者聚在一起聊聊天,跳跳舞,放松放松筋骨。
这座公园原名叫做南丹公园, 始建于明代崇祯14年。
在1983年的时候,为了纪念徐光启逝世后的350周年, 南丹公园改名为了光启公园,而且这里还有一座徐光启纪念馆。
公园门口有一处小石桥,走过石桥一处石牌坊, 这是四柱三间冲天式结构,中间匾额写的是“文武元勋”,两侧分别是“王佐儒宗”和“熙朝元辅”, 这12个字概括了徐光启一生的贡献,也是对他最为贴切的形容。
走过牌坊便是神道, 神道的尽头就是徐光启墓, 神道两侧的石像是后来修缮的,之前的因为战乱而被毁掉了,石像的数量和摆放也是按照徐光启作为一品重臣的规模去摆放。
神道的尽头有一个十字架墓冢, 因为徐光启是天主教徒,所以他的墓前既有墓碑也有十字架,十字架是1903年天主教会为了纪念徐光启入教300周年和逝世270年对他的墓地进行修缮而设置的。
徐光启的墓看过去就像一处笔架形, 这是一处合葬墓,采用的是隔代葬形式, 就是说这里面安葬的既有徐光启和他的夫人,也有他的孙子和媳妇。
墓葬的表面就像波浪一样, 共有三个突起, 就像古代架毛笔的架子一样。
在徐光启墓的东边还有一处他的手迹碑廊,这里刻的是徐光启的著作,公园里还有很多关于徐光启的雕塑,有一处是徐立谈道雕塑, 说的便是徐光启和利玛窦谈论如何翻译几何原本时样子。
除此之外,还有徐光启夜观星象雕塑,徐光启督造火炮的雕塑,徐光启桑园试种的雕塑等等一切关于徐光启故事的雕塑。
除了这些外,还有很多的凉亭和绿化,这也是一处安静之地,隔绝了马路上纷纷扰扰,那么你来过这里吗?来过上海旅行吗?想来看看吗?欢迎讨论。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