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梦西游3》这款游戏中,宣花袍是一种装备,玩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它。
首先,宣花袍可以在游戏的副本中掉落。
在挑战游戏的高级副本时,有一定概率会掉落宣花袍。
玩家需要反复挑战这些副本,直到成功获得宣花袍。
需要注意的是,掉落的概率可能较低,因此玩家需要耐心和毅力。
其次,宣花袍还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获得。
游戏中会有一些与宣花袍相关的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后,玩家可能会获得宣花袍作为奖励。
这种方式需要玩家关注游戏中的任务系统,及时接受和完成任务。
此外,宣花袍还可以在商店中购买。
在游戏中的某些商店,玩家可以用游戏内货币或者充值购买宣花袍。
这种方式需要玩家有足够的游戏货币或者愿意进行充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宣花袍的获得方式可能还有其他方法,比如通过活动、兑换等方式。
玩家可以关注游戏中的活动公告和兑换系统,以获取更多的获得方式。
总的来说,获得宣花袍需要玩家在游戏中进行多次尝试和努力。
玩家可以通过挑战副本、完成任务、购买商店等方式,来获取这件珍贵的装备。
同时,玩家也需要关注游戏中的其他获得方式,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游戏实力。
视频介绍
但凡是中国人,不一定都读过《三国演义》或《三国志》,但一定都知道关羽。
19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由陆树铭饰演关羽,老先生已然仙逝
他,九尺身躯、仪表不凡,烨然若天人,面若重枣、美髯垂腹,身量高大、气宇轩昂,义薄云天、孤傲不俗,手持青龙偃月刀,身披翡翠宣花袍,胯下追风赤兔马,有盖世无双之勇、横扫千军之魄。
万军不过华雄,温酒刹那而杀;诛杀颜良斩文丑,英姿声势天下闻;过得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无所惧;华容道上释曹操,忠肝义胆美名传;独当一面镇荆襄,东吴鼠辈皆丧胆;水淹七军惊人神,威震华夏无人敌;刮骨疗伤面不改,天人下凡当如是;可惜鼠辈袭后方,败走麦城千古叹。
盖世武圣,关云长也。
2010年版《三国演义》中,由于荣光饰演关羽
在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祀文化中,文有孔夫子,武有关帝君,能被称为圣人的人,也只有他们二人,正好一文一武,代表着中国人民族性的两面,然而不同的是,孔子乃至圣先师,而关羽却有“走麦城”的经历,说破天就是一个败军之将,可如今却拥有不亚于孔夫子的影响力。
文圣和武圣
如果我们以孔庙和关帝庙数量为基准来衡量的话,关羽的影响力甚至是要超过孔子的。
在中国,只有县级行政单位以上的区域才会设有孔庙,
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约有2900个县级行政单位,全国被官方记录在册的孔庙数量只有3000出头,而关帝庙却多如牛毛,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几乎每个居民聚居区、长途道路旁都有一座关帝庙,
官方记录数字是10万座,而全球关庙的真实数字应该达到了30万座,十分惊人。
山西运城关帝庙
时至今日,关帝庙依然香火不绝,祭祀不断。
清朝年间甚至流传着:“可以不读孔夫子,不能不拜关帝君”的民间谚语,可想而知,在知识分子阶层以外的中国民间社会,关羽的文化影响力远远大于孔子。
凡是在中华文化圈,不管黑道白道,都供奉关羽。
关羽像有所谓“关公不睁眼,睁眼就见血”的说法
大众对关羽的认知,大多来自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不管是在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电子游戏还是戏曲演绎中,关羽的形象大多以《三国演义》作为底本。
很少有人会去读史书《三国志》,然而关羽的形象之所以如此传奇,也确实和他在真实历史中的故事有关。
明代绘制的关羽画像
在名将辈出的三国时代,关羽虽然武艺超群,可武功在他之上的人也并非没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吕布,战三英而不倒。
可是千年已过,青史留名的却是他关羽,可见中国人供奉关羽可不只是看武艺高低,当然,关羽之武艺亦然盖世无双,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都是至今都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故事,更别提刮骨疗伤,真是天人下凡。
刮骨疗伤
关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河东解良人,今天的山西运城人。
和《三国演义》拥刘贬曹的倾向不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奉曹魏为正统,因此在史书中,关羽并非如今天那样神化,而只是一个武艺高强的蜀汉武将,但他也确实干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比如“诛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这些都是真实历史中的记载。
关羽
别看今天的关羽有许多惊人的名号荣誉,比如“关圣帝君”、“义勇武安王”、“关圣大帝”等十几个谥号,但在他生前,他唯一的爵位只有汉献帝给的“汉寿亭侯”,还是曹操表奏的。
“亭侯”其实是一个很低级的爵位,整个三国时期有50多个武将被封爵,因此关羽在当时的官方意义上不算是非常突出。
在关羽死后的800多年里,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祭祀他。
游戏《三国杀》里的关羽形象
然而从宋代开始,情况却大为不同,官方对关羽从封侯到封王,再到帝君,关羽的官方地位和民间地位都越来越高。
也是在宋代开始,大量关帝庙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到了后来,几乎是“凡有华人处,就有关帝庙”。
特别是香港,极度迷信关羽,黑社会和警察都供关公像,连许多在香港的英国人都会拜关羽。
香港警局一直都有祭祀关羽的传统,未回归前,连香港警队里的英国警察都会拜
唐代时期,唐肃宗李亨封姜太公为武成王,配享武庙,而关羽只是守护武庙64将之一,而在当时,文庙已经蔚然大观,连长安的皇宫里都供奉着孔子像。
到了隋代,一则神话出现,讲死后的关羽为僧人所度,皈依佛门,关羽由此受到佛门的供奉,佛教也借由关羽声名大振。
武庙64将
关羽信仰真正形成还是在宋代。
宋代军事孱弱,国土狭小,因此十分需要尚武精神。
宋真宗非常崇拜关羽,为他修庙,关于关羽的许多经典形象,比如美髯、红脸、大肚都是来自宋代。
宋代崇拜关羽,当然和巨大的边防压力有关,关羽乃蜀汉第一名将,戍守荆州,威震一方,民间就喜欢关羽可以显灵,保佑宋人和宋土。
宋代流传下来的关羽雕塑
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达,民间十分流行杂剧和戏曲,许多历史上的典故都被民间艺人编成戏曲在瓦舍演出,大量三国戏开始流行。
大家就非常喜欢看关羽英雄气短的故事,因为足够传奇,那时候的关羽还没有封王,但是时人已经将其称为“关王”。
宋徽宗赵佶也十分迷恋关羽,封其为“忠惠公”,而且道教也封其为“崇宁真君”,由此关羽又被吸收为道家神明。
北宋形势图
宋徽宗一封就停不了了,很快又追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由此关羽正式封王。
中国古代的封号和爵位体系很复杂,但大致遵循帝-王-公-侯-伯-子-男和县侯、乡侯、亭侯的爵位排列,封王几乎是当时最高的爵位和荣誉之一。
宋徽宗年间,正值北宋末年,边患严重,狼烟不息,宋军羸弱不堪,宋徽宗虽然是个不成器的皇帝,但也希望有天将下凡,辅佐大宋,因此选上了关羽。
就算是后来入主中原的金元也供奉关羽。
金朝也供奉关羽
至于为什么是关羽?因为他足够忠义且十分勇猛,非常契合宋人呼唤天神下凡的心理,中国人喜欢讲义气的人,关羽就是最好的代表。
自此,佛道两教都将关羽吸纳为保护神,民间和朝廷也都非常追捧,关羽信仰开始传遍大江南北,民众自发为他修庙,在《水浒传》中就有不少拜关帝的桥段,鲁智深打禅杖时还把武器比为关王大刀。
金兵入关之后,北宋灭亡,入主中原的金人也祭祀关羽,因为关羽所代表的忠义精神,是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推崇的美德。
南宋建立后,正式将关羽看作国家祭祀中忠义的化身,将其纳入国家信仰体系,南宋是个挨打的朝代,当然希望以关羽的故事来激励更多的忠义之人报效国家,岳飞、韩世忠等就以关羽作为自己的偶像,
杭州岳王庙
元代之后,关羽又被加封“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也就是在元代,大量三国戏开始流行,关羽的许多体貌特征,诸如丹凤眼、红脸、二尺美髯、九尺身躯都已经深入人心,中国戏曲里有许多脸谱,其中红色象征忠勇之人,最早就是因为关羽。
这个时候,关帝庙已经遍布五湖四海,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信仰。
关羽脸谱
明代之后,乞丐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也尤为欣赏关羽,他从小就听了许多关羽的故事,当上皇帝之后,更加欣赏关羽的忠义无双,于是下令重修武庙,把武成王从姜太公换成了关羽。
自此,关羽正式成为武圣,官方的定义一下,民间自然也是立刻跟进,明代文人徐渭就记录了当时民间修建关帝庙的盛况,这是老百姓在庆祝汉地恢复中华。
桃园三结义
今天的南京武庙,就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关帝庙之一,供奉的主将就是关云长。
从明代开始,关庙的数量和规模都开始超过孔庙。
事实上,这和当时的等级秩序有关。
南京武庙
在中国古代,孔庙只有读书人能拜,确切地说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普通老百姓压根不识字,更别说读《论语》了,因此孔庙香火不盛;而关羽的故事大多是通过戏曲和说书的方式来演绎,老百姓看得懂,又知道关羽是忠义之人,于是家家户户都拜关公,还发展出了文关公招财、武关公护人的说法。
文关公月下读《春秋》
到了万历年间,万历皇帝一看关羽信仰如此盛大,便顺势加封关羽为“关圣帝君”,于是关羽正式封帝,这在中国古代是朝廷可以给予的最高封号了。
事实上,“关帝圣君”只是缩写,正式的封号是“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镇远天尊关帝圣君”,直接封到顶了。
这和明代嘉靖皇帝宠信道教有关,道教就投其所好,写了一本《关帝圣君觉世真经》,说是关羽显灵写的。
就在官方和道教都对关羽大肆加封的时候,佛教也将其封为“伽蓝护法神”,于是关羽又成了佛教十八守护神之一,这是极高的荣誉。
自此,本来只是人的关羽直接成为了神,从民间信仰上升到了儒道佛三家的至高神明,同时受到官方的认证,关二爷就这样成了天尊真君。
关圣伏魔
事实上,关羽本身就是儒家体系里的一部分,他最喜欢的书就是孔子写的《春秋》,所代表的思想也是儒家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因此,历朝历代尊崇关羽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明代关羽信仰达到鼎盛,民间都认为关羽可以抓鬼伏魔、上天入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已经收敛许多,关羽至少还只是个武艺高强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明代关羽信仰非常火热,但还只是局限于中原北方一带,南方、塞外和西北边陲还是比较淡的,而这就要提到晋商了。
明清时期的晋商走南闯北,自然要为老乡关羽宣传宣传,于是他们每到一处就捐资给关羽修庙,今天新疆、内蒙古等地的许多关帝庙最早都是晋商修的,晋商让关羽信仰正式走遍了全国。
位于太原的晋商会馆
有意思的是,关羽信仰真正走上巅峰的是清朝。
这是因为满清入关,其政权合法性不稳,于是就大肆推崇汉人英雄,比如关羽、岳飞,甚至是许多抗清志士。
乾隆皇帝甚至一度认为《三国志》不够推崇关羽,而命人重修。
事实上,民间还传说乾隆认为自己是刘备转世,所以关羽是他二弟,所以疯狂加封关羽。
乾隆
最有意思的是光绪皇帝,他是个无能天子,内政外交一无是处,被慈禧太后把持大权,于是他也希望有一个关二弟可以扶持自己,所以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甚为夸张。
韩国关帝庙
也正是在清朝,关羽信仰传播到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当地的主神,关帝庙不止在中国,更是在大儒家地区遍地开花,日本就尤为推崇《三国演义》。
不过比起关羽,日本人更喜欢诸葛亮,日本的小说《三国志》、各种三国电视剧和电影,都以诸葛亮星逝五丈原作为结局。
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武圣其实是岳飞,而不是关羽。
因为宋代之后的历朝历代也给岳飞封了许多号,宋孝宗即位后为他平反,封其为鄂王,岳飞也成为了岳王。
民国时期,北京武庙据说有两大武圣,就是岳飞和关羽,岳飞被认为是仅次于关羽的武圣,然而岳飞的影响力还是不及关羽。
精忠岳飞
言归正传,关羽作为一个保护神,非常神通广大,可以说是无所不保护,从黑道到白道,从贩夫走卒到王公贵族,卖豆腐的、杀猪的、磨刀的、打铁的、卖书的、警察、黑帮、商人等等都能保护,香港黑帮电影里必须要有的情节就是拜关公。
在中国港台地区和外国唐人街,警察和黑社会都拜关公,因为他们都相信关羽会保护忠义之人,当然正邪另说。
香港电影《雷洛传》里,英国警察拜关羽
现代关羽形象首推1994年版《三国演义》里的陆树铭所饰演的关羽。
1
994年,央视拍摄了史诗巨作《三国演义》,老戏骨陆树铭饰演的关羽成为此后关羽的标准形象,让关羽有了一个最鲜活的形象,丰神俊朗、气宇轩昂,连关庙里的关羽塑像都照他的脸塑,94版《三国演义》引入日本后,更是出现了
“陆树铭乃关羽转世”的说法。
中国人自古喜欢英雄气短的故事,特别中意悲情英雄,而关羽的故事完美契合中国人心中悲情英雄的形象。
事实上,关羽傲上而礼下,骄于士大夫,却善待士卒、抚恤百姓,因此对于底层百姓而言,他的身上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大众不觉得走麦城的关羽是败军之将,只认为他是如同项羽一样的悲剧英雄,是本该获胜而无奈败于命运的英雄。
关羽走麦城
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纲常,佛教讲究因果慈悲,道教则奉自然无为为法,关羽一人之身全部具备,于是儒家尊他为关圣帝君,佛教推崇其为迦蓝神,道教封他作崇宁真君,关羽的形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一再被神化,终于成了一种华夏民族共同的信仰。
60岁的陆树铭饰演的晚年关羽,堪称形神兼备
谁说英雄迟暮不值得敬?谁说廉颇老矣不能饭?关羽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中国人对忠勇信义的所有追求。
香火袅袅越过千年,能被历史和人民记住的人,方是不朽,关羽做到了。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