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介绍
时隔一年,日本“碟中谍”如约而至。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走进柯学”时间——
《名侦探柯南:百万美元的五棱星》
1
每年的柯南新剧场版上映,都会出现以下三个情况:
票房节节攀升;
剧情被骂得体无完肤;
各路CP粉在网上疯狂对线。
今年的《百万美元的五棱星》也一样。
在日本本土,系列票房首次突破150亿日元。
国内上映3天,票房破亿。
刷新了上一部《黑铁的鱼影》(破百亿)的最高票房纪录。
这似乎都证明了,放弃本格推理,改走动作特工路子,让柯南成为“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小学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零的执行人》,用足球对冲卫星返舱,拯救东京。
《绀青之拳》,把新加坡最著名的滨海湾金沙酒店撞个稀碎。
《绯色的子弹》,一颗子弹,在空中悬浮6分钟,从东京打到了名古屋。
到了《黑铁的鱼影》,海岸滑板追汽车、鱼雷攻防战,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柯南小学生的人体极限。
相比之下,今年这一部在动作玄学上有所收敛。
知名景点逃过一劫。
从决定胜负的关键一击变成了快速转场的耍帅赶路。
所以,当看到柯南在细如指头的缆绳上滑板爬坡追犯人,平次和反派在无人驾驶的飞机顶上剑道对决时,也就见怪不怪了。
让我在意的是,这一部剧场版豆瓣开分竟然有7.0。
比前几部刚及格的分数好上不少。
那是因为剧情变好了?
不见得。
大概率是因为大家已经不把柯南和“侦探推理”划上等号,完全把它当作是动作、爱情、喜剧的“柯学春晚”的缘故。
反正就是图一乐的事,也没必要较真。
2
柯南作为侦探电影的魂早在2011年的《沉默的15分钟》里就已经被逐渐掏空。
从那时候开始,这个IP就成了“柯南养大的年轻人”的乐园。
那些看柯南的人长大了,然后投身到动画业,去制作他们心目中的柯南剧场版。
导演换了,主创换了,推理开始弱化了。
反正年轻人更喜欢动作冒险加感情线的好莱坞大片模式,那就干脆把柯南也打造成霓虹版“伊森亨特”。
枪战、追车、贯穿一座城市的子弹,都稀释掉了那点可怜的侦探味道。
结果这招还真凑巧,看看年年破纪录的票房成绩就知道了。
因此主创们干脆油门踩死,让柯南剧场版坚定不移地走在“去侦探化”的路上。
柯南的剧场版就这么从侦探片一路沦为动作片,再到科幻片,现在沦为互联网小学生笑话。
也就不难理解了。
观众再怎么恨铁不成钢,再怎么骂也没用。
毕竟年年拍,年年有钱赚。
要是你是主创,估计你也不会在意这些批评的声音。
从今年剧场版在国内的宣发,看得出主创有意把柯南剧场版的定位,从科幻动作片过渡到恋爱喜剧片。
不信你看关于柯南剧场版的热搜是什么?
。
要搁五年前官博敢这么宣发,是会被粉丝骂成筛子的。
但现在呢?柯南的受众早换血了,像我这种从最早推理入坑的老粉早就被赶走了,新一代磕CP的观众反而成了大头。
官方也清楚现在柯南的受众群体,于是直接摆烂,把磕CP当成主要宣传点。
再看看另外几个热搜:
,……
这都是些什么鬼?
全都是磕CP的素材,根本没有人关心剧情的情节是否合理。
磕CP没问题,但问题是,柯南已经从一代人的侦探启蒙降级成了一个纯爱CP大锅乱炖。
这不是尊重CP粉,而是赤裸裸地圈钱!
3
真正尊重CP粉的作品,是在好的故事里藏糖,让大家自己去挖,而不是直接把糖塞到你嘴里,顺便伸手要钱。
想当年,《世纪末的魔术师》里的大本钟告白,《引爆的摩天大楼》里新兰隔着门拆弹那段,《贝克街的亡灵》里灰原哀为柯南挡下最后一颗子弹……
当时也没有炒CP这个概念,主创只要把故事讲好,把人物塑造好,能让观众跟角色共情,才心甘情愿地追随这些角色到今天。
这证明好好去讲一个故事,与让大家愉快地磕自己喜欢的 CP 是一件本身就不矛盾的事情。
这些年下来,主创非常清楚每一对CP都有他们的忠实粉丝。
粉丝喜欢,他们就拍什么。
这个世界上最好赚也是最安全的钱,就是赚CP粉的钱。
所以,你看到这一部剧场版的主线是啥?
平次和和和叶的告白。
在TV 版里他们无数次告白,无数次告白失败。
前前后后拖了十几年。
看柯南的观众小孩都很大了,这俩至今还是“青梅竹马”没在一起的阶段。
这一部新片花了一整个剧场版来铺垫这次告白,还让基德彻底沦为工具人。
用两人的告白来吸引观众,结果又失败了。
失败的理由非常扯,就是那种周日八点档的狗血剧常用的套路。
天上掉下了一个闪光弹,刚刚好掉在两个人中间,和叶耳朵被爆炸震得暂时性失聪了,平次说了一大堆,她一句没听见。
青山老贼可真够贪心,一次告白不够,还得留到下一次再割CP粉的韭菜,简直是光明正大的不要脸。
系列老粉看得无语,但新入坑的粉丝却看得津津有味。
这个时候,我就明白,我已经不是这个系列的受众了。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