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 22:24:15|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1、胡须:要挺直,而且长而有力感,胡须边侧黑影线越深越好,如果胡须能呈现出金橘红色则更好。
2、嘴:上下鄂要密合,下鄂不要比上鄂凸翘,以免长大后戽斗型,唇部能呈现红色度则更佳。
3、眼睛:要明亮有神,不宜过大,眼白部分基本上为金黄或部分橘红色,如果能呈现也红色部分越多越好,而眼球外缘则需呈现出深绿色金属光泽,越立体越好。
4、鳃:要光滑平顺,具银亮金属光泽,隐约泛出青绿色泽为佳,鳃部外缘软翼随呼吸张合平顺,不外翻。
5、胸鳍:要宽大且长,第一主鳍骨要圆弧顺畅,棘条、鳍膜完整,红色由鳍缘部位向内自然渲染,外缘鳍尖呈黄亮金粉色泽为优。
6、腹鳍:鳍骨、棘条要平顺,红度由外向鳍基部渲染,越红越好,外缘能有黄亮金粉色泽表现为佳。
7、鳞片:要完整、排序有序,鳞缘不要有缺角,12~15公分时亮鳞会到达第四排,优质的小龙会表现到第五排,而在游动时呈现粉莹光缘色泽,并泛出特殊紫或蓝天色光泽者为上品,金属感要强,15~20公分时必须能呈现出鳞框轮廓并且越分明越佳。
8、背鳍、臀鳍:棘条、鳍腊要完整,颜色越红越好,与鳍条呈交*的黑虎斑纹明显,并且背鳍与臀鳍虎斑纹走势相对称为佳。
9、尾鳍:要宽大,不要缩尾。
12~15公分时尾鳍的轮影框,叫做虎纹,有二框及三框型,小的时候越明显越好,但此轮框会随著成长而逐渐消失,红度越红越好。
10、泳姿:游动时胸鳍开展,状似飞翔,不徐不急,丝毫不怕人的观望、审视,气轩昂者为佳。
视频介绍
前言
BWL沦落为便当,小红龙从原本的灭团散会魔王也成为DPS的展示平台(毕竟一周DZ就爽这么一次)。
本人是小服的一个小公会的小贼,喜欢钻一些牛角尖。
精华帖中写道“可以选择放弃剔骨,剔骨收益与背刺基本持平”。
我在实验了几个CD后,“我感觉”不打剔骨的总体伤害会略低于打剔骨的伤害。
进而考虑到,我的装备以及团队配置的差距,猜想竞速团和高端团的输出策略可能并不适用于我。
但是天生杠精的我,想把剔骨和背刺进行一个数据化的比较,而不是我感觉,这也是我写这个帖子的初衷。
准备
本文仅讨论小红龙无限能量的输出环境情况下:
默认参数:
BUFF暴击惩罚=1.8%(恒定)
小红龙护甲=4641(有待商榷)
物理减免=护甲/(护甲+400+85*等级)=44.6%
5破后护甲=2391
5破后护甲减免=29.4%
标准战斗匕首天赋
15/31/5 (盗用飞雪大大的图)
值得注意的天赋
侵略
本文默认2点,并最终点出冲动,虽然对小红龙战斗0贡献,若不点除侵略,则剔骨的伤害需要剔除系数1.04。
密谋
本文默认2点,全文计算没有将其考虑在内,因为密谋相当于在所有伤害上在乘以系数1.02,放大了技能与技能之间的DPS差距,但是并没有改变实质,即优先级(对人物DPS的贡献高低)。
计算1:背刺 vs 5星剔骨
背刺(8级)伤害公式
D=((主手武器伤害+AP/14*1.7)*150%+210)* 120%
背刺(8级)暴击伤害公式
C=D*224%
5星剔骨(8级)伤害公式
D=(851+15%AP)* 104%
5星剔骨(8级)暴击伤害公式
C=D*2
结合上圆桌理论,可以得出背刺和剔骨的期望伤害。
再加上多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就可以粗略地得出背刺和剔骨孰优孰劣的问题了。
我对AP和面板暴击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AP的波动区间为600-1800,面板暴击率的波动区间为25%-45%。
没有将护甲减伤、密谋等伤害系数进行计算,因为不影响技能优先级(不影响最终大小关系,仅影响差值)
结论:在305-316武器技能区间内
目前P3阶段最高DPH的毁灭之刃,在我的波动区间内,5星剔骨的期望伤害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高于背刺。
极端情况:在2000AP(或更高)的情况下,毁灭的背刺期望伤害反超5星剔骨。
P5&6的死钉、迈牙和帝陨在高AP(1800-2000)的情况下,视武器和面板暴击率情况,背刺的期望伤害反超5星剔骨。
305多武器敏感性分析
横向为AP,纵向为暴击率,下同
“背刺”指代在当前情况下,背刺期望伤害高于5星剔骨期望伤害,应当使用背刺,下同
310多武器敏感性分析
315多武器敏感性分析
进一步自我思考
在完成了背刺与5星剔骨的比较之后,如果能进一步计算出切割和乱舞的价值,那么小红龙战斗的技能优先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完成了。
考虑到DEBUFF位置管理,没有考虑到割裂的计算。
这是我用excel做的一个dashboard,由多个部分组成(排版有些混乱)。
第一部分——固定参数、既定事实
如字面意思,这部分主要由一些固定的数值组成,其中包括了攻速、BOSS护甲、毒药这三大部分的数据(按照精华贴中的跑分,本文默认头腿FM 3攻速)。
第二部分——变量输入、可变因素
这部分主要由AP、暴击率、武器技能、命中这四大可变因素所组成,这些变量的变化会导致最终结果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计算过程、圆桌参数
将变量输入后,以圆桌理论为核心,开始进行圆桌参数的计算,圆桌参数将会应用到最终的期望值计算中,切割、乱舞的价值计算在下面单独的部分会有阐述 (实际是一个大的excel,截图截不下)。
第四部分——计算结果、输出
在代入圆桌参数后,得出最终的计算结果。
计算2:切割的价值
图中的模型是一个主毁灭、副狗牙、AP 1200、暴击率35%、武器技能310、命中10%、无3T2的盗贼(上面的dashboard中有相关参数)。
在面对小红龙(打背)时,他/她的白字攻击有14.5%为未命中、5.5%被闪躲率、40%被偏斜、32.2%造成暴击、7.8%命中。
那么他/她的主手的打背期望值伤害公式
已计算5破后护甲减伤,未计算密谋等其他伤害系数。
这里将护甲减伤进行计算,是因为毒药不受护甲减伤影响,而密谋、暗月BUFF等伤害系数,影响所有造成的伤害,包括毒药,因此不对优先级(大小关系)造成影响。
D=(固定偏斜率%*主手武器DPS*偏斜伤害%+暴击率%*主手武器DPS*2+命中率*主手武器DPS)*(1-护甲减伤%)=(40%*主手武器DPS*95%+32.2%*主手武器DPS*2+7.8%*主手武器DPS)。
主手武器DPS=(平均DPH+AP/14*武器速度)/攻击速度=(武器面板DPS+AP/14)*(武器速度/攻击速度)。
白字普攻触发毒药,因此将毒药的期望值伤害也进行计算并加总。
使用切割后,攻速将从原来的1.75/1.55提高至1.34/1.19,再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并减去差值,可得出切割带来的DPS(图中案例模型为67.9)。
计算3:乱舞的价值
按照上面的思路,同样对乱舞的价值进行计算。
最后将技能的每秒DPS期望值乘以持续时间,便得到了各技能的DPS期望值结果(dashboard中第4部分,上文有提)。
这里将切割和乱舞变相地视为一个瞬发伤害技能,在1个GCD内打出较高的DPS;但是实际上,这两个技能打出的那个GCD,造成了0点伤害,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地为玩家提供DPS,在100%利用切割/乱舞持续时间的情况下,造成的DPS是与“瞬发伤害技能”计算方式的情况是一样的(同时是本文假设、并且使用的计算方式)。
本文观点
将期望值进行综合考量后,可以粗略地得出以下的一些结论和看法(非竞速团/超高端情况)。
个人装备、团队配置、药剂BUFF、附魔选择等的不同(极端化)或将导致下面的结论有所变动,建议视具体情况而定。
背刺&剔骨
5星剔骨的期望值高于背刺,只有在上文提及的极少数情况,背刺将反超剔骨,建议使用。
切割
如其他战斗一样,小红龙战斗同样需要保证切割BUFF的覆盖,但是并没有那么的迫切,因为无限能量带来的结果,是如何充分利用每一个GCD打出最高的DPS,而非利用有限的能量打出最高的DPS。
个人愚见,起手放弃1星切割,打满5星在切割。
1星切割的起手情况是(不考虑闪躲):背刺(1星)-切割(13.05秒)-背刺x5-剔骨-背刺x6-切割(30.45秒)-5背刺+1剔骨/切割循环。
5星切割的起手情况是:背刺5星-切割(30.45秒)-5背刺+1剔骨/切割循环。
根据最终战斗长短,在多数情况下(第二种起手的最后一个5星切割的持续时间利用率在中上水平的情况下),第二种起手将会比第一种起手多放1个瞬发伤害技能。
以较低DPS的背刺来进行模拟,多打1个背刺(891)相当于100%利用了一个长达13.1秒的切割;考虑到开场少覆盖的4秒,以及收尾时可能未覆盖的数秒,多打1个伤害技能仍然要优于整体多几秒的切割覆盖。
乱舞
在没有切割的情况下,带来的DPS相对有限,可以选择在开场前使用,以达到在后续节省GCD的效果。
若想在BOSS战中开启,建议一定搭配切割,理想情况下切割时间≥15秒,单独使用乱舞效果极差,不如使用背刺。
限制&未完成部分
所有数据均为期望值,实际战斗中会有巨大的波动,背刺/剔骨被闪避后,如何调整手法及循环
未考虑仇恨,每个人的情况均有所不同,结论无法做到千人千面,仅提供思路。
全文假设全程完美打背输出,实际中小红龙会转头点名,这将导致:招架进入普通攻击圆桌,降低白字、毒药的输出,略微降低切割的价值,若转头点名时,GCD恰巧转好,那么可能会出现浪费1个GCD的情况,若手速较快,建议在转头时开启乱舞(确保切割时间≥15秒)、补切割;下策是使用剔骨和邪恶,虽然会被招架,但比空转GCD要好。
鲁莽诅咒、精灵火、歼灭者等破甲武器、密谋、暗月BUFF等伤害系数,磨刀石/正义之手/风怒的计算,BOSS护甲、毒药伤害和抵抗几率并非最终确定,有待商榷。
本文涉及一定量的计算,可能存在计算的错误、公式的误用、理论的理解偏差,望请各位小伙伴多多指教和沟通。
黑曜石之锋——Nepia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