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是一项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的体育运动。
在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首次获得世界冠军,这一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
自此,乒乓球运动在中国迅速普及,成为了深受喜爱的体育项目,并在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的“国球”。
视频介绍
中新社记者:贺劭清
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将于9月30日至10月9日在成都举行。
作为北京冬奥会后又一项在中国举行的世界顶尖赛事,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将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起源于英国的乒乓球,为何会成为中国“国球”?百年乒乓,小球如何转动大球?国乒时隔69年再次全“横拍”出战,背后有哪些故事?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国际裁判、四川省乒协裁委会副主任、成都体育学院乒羽教研室主任岳海鹏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能否介绍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上百年来,乒乓小球如何转动大球,搭建东西方沟通桥梁?
岳海鹏:我们可以从乒乓球英文名Table tennis——“桌上网球”来窥探乒乓球的起源。
先有网球,后有乒乓球。
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限制,英国大学生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为球网,用羊皮纸作球拍。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发现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网拍。
这种新颖的“网球赛”,慢慢演化为Table tennis,也就是乒乓球。
过去人们常认为,乒乓球运动在1904年前后初到中国。
当时上海文具店老板王道平经常奔赴日本采购文具,看到乒乓球表演比赛后买了十余副器材带回上海,摆在店中并亲自打球示范以吸引顾客。
但国际乒联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