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蚂蚁庄园小课堂在10月17日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以下哪种食物是我国古代的“口香糖”。
这个问题考验了对于古代口香糖的了解。
下面将详细解答蚂蚁庄园10月17日的正确答案。
蚂蚁庄园小课堂10月17日的正确答案是:猜一猜:以下哪种食物是我国古代的“口香糖”?答案:丁香答案解析:1.丁香拥有独特的香味,而且是可以食用的,因此它被视为一种天然的口香糖。
2.古人会将丁香晒干并裁成小段,这些小段看起来类似于鸡的舌头,因此也被称为鸡舌香。
3.或者,人们会将丁香与其他药材混合,研磨成粉末,然后混合搓成圆球状进行食用。
4.食用丁香后,它具有排除体内废气、健脾益胃以及杀菌消毒的效果,能够使口气变得清新。
视频介绍
古代的“口香糖”是丁香 (资料图片)
古代也有口香糖,古代的口香糖是丁香。
古人由于缺乏科学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有效方法,口腔清洁不够彻底,有时肠胃消化不良,以致口臭。
而如何去除口臭,古人也有很多妙方,最主要的一个方子,就是口衔“鸡舌香”。
因为“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如鸡舌”而得名的“鸡舌香”,便是丁香。
这味因为花筒细长、形状像钉子(古时亦将“钉”写作“丁”)、有着浓郁香气而得名的古老草药,是化解口臭尴尬的良药。
它健胃消胀、促进排气的功效可以压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等疾病引发的呃逆、反胃与口气不佳,抑制细菌及微生物滋长,还能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增加身体的抗菌能力。
相传东汉恒帝年间,有个老臣子叫刁存,口臭很厉害。
每当他向皇帝奏事,皇帝都皱着眉头,直至忍无可忍,便赐了一样东西给他,命他含到嘴里。
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又觉得味辛刺口,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不敢下咽。
退朝后,匆忙回家与家人诀别,恰好有同僚来访,感觉此事稀奇,便让刁存把“毒物”吐出。
吐出之后,便闻到一股浓郁芳香,口臭已然不觉。
原来所谓“毒药”,乃名贵的“鸡舌香”。
而后,朝廷官员面见皇帝时口含丁香便成为一时风气。
所以,大约也是从中国汉代开始,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问题,嘴里都含嚼丁香,以免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仕途。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记载:“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
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
”可见,含丁香治口臭,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方法极类似于现在的嚼口香糖。
相传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期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
可武则天却一直对他避而远之。
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
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道,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
宋之问得知后羞愧无比。
从那以后,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
想那古代官员们,一边毕恭毕敬地上朝奏事或听差,一边勤勤恳恳地含嚼丁香,也真是一道有趣的风景。
而“口衔丁香”,也慢慢演变成在朝为官的意思。
收录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三人文章选集的《三曹集》里就有曹操曾借赠送丁香给诸葛亮,表达想与其共事之意的记载。
他曾给诸葛亮写过“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的信。
虽然据说诸葛亮也有口臭,但曹操此举绝不是想讽刺诸葛亮,而是想笼络他为己所用。
唐代刘禹锡在被贬为郎州司马后曾作诗《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其中有句“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更是明明白白地用口衔丁香一事表达共事于朝廷的意思。
到明清之后,口含丁香避口气、增芳香,已成为朝臣和士大夫们的日常之事。
文人雅士以丁香赠友,也成为常见礼节。
(资摘)
来源: 今晚报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