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尊敬长者 怎么做(老舍:我尊敬的长者与朋友)

2024-11-29 11:48:28|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尊敬长者 怎么做

言语上:用敬称,阿姨、叔叔、爷爷、奶奶。

,交谈中多用“您”行动上:无论什么场合,给长者让座,让长者先坐,都是尊敬的表示如果路上看到老人行动不便,可以主动掺扶上下台阶,过马路。

帮他们提东西。

其实尊敬,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如果有这样的心,即便是你什么都不做,长辈也都是可以感觉到你的真诚的

老舍:我尊敬的长者与朋友

视频介绍

我第一次见到老舍,是1935年,在青岛。

那年,他应国立山东大学之邀去任教,恰好头一年,我成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离开青岛到山东临清中学教书去了。

虽然我没有赶上受他的教导,但我和老舍的关系,是在师友之间。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到后来,成为亲密的朋友,尊师之感全没有了。

青岛,因为山东大学在这里,聚集了不少有名的学者、教授和作家。

由于爱好相同,情感融洽,老舍、洪深、王统照、吴伯箫、赵少侯诸位,我们趁暑假的机会,不时聚在一道谈心,并辟了个小小的文艺园地《避暑录话》,附在《青岛民报》上。

我和老舍相识、相交,至死不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1933年7月,我的第一本诗集自费出版了。

一个无名小卒想出本书,比登天还难。

这本《烙印》由闻一多先生写序,王统照先生做出版人,他们两位既出了力,每人还出了20元钱作为印刷纸张费用。

出书不久,在当时影响很大的《文学》杂志上,一期刊登了两篇评介文章,一篇是茅盾先生写的,另一篇是老舍先生写的。

老舍评诗,不但别人,我自己也为之既惊且喜。

评文也很别致,他说:“设若我能管住生命,我不愿它又臭又长……我愿又臭又硬。

克家是否臭?不晓得。

他确是硬,硬得厉害。

”由于这两篇评介,书店才接受了《烙印》这本小小诗集,我也算登了龙门——上了文坛。

当时我所以“惊”,因为我觉得老舍是小说家,对诗,特别是为“名流学者”所看不起的“新诗”,不但看,而且看了还要发表议论,实在是万万想不到的!以后的事实证明,我当时并没有完全了解老舍,他不但是多面手,面面通,而且面面精!他的诗名,多少为他的小说和戏剧所掩盖了。

老舍也是诗人。

他能诗,不只是才华上的,而是气质上的。

他新诗也写,有长诗《剑北篇》为证;旧诗写得很好,有才情也有功力。

有一次,我去拜访老舍,他把我引到他楼上的写字间里,我们二人并坐,随心所欲地漫谈。

他说,正在想写一个洋车夫的故事。

他并没有谈故事的内容,当时我暗中惊异,您怎么了解一个洋车夫呢?不用说,这就是后来的《骆驼祥子》了。

当时我对老舍既是著名作家又是大学教授的身份和声誉,是欣羡而又倾倒的。

他大概察觉到这一点,意味深长地说:“一家几口,是要抓一个饭碗的呵。

我这个‘教授’,肚子里没有什么货色,两个礼拜,顶多两个礼拜就倒光了。

现蒸了现卖。

有的作家当教授——”他伸出右手的两个指头,“哼”了一声幽默地说:“两个钟头就光了!”

1937年“七七”,我在北平听到卢沟桥打响了抗战的第一炮,10月间,我到了济南,在警报的空隙里,我去看望老舍。

这时他在齐鲁大学任教,离乱中更觉到友情的可贵。

1938年三四月间,我从前线到武汉去。

南京失守后,文艺界的朋友们云集在这里,自然也包括老舍。

“絜青和孩子们在一起吗?”我问他。

他带点感动地回答说:“没法带她们出来呀,谁照顾谁呢?”他微微向上注视着什么似的,然后说:“国难当头,抗战第一,我们不能老把个人和家庭挂在心上呵!昨天,我在医院门口看见一个从前线下来的伤兵,面黄肌瘦,半身是泥土和血迹,大腿被打穿了。

他不叫苦,很镇定地斜着身子,不能坐直。

他忍着疼,不吭一声。

大家对他充满了尊敬的感情。

看看他这神态,我觉得我们的未来大有希望,种种个人主义的想法,太可耻了。

”接着说:“我要用手里的一支笔为神圣的抗战服务,我不能到战地去,已经很抱愧了。

”他告诉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已经成立了,号召“作家下乡,作家下厂,作家入伍”,“一个文艺作家,在这样轰轰烈烈的伟大时代,不到生活里去,试问,你能写点子什么呀?”

老舍,就是这“文协”的总务部部长。

“文协”是个统一战线的文艺组织,左、中、右派都有。

老舍的担子可不轻,好在有党的领导,周总理亲自指挥。

统战工作本来就不大好办,何况“文协”这个民众团体,经费还得仰给于人。

所以,大家对老舍有一句评价:“外圆内方”。

“外”不“圆”,就转不动;“内”不“方”,就丧失了立场。

“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由老舍主持。

出版文艺丛书,也是他负责。

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他是总管。

这就得“任劳”,还得“任怨”。

他的气度比较大,能装得下事,容得下人。

但他办事认真,不和稀泥。

有一次,“文协”参加慰问伤兵,募集了一批书籍,临出发了,出了差错,老舍大生气,当着大家怒斥做秘书工作的青年:“这是严肃的工作,不准你吊儿郎当,你是干什么的?误了大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舍大发脾气,以后也没再见过。

1946年,抗战胜利第二年,老舍即将去美,来信希望行前能和我见见面。

于是便到离“文协”不远的北方餐馆“天霖春”去吃芝麻烧饼,一个人一杯小酒,其实是借酒话别而已。

地角天涯,一别四载。

在来信中,他说:“住在纽约,十里洋场,够热闹的了,我却一个人独守空房,寂寞难耐。

”从这样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出他内心的情感与况味。

1949年年末,老舍回国。

他来看我,坐在小沙发上,絮谈他在美国的枯寂,对祖国、朋友、家人的怀念深情。

“回来一看,变化多大呵,真叫人高兴!我觉得,好似心里推倒了一堵墙……我的这条不大听使唤的腿,好像也活便了一点。

”我和老舍同住东城,同在作家协会工作,此后的17年,在会议场合,在他的家里,时常晤面,不时过从。

他身兼好多职务,多得连他自己一口也说不清楚,工作紧张,交往繁忙,座上客常满,但是他那支笔,始终不停。

老舍爱朋友,广交游。

他重友谊,不论地位、声名的高低。

老舍,对人生是乐观的,兴趣是多方面的。

他喜字画,好养花。

他他的电话声,还在我心头缭绕,噩耗突然来到了我的耳中。

我心如刀剜,欲哭无泪。

乌云飘过,仰望碧空,星光万点。

有一颗,亮晶晶的,那该是“老人星”吧?望着它,我遐思冥想,想起了老舍——我尊敬的长者、亲密的朋友。

(本文选自《友情和墨香》一书,有删节,该书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