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旅游装备如下:
1、行囊:古代行囊以方形、圆形为主,多用牛皮、羊皮、帆布等材质制作,囊内可装一些必需品如饮食、水壶、炊具、药品等。
2、衣物:古人在旅行中通常穿着轻便、透气的衣物,如道袍、罗裙、草鞋等。
此外,一些高山峡谷等特殊环境下的旅行,还需要穿戴防风、防寒的装备,如皮袄、毛衣、毛裤、羽绒服等。
3、腰带:古人通常会携带一根皮质或布质的腰带,用于固定行囊、绑扎衣物等。
4、工具:古人在旅行中还会携带一些必备的工具,如刀、匕首、火把、灯笼、指南针、地图等。
5、马匹:在古代,马匹是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通常会租用或自带一匹马进行旅行。
另外,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旅行,如高山、沙漠等,还需要使用骆驼、驴子等其他交通工具。
6、水壶:古人旅游时需要携带一些水壶,用于储存饮用水或烧水。
水壶通常用陶瓷、青铜、铁等材质制成。
7、药品:古人旅游时也需要携带一些药品,用于处理一些紧急情况或疾病。
药品通常包括一些常见的中药材或药丸等。
古人旅途怎么吃
民以食为天,旅途中更是尤为重要。
唐代起,酒肆食店逐渐普及,为旅人出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但即使饮食业再发达,古人出门旅行还是习惯随身携带食物以防万一。
除此之外,芳香开窍、除秽杀虫的药物也是居家旅行的必备物品。
视频介绍
作为一个幸福的现代人,带上手机身份证就能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是在古代,出门旅行可不能说走就走,一路上暑雨祁寒山高水长,一定要准备好装备防身。
古代出行再艰难也挡不住大家的步伐,前有秦始皇巡游天下、孔夫子周游列国,后有李太白漫步人间、徐霞客踏遍山河。
是什么助他们登山涉水、过府冲州?他们的出行装备,与我们现代人有何不同呢?
在古代,大部分人出行都靠一双腿。
古代徒步旅行需要哪些装备呢?首先要解决的是“穿什么”的问题。
郊游爱好者陆游曾说过:“忆昔轻装万里行,水邮山驿不论程”,这说明户外出游穿衣最重要的就是要轻便舒适,简简单单。
不过,户外出行雨天是不可避免的。
打伞当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古代的雨伞可不像今天这样可以折叠,不仅不易携带撑着也不方便赶路。
苏轼在定风波中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语就点明了雨天步行的重要装备:蓑衣。
古诗文中常提到的蓑衣就是最早的“雨衣”,一直沿用至今,大朋友们可能还有见过。
除了衣服,鞋子也是出行重要装备之一。
古代人鞋子精贵得很,出行时遇上下雨天古人宁愿选择光脚走路或者穿草鞋。
赤足易受伤、草鞋易磨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著名“虐山”大神,南北朝诗人谢灵运,以数十年的山水阅历发明的“谢公屐”,受到古代登山旅行爱好者的追捧。
就连诗仙李白也曾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谢公屐”堪称古代出行“潮鞋”了。
还记得电影《倩女幽魂》中宁采臣和聂小倩在树林相遇时,背著的那个双肩竹背包吗?它的学名叫“游山器”,是宋代时的流行品。
全身都由竹子编成,坚固、轻巧,方便携带日用品和其它登山用品,例如干粮、酒水、换洗衣物。
虽然出行一路上都有美食少不了,但古人出门旅行还是习惯随身携带食物以防万一。
徐霞客包中装有胡饼、笋脯、茶叶等食物和酒水,以及烹饪美食所需的调料和器具。
除了吃的和喝的之类的生活用品,他们随身的行李还有蜡烛、茶叶、棋子、折叠棋盘和中药等。
“熟艾、大黄、芒硝、甘草、干姜、蜀椒”这些中药,都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大多有芳香开窍、除秽杀虫的作用。
还有一个东西很重要,那就是“虎子”,也就是夜壶。
因为古代客栈很少有独立卫生间,必须自带夜壶。
除以上物品,还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携带:笔墨纸砚、酒器、茶盏、斧子、锄头、刀子、油筒等。
远途旅行一路靠走不现实,许多古人也会选择乘车出行。
其中有耐力持久的骡车,适合长途旅行且有一定速度要求的。
此外,如果怕颠簸“晕车”,可以选择以稳著称的“太平车”。
这种车比较笨重,以牛牵挽,每天行程不超过30里。
我们最常见的“马或马车”,都是有一定身份和经济实力人群的选择。
不过,古人只要能走水路,就算绕远道也在所不惜。
为什么呢?坐车颠簸、翻山越岭危险,水路要惬意多了。
到了隋唐时期,大运河开通连接南北,明代船服务也越来越普遍。
古人旅行很少独行,一般都会携带家奴,或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结伴而行,一路上提行李住宿甚至作画写诗什么的也有个照应。
家境富裕的会选择雇上几艘游船,带上行李和家仆一路游山玩水,免受旅途艰辛。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