焯是一个多音字,在人名中有两种读音,分别是zhuō和zhāo。
1、焯字起源
焯,一个富有深意的汉字,焯字的起源与古代的烹饪技巧密切相关。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发现将食材放入沸水中短暂烹煮,不仅可以去除草酸和涩味,还能使食材更加鲜美。
这一烹饪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固化成一个汉字——焯。
2、焯字演变
随着焯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延伸到了衣物的洗涤领域。
在古代,人们常用焯来表示在热水中洗涤衣物,以去除污渍和异味。
也反映了焯字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普及性。
3、焯字的文化内涵
焯字作为汉字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一种烹饪、洗涤技巧,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焯的发明和应用反映了人们对食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现代,焯字的应用则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焯字造句
1、焯是大厨必备的烹饪技巧,能够让食材更加鲜嫩可口。
2、在洗涤衣物时,焯是一种有效的去渍方法,能够去除顽固污渍。
3、焯字在方言中有着不同的读法,反映了语言的地域性差异。
4、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烹饪技巧,反映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
5、焯不仅是一种烹饪技巧,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代表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6、焯字在应用中不断扩展,衍生出了新的含义和用法,展现了汉字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7、焯是现代烹饪中常用的技巧,通过短暂的焯烫能够去除食材中的涩味和草酸。
8、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烹饪领域,也涉及到其他生活领域,如衣物洗涤等。
9、焯字的文化内涵丰富,通过研究焯的演变和发展,可以深入了解汉字文化的魅力。
10、焯作为汉字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汉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视频介绍
无论是厨艺精湛的老师傅,还是初入厨房的小白,说起焯水,大多都是晓得的。
但焯水操作看似千篇一律,背后的原理和目的却各有不同。
动图来源SOOGIF
焯水做的到不到位,会直接影响成品菜肴的品质。
但没关系!
老爸评测为你整理了一张总结图,助你迅速get焯水技巧: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说说不同食材的焯水原因,方便各位加深理解。
对象:猪肉、牛肉、羊肉等
焯水方式:冷水下锅,彻底断生后捞出
一般情况,猪、牛、羊肉等在正式的炖煮、爆炒前都会有一道焯水步骤。
动图来源SOOGIF
肉类焯水,一般都是冷水下锅,目的是为了去除肉中的“血水”。
这种“血水”并不是真正的血液,它的主要物质为肌红蛋白、少量油脂和一些杂质,这些油脂中会溶解一些腥味物质。
随着加热过程中的水温升高,油脂慢慢溶出,肌红蛋白作为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这些泡沫裹挟着油脂、水蒸气、空气,最终形成浮沫。
如果热水下锅,肉块外层的蛋白质会在下锅瞬间就迅速变性收缩,导致内部的“血水”无法溶出,反而无法达到去腥效果。
焯水还可以减少肉类在烹调后的浮沫,让汤汁更加清澈透亮,提升菜品的观感。
我们做过一个实验,测了新鲜火锅汤底、涮肉后汤底的嘌呤含量,发现涮肉后的汤底中的嘌呤含量大大增加。
侧面说明,焯水是可以溶出肉中的部分嘌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嘌呤含量的。
如果是尿酸稍微有些偏高的小伙伴,不妨尝试在烹饪肉类前先进行焯水。
但焯水的降嘌呤效果有限。
如果是痛风患者或尿酸较高的小伙伴,该控制的饮食还是得控制起来。
对象:烹饪易变色的蔬菜,如丝瓜、莲藕等
焯水方式:热水下锅,至蔬菜变色即可捞出
有些蔬菜含有较高的多酚氧化酶(PPO),如丝瓜、莲藕等。
它们在烹饪过程中容易发生酶促褐变,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这样的车祸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这样的车祸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这时就需要借助神奇的「高温魔法」。
动图来源SOOGIF
多酚氧化酶对热不稳定,短时间内的高温加热就可以让它失活变性,从而阻断酶促褐变发生,防止蔬菜在后续烹饪过程中变黑。
有人做过相关实验,发现100℃沸水汆烫20s以上,就可以使得大部分(50%以上)的多酚氧化酶丧失活性。
因为需要的时间非常短,它也被称为是“飞水”。
对象: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竹笋、茭白等
焯水方式:叶菜烫至变色即可,笋、茭白需要的时间稍久一些
过多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它们还会进入人体肾脏,和体内的钙结合成草酸钙,长期累积形成肾结石。
另外,草酸口感酸涩,若不去除,也比较影响口感。
草酸易溶于水,研究显示,菠菜、苋菜等蔬菜,只需沸水汆烫就可以去除40%-70%的草酸。
同时,加入适量的食盐还有利于草酸的溶出。
对于这类情况的焯水,时间、水温/水量都很重要。
时间焯水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成了煮蔬菜。
不仅会导致做好的蔬菜色泽和口感都不太美好,也可能会导致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钾、镁)流失。
由于蔬菜的大小不一,很难统一汆烫时间,我们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小技巧:
叶菜下水后,颜色微微变深了(一般在15s左右),就可以捞出备用了。
如果是笋和茭白,则需要更久的时间。
水温不能太低,沸水时才可以下锅,可以适量加一些食用油,防止接触空气氧化。
水量以没过蔬菜为宜,可以缩短焯水时间,防止时间过长影响口感和色泽。
时间到后,就要及时捞出,并控干水分,防止余温继续加热。
如果你一次需要焯很多蔬菜,可以先焯气味小的,再焯气味大的;先焯颜色浅的,再焯颜色深的。
动图来源SOOGIF
对象: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的蔬菜,例如香椿
焯水方式:沸水下锅,汆30s以上
曾经就有一位老人因为食用过多香椿炒蛋,导致亚硝酸盐中毒,并引发多器官衰竭。
对于这一类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的蔬菜,可以在烹饪前可以用热水汆一道。
这样可以溶出一部分亚硝酸盐,同时也可以降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对象:生吃有毒的蔬菜,如黄花菜、四季豆、蕨菜等
焯水方式:热水下锅,焯至断生
很多蔬菜中都会含有一些水溶性天然毒素,或是存在一些可能致癌的物质,焯水可以部分去除这些物质。
黄花菜新鲜的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
这种物质本身无毒,但是被摄入人体后,会在肠道中逐渐氧化成剧毒的二秋水仙碱,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焯水可以有效去除其中的秋水仙碱。
四季豆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及植物血凝素,如果未经焯水且未彻底断生,会导致恶心、呕吐、四肢麻木。
因此在烹饪前最好把四季豆两头掐去,沸水焯过后再烹饪;也可直接烹饪,但一定要把四季豆彻底煮熟。
蕨菜蕨菜含有一定量的原蕨苷,这种物质虽不是植物毒素,却被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RAC)归类为3类致癌物质(尚无证据,但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与它一起被列为3类致癌物质的还有苏丹红一号、柴油(轻馏分)、染发产品(个人使用)等。
虽然尚不确定原蕨苷的致癌性,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建议在烹饪蕨菜前最好也要用沸水汆烫,并且要将其彻底煮熟。
泡发木耳木耳它本身无毒,但它在泡发过程中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更容易产生毒素。
我们曾对自己泡发木耳&超市卖的泡发木耳的微生物含量做过测试,结果不容乐观。
泡发时间一长,菌落总数直接“爆表”了:
因此,木耳泡2小时足矣,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建议最好焯一道水,杀死表面微生物。
不过我们也要提醒各位:
高温能杀灭微生物,但无法完全破坏产生的毒素!!!
如果泡发时间太久,就算焯水也无法挽救,还是和渣男一样,果断丢弃吧。
图片来源SOOGIF
还有的小伙伴在焯蔬菜时,图省事选择“一锅端”,用一锅水焯所有蔬菜。
这样非常不妥!
这类蔬菜焯水后,天然毒素被溶解在水中,如果再焯另一种蔬菜,容易相互污染。
所以最好焯一种菜,换一次水。
对象:贝壳类水产,如白蛤、花蛤、蛏子等
焯水方式:热水下锅,直至开口
这种焯水方式主要针对贝壳类的水产。
沸水焯水可以让贝壳张口,用凉水冲洗后,可以去除一些藏匿于壳肉缝隙间的泥沙。
让你在吃麻辣花蛤、葱油蛏子、文蛤蒸蛋时不用吃一口吐一口,更加畅快~
动图来源SOOGIF
要提醒的是,这类食材不能用凉水焯,否则加热时间过长,会让水产的肉质变老。
对象:西红柿、小土豆等
焯水方式:热水下锅,煮适量时间后,捞出过凉水
对于「厨房强迫症」党,一些蔬菜的去皮处理,是一道菜完美呈现的必要前提。
对于西红柿这种汁液太多的蔬菜,暴力削皮容易流失太多水分,场面一度“血腥”;对于小土豆这种太小的蔬菜,削皮又不易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光荣“挂彩”。
动图来源SOOGIF
焯水就是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热水汆烫+冷水冲洗的方式,充分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蔬菜的皮与肉分离,从而可以方便地把蔬菜皮取下。
既不会过多破坏蔬菜表面,也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图片来源SOOGIF
是懒人必备的厨房小技巧~
为除异味,肉不宜沸水下锅,可以辅佐一些料酒、葱姜蒜去腥;蔬菜焯水时,水一定要加够(完全没过蔬菜)。
水沸后再加蔬菜,焯水时间不宜过久。
焯不同蔬菜时,最好焯一种菜换一锅水。
焯完蔬菜,要及时沥干,防止继续受热。
海鲜食材不可以用凉水焯,否则加热时间过长,会让肉质变老。
以上,就是老爸评测为你整理的焯水干货。
看似复杂,但掌握原理便可举一反三,你离厨房老手只差一次实操的距离。
提前预祝各位下厨房愉快啦~
动图来源SOOGIF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