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资讯 - 详情

第五人格昆虫学者原名(世界古典学大会︱托马斯·布罗根:普林尼与克里特赫里西晚期青铜时代I期工坊的新近发掘)

2025-01-01 21:17:10|网友 |来源:互联网整理

第五人格昆虫学者原名

第五人格昆虫学者原名是梅莉·普林尼。

梅莉·普林尼是《第五人格》游戏中的角色,她的职业设定为昆虫学者,这一身份不仅为游戏增添了丰富的背景故事,也使得她在游戏中的技能与昆虫息息相关。

梅莉在游戏中通常利用昆虫来帮助自己,无论是探测敌情还是干扰对手,昆虫都成为了她得力的助手。

从人物设定上来看,梅莉·普林尼的形象与昆虫学者的身份紧密相连。

她的服装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昆虫,色彩上则采用了与昆虫相似的色彩搭配,使得她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与昆虫为伍的印象。

此外,她的性格也被塑造得既神秘又冷静,这种气质与她研究昆虫时所需的耐心和细心相得益彰。

在游戏玩法上,梅莉·普林尼的技能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她昆虫学者的身份。

她能够召唤昆虫群来攻击或干扰敌人,这些昆虫不仅可以提供视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敌人的移动速度。

同时,梅莉自己也能利用昆虫进行快速移动或者躲避攻击,这使得她在游戏中具有相当高的灵活性和生存能力。

总的来说,梅莉·普林尼这一角色无论是从背景故事、形象设计还是游戏玩法上,都充分展现了昆虫学者的特色和魅力。

第五人格昆虫学者原名(世界古典学大会︱托马斯·布罗根:普林尼与克里特赫里西晚期青铜时代I期工坊的新近发掘)-第1张图片-拓城游

世界古典学大会︱托马斯·布罗根:普林尼与克里特赫里西晚期青铜时代I期工坊的新近发掘

视频介绍

2024年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科学院共同主办,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

第三分论坛“古典语文与古典学传统”由西南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承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协办,参会中外专家60余人,希腊爱琴海史前研究所和东克里特研究中心主任托马斯·布罗根教授做主旨报告《青铜时代紫色染料生产的罗马指南:普林尼与克里特赫里西晚期青铜时代I期工坊的新近发掘》。

第五人格昆虫学者原名(世界古典学大会︱托马斯·布罗根:普林尼与克里特赫里西晚期青铜时代I期工坊的新近发掘)-第2张图片-拓城游

青铜时代紫色染料生产的罗马指南:普林尼与克里特赫里西晚期青铜时代I期工坊的新近发掘

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古典学大会。

初看我的主题(克里特青铜时代渔村的考古发掘),也许这不太适合参加探讨古希腊罗马世界书写文本的会议。

然而,这些考古发掘揭示了在公元前19世纪—前15世纪,地中海地区生产和使用贝类紫色染料的一些最古老的证据。

普林尼的著作极大地帮助了我们理解这些在青铜时代克里特的发现,他的《自然史》提供了古代紫色染料生产的最佳描述。

在此间的15个世纪中,生产过程的变化似乎微乎其微。

我们迅速从普林尼的《自然史》开始,该书描述了公元一世纪紫色染料的生产和使用。

从普林尼那里,我们了解到肉食性海螺是通过带饵的篮子或陷阱捕获的。

从壳中取出其鳃下腺后,在其肉体上加上盐,浸放最多三天,以保持鳃下腺的新鲜,确保颜色最佳。

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盐渍液体,加水后将其放入铅制的容器中加热达9或10天。

一旦呈现所需的颜色后,羊毛织物或线就会被浸泡其中达5天,然后暴露在阳光下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紫色。

普林尼接着向我们介绍了最好染料的价格、颜色和产地(推罗),但今天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他对捕捞以及紫色染料的生产和使用的描述。

我们现在来看看克里特赫里西(Chryssi, Crete)的法洛斯(Pharos)遗址的发掘结果,该遗址是青铜时期人们从事水产的杰出例证。

从2008年开始,阿波斯托拉库(Apostolakou)和索菲娅努(Sofianou)在这里进行的发掘揭示了约2公顷范围遗址中五座建筑的部分结构。

遗址出土的文物和生态材料表明,青铜时代的克里特人常年占据该岛,开发当地丰富的海洋资源,不仅是为了获取食物,也是为了工艺制作。

今天,我将只讨论公元前1650-1450年使用的建筑B.1。

我们认为,房间1-3是生产紫色染料的作坊,因此是青铜时代对普林尼所述技术的独特例释。

第五人格昆虫学者原名(世界古典学大会︱托马斯·布罗根:普林尼与克里特赫里西晚期青铜时代I期工坊的新近发掘)-第3张图片-拓城游

托马斯·布罗根教授

我们从遗址中随处可见的紫色贝壳开始。

截至去年,我们的动物研究专家已经统计了6万多枚贝壳,其中以两个品种环带骨螺(Hexaplex trunculus,紫色贝类)和纺锤峨螺(Euthria cornea)为主,占总数的75%。

这些贝类可能是在近岸浅水区通过将带饵的篮子和陷阱采集的。

在建筑B.1的紫色染料作坊中,至少有10%的贝壳上有高频率的捕食孔洞,或者是同类相食的痕迹,这个数量比自然界中的通常数量要多得多,这表明这些贝类一直活到它们被用于制作紫色染料。

赫里西是青铜时代爱琴海地区的遗址中唯一被证明进行这种实践的遗址,我们将其视作紫色染料大规模生产的一个迹象。

房间2和3内的石器套件(碾磨石和砧)可能用于压碎贝壳以分离紫色腺体。

贝类的色素腺体和贝肉可能是在建筑外浸渍和发酵的,尽管我们没有这个环节生产过程的证据。

在生产过程的最后环节,色素液体会在室内加热,而房间3的两个带锅的烹饪装置是理想的选择,可以控制光和热。

房间3中的杯子、壶以及两个特里同海螺(triton shell)可能是用来向锅中添加液体,然后去除并滤筛染料的。

但需要强调的是,该作坊使用的都不是专门的工具。

它们都是普通的日用品,显然被用做了其他用途。

到目前为止,在没有贝类材料佐证的情况下,目前还没有具有独特用途的标志性工具可以识别米诺斯的紫色染料生产,只能通过不同的工具和物品组合及其比例来推测其生产活动。

在建筑B.1,尤其是房间3出土的使用于公元前15世纪的发现,揭示了晚期米诺斯文明IB期(LM IB)生产紫色染料过程。

我们非常感谢普林尼,他在1600年后的公元1世纪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赫里西的发掘工作还没有发现羊毛染色的证据,但染料仍有可能被运到克里特本岛,供耶拉佩特拉(Iepapetra)地峡广大地区的作坊使用。

2008年,在古尔尼亚(Gournia)遗址附近帕西亚·阿莫斯(Pacheia Ammos)上方的山坡上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为这一假设提供了有趣的佐证。

在阿拉佐莫里—佩夫卡(Alatzomouri-Pefka)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了九个凿在基岩上的染色池,它们整齐地排列成两排,每个周围被矮墙包围,在编号4发现了少量紫色贝壳碎屑,其他都是空的。

该遗址被认为是一个前王宫时期生产染料的工业综合体,用于制作鲜艳的纺织品。

被碾碎的紫色贝壳表明,紫色是应用于凿在基岩中的九个染色池中纤维的染料之一。

该设施孤零零地坐落在一座小山上,高出距离最近的中期米诺斯文明II期(MM II)遗址300米。

我们认为,这个作坊很可能被附近古尔尼亚(Gourinia)小型宫殿中的一个精英群体控制,他们负责从获取羊毛和染料到管理专门作坊的所有必要步骤。

前王宫时期克里特精英式纺织品生产的最佳例子是位于马利亚(Malia)第Mu号区的前王宫别墅,其中有大量的纺织工具,表明这里存在工业规模的生产。

时间不足以深入探讨这个话题,但我希望能向大家展示现存最早的关于地中海紫色染料生产和消费的证据,以及像普林尼《自然史》这样的古典文献如何帮助我们解读16到20个世纪之前的这一工艺过程。

第五人格昆虫学者原名(世界古典学大会︱托马斯·布罗根:普林尼与克里特赫里西晚期青铜时代I期工坊的新近发掘)-第4张图片-拓城游

(本文系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第三分论坛“古典语文与古典学传统”主旨报告,冉光耀译,由西南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供稿、供图。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admin@bb13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