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不懂》 演唱:蔡健雅 在我22岁时 回想起当时多麽想谈爱 妈妈说就让它来 然而在我32岁时 发现我没太多的心去等待 它失去某种色彩 得不到的就更加爱 太容易来的就不理睬 其实谁不想遇见真爱 爱得绝对爱得坦白 以为遇上了就会明白 但每次它只留下惊鸿一瞥的感慨 Yo我越来越不懂爱 才32岁的我 虽然一个人过也过得够精彩 偶尔再想谈恋爱 然而爱总是乱了节拍 我只能够瞎猜也许能中了头彩 中了又觉得奇怪 得不到的就更加爱 太容易来的就不理睬 其实谁不想遇见真爱 爱得绝对爱得坦白 以为遇上了就会明白 但每次它只留下惊鸿一瞥的感慨 Yo我越来越不懂爱 得不到的无所谓 就算是自我安慰 没必要伤悲 得不到的就更加爱 太容易来的就不理睬 其实谁不想遇见真爱 爱得绝对爱得坦白 以为遇上了就会明白 但每次它只留下惊鸿一瞥的感慨 以为遇上了就会明白 但每次它只留下惊鸿一瞥的感慨 Oh...越来越不懂爱 什麽都不懂
易)" />
易
视频介绍
随着对上古思想的理解,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定义它们了。
易,道,儒,释等等思想,都指向时空的本质。
但是时空又不足以命名它,时空的本质到底叫什么名字,我又跟困惑。
困惑的是没有名字,就不知道怎么表达它。
不论是儒释道还是易,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描述同一个事物,这个事物就是时空的本质。
它们为了描述这个,创造了很多字。
我想用现代的语言习惯描述它,却没有合适的名字可用。
古人对文字的理解,与我们是不一样的,一个字可以代表很多意思,是一种抽象的意识感受。
我们对文字的理解很浅,经常看到有人抠字眼,重复解读表面意思。
不断的分割确实可以细化理解,但是同时也代表着割裂,分化后不能整合,就会钻牛角尖走死胡同。
我们的上古思想,是分而不化,割而不裂。
这个就是最本质的文化基础,这个基础就来自时空的本质。
这个时空的本质,最早的描述是洛书中的五。
洛书对应先天八卦,八卦描述的是时空。
如果你有一些物理知识,你应该能理解时空是不平均的。
八卦就是在描述,空间的不平均,而引发的时间过程的变化。
坤最准确的描述是“过去”,时间的发展是“有”的运动。
有的运动就会引发,空间的不平均,巽才会引发初始的扩散,扩散又会引发离代表的交融,交融又会引发兑代表的聚集。
聚集又会引发艮代表的显化,显化又会引发坎代表的凝实,凝实又会引发震代表的外释,外释又回归于乾代表的“未来”
过去与未来都是“无”,八卦描述的是从过去到未来,中间的现在,是时空的发展变化过程。
而洛书中间的五,在八卦里是没有对应的。
这个五就是时空的本质。
这个五不是数字,就是这五个点,代表着“有”和“无”的具体构造或者空间组合。
太极图就是从这个五演化而来的,太极图不需要三维化,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三维的。
阴是过去,阳是未来,分割阴阳的那条线,才是现在。
下面要说的会很抽象,阴阳即是有又是无。
从无看有,有即是无。
从有看无,无即是有。
如果把无理解成裂开的盘子,有就是那条裂痕,这个视角是强行把“无”具象化。
反过来如果从我们自身,也就是从有看无,无就在两端不可见。
但是时空是运动的,上面是强行的时空切片。
真正的时空里“有”“无”是不停运动变化的。
今天有人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他问如果我折一个纸鹤,折到那一步才算有呢?
这个问题直指现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时空。
如果从本质回答,过去的无,向现在的有,投射了需求。
现在的有,又向未来的无,投射了需求。
这个过程是,无生有,有生无。
需求来源于“无”,却是“有”的需要,可以理解为“有”中的“无”。
需求是什么状态呢?是不是有形的,却是无质的?知道想要什么,就是有形。
但是还没得到,就是无质。
这个状态就是“阴”,从“无”看,阴是有,从“有”看,阴是“无”。
把需求从现在投射到未来,就是有生无。
这个需求来源于“有”,却需要未来实现。
可以理解为“无”中“有”。
投射到未来的需求,就应该叫愿望了。
所以它是,现在“无”,未来“有”。
它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无形的,有炁的?
那么你觉得这个纸鹤,从什么时候算有呢?从本质看,它从有需求就有了。
虽然你没有纸鹤,但是它已经开始了。
纸鹤在未来,实现的过程就是消除“无”的过程,所以彻底消除“无”,就同时有了纸鹤。
其实很多道理,每个人都知道。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思想基础。
只是很多人,没有具体的思考过。
不论是文字还是语言传承,只要仔细想想,忽然就会发现,其实早就知道了。
早就知道却不代表能把它们联系起来,经常还会自相矛盾,所以就需要追究本质。
只有理解最终极的本质,才能理解和掌握本来就有的文明传承。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