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佛坛是印度尼西亚。
2、千佛坛是现今世界最大之佛塔遗迹在印度尼西亚,这就是建于8世纪的婆罗浮屠(Borobudur)佛塔。
千佛坛,它还是南半球最宏伟的古迹,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并素有“印尼的金字塔”之称。
3、“婆罗浮屠”,就是建在丘陵上的寺庙的意思。
它大约建于公元778年,长宽各123米,高42米,动用了几十万名石材切割工、搬运工以及木匠,费时五十至七十年才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遗址。
随着15世纪当地居民改信伊斯兰教,婆罗浮屠旺盛的香火日渐衰竭。
后因火山爆发而遭堙没。
直到十九世纪初,人们才从茂盛的热带丛林中把这座宏伟的佛塔清理出来。
1973年,婆罗浮屠佛塔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
视频介绍
公元700年前后,在遥远的中南半岛崛起一个由高棉民族建立的真腊王国,这个国家在一位名叫阇耶跋摩一世的国王领导下国力日益强盛,他在位长达40年,南征北战,成为柬埔寨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后世尊为狮子王。
到了公元802年,阇耶跋摩二世即位后,军队拥有数百头战象 ,领土几乎囊括整个中南半岛,帝国步入全盛时期,史称吴哥王朝。
随着帝国扩张带来的雄厚国力,志得意满的阇耶跋摩二世自称神王,选址吴哥,开始大兴土木把其作为帝国首都进行建设,整个吴哥王城大规模的建造历时300余年,建成后成为当时亚洲最宏伟的都城之一。
吴哥在历史上曾先后遭受两次浩劫。
第一次是公元1177年,占婆人攻入柬埔寨遭到抢掠;第二次是公元1431年,暹罗军队入侵,攻陷吴哥,王朝被迫迁都金边。
此后,被遗弃的吴哥逐渐淹没在热带丛林之中,直到19世纪60年代被一位法国探险家发现。
从那以后,重返人间的吴哥窟这才逐渐被广为人知,并被柬埔寨全国上下视为国宝,人们将其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和印度尼西亚的千佛坛一起,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暹粒市北郊约6公里外的丛林中,长1.5公里,宽1.3公里,因占地面积比吴哥通王城小,故又称之为小吴哥。
它是柬埔寨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更是吴哥王朝鼎盛时期杰出的建筑艺术代表——整个工程动用人工1500万人,耗时89年才完成,以气势恢宏的神殿和精美细腻的浮雕闻名于世。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因为阇耶跋摩二世自称毗湿奴转世,故尔名叫Vrah 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
但是据有关专家考证,诸多资料显示吴哥窟极有可能是阇耶跋摩二世的王陵。
元朝周达观出使真腊回国后曾写了一本《真腊风土记》,称吴哥窟为“鲁般墓”,还写到国王死后,有塔埋葬。
而且高棉人也习惯把吴哥窟称为“葬庙”,可见吴哥窟是王陵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
如果从空中看,吴哥窟被一条南北长1300米,东西长1500米,宽约200米的护城河所环绕,护城河又被一大片热带雨林所包围。
要想到达被围在水中央的吴哥窟,只能通过一座两侧放置蛇神纳伽和狮神辛玛雕像,长约250米,名曰“天界桥”的石桥。
得益于护城河的存在,在吴哥窟被废弃的几百年里,它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抵挡住丛林的恣意侵扰,使得吴哥窟得以较好的保存。
现在,为了保护破败不堪的天界桥,人们在它的旁边修建了一座浮桥供游客通行。
按照当时吴哥王朝信奉婆罗门,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吉祥方向,祭祀的寺庙应该朝向东方,而吴哥古迹中其它600座寺庙都是面向东方,唯独吴哥窟朝向西方,因为西方是死亡的象征,这似乎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吴哥窟是座王陵的说法。
西塔门墙由230米长的柱廊和一道正门、两道侧门组成,三座塔门由成十字交叉的门厅和画廊贯通,从门厅可以进出寺院,画廊则可通往西塔门两侧的长廊尽头,正门只供国王和随从进出,两座侧门则供一般人员及大象进出,所以又叫象门。
自从吴哥窟被废弃,几百年间,孙悟空的原型——神猴哈奴曼,俨然已成为这座圣殿里最具灵性的主人,它们悠闲地在古墙和林木之间腾挪纵跃,它们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来去无踪,神乎其神。
西塔门画廊里的墙壁上有着精美的浮雕,一对一对相向曲膝抬腿、摆胯扭臀的神像造型生动,活灵活现,线条柔美。
因为廊顶密闭覆盖,风雨不侵,使得这些浮雕壁画得以很好的保存下来。
断臂缺肢的神像雕塑,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庄严的方脸,圆润的躯体以及略显夸张的大脚,昭示着他的崇高地位。
尽管残缺,依然掩饰不住他在数百年前接受人们膜拜时的倨傲。
从建筑风格以及浮雕内容的细微变化,可以看出吴哥窟经历了由信奉印度教的湿婆、毗湿奴诸神到大乘佛教,再到因暹罗入侵以后,变为上座部小乘佛教的转变过程。
如今的吴哥窟已成为小乘佛教僧侣们朝拜的圣地。
穿过西塔门,便是通往核心殿堂的中央参道,中央参道长约347米、宽9.4米,由方正的石板铺就,参道两侧的石栏杆有七个平台,均以七头蛇神纳伽镇守。
象征须弥山的
最外圈的西塔门回廊与内圈神殿回廊间的庭院里,中央参道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着两座藏经楼,也叫图书馆。
与浮躁的游客不同,僧人们总带给人们安详和宁静,他们淡定的穿行在岁月长河中,似乎在找寻和感悟!
在接近中央神殿的外围东西两端,各有一个莲花池,被称作千佛阁的四个圣池。
那是专门给信徒们进吴哥窟朝拜之前沐浴净身的地方。
其中左侧的水池是拍摄吴哥窟那著名的五座宝塔水中倒影和日出的最佳地点。
吴哥窟主殿为五座宝塔,也是柬埔寨的国旗标志。
它采用曼陀罗格局,第一、二层台基为长方形,第三层台基为正方形,层层收拢。
每层台基四周都有石砌回廊,15米高的须弥台上,四座莲花蓓蕾佛塔拱卫着神殿正中65米高的中央宝塔,屹立在苍穹之下。
中央宝塔象征宇宙中心,是供国王朝拜用的,要瞻仰宝塔,必须上“天堂梯”。
天堂梯高仅13米,斜度却达75度。
因1973年一对法国夫妇在登天堂梯时,妻子不慎失足摔死,为避免悲剧重演,丈夫悲痛之余捐资修了这座扶手梯,所以这座阶梯也被称作“爱情天梯”。
现在,四面的台阶都被封闭了,只有爱情天梯是唯一通道。
高塔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这是吴哥窟“环环相套”的建筑格局,也是吴哥窟的建筑特色。
中央殿堂的第三层有四个圣池,代表着天界的圣池,虽然现在水池已经干涸,但过去却是国王和高僧沐浴净身之处。
攀上塔顶,俯瞰四周,果然有种登临天堂的感觉,脚下是芸芸众生游人如织,远处是莽莽丛林融入天际,高大的阔叶乔木张牙舞爪,似乎随时准备越过护城河吞噬这座神奇的古迹。
中央神殿的内壁上,刻有大量精美的仙女雕像。
在印度教传说中,修罗和阿修罗搅拌乳海时,朵朵浪花变成这些阿普莎拉(Apsara)女神,她们光彩夺目,身姿曼妙,面带浅笑,婀娜动人。
这些浮雕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与印度教葬礼时在墓地巡行的方向一致,因而这也是专家认定吴哥窟是王陵的佐证之一。
当年建造吴哥窟的工程非常浩大,据说还从中国请来许多能工巧匠雕刻浮雕,虽然具体是哪些人员已无从考证。
但《真腊风土记》也有当时居住在吴哥的海外华人状况的记载,其时他们被称为&34;,反映了中国与真腊之间自古便有友好往来。
可是,当看到神殿石柱上某些当代中国“工匠”的作品,却着实让人感到羞愧和愤慨啊!
夕阳西下,吴哥窟外依然游客如潮。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并号召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以保护这份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
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仍在继续,曾湮埋于丛林藤蔓的文明神殿吴哥窟,注定用它满身的苦难沧桑写下阙阙不朽或辉煌或荣耀,或辛酸或悲壮的史诗卷帙!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