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目]铸剑为犁[发音]zhùjiànwéilí[释义]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
[出处]《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漫长的人类历史充斥着血腥的战争,与此同时,爱好和平的人民又不断发出铸剑为犁的呼唤。
“铸剑为犁”,这一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终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则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
就在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中国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
“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
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
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并没离我们远去。
在刚刚平息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他们的双手沾满了伊拉克人的鲜血,他们疯狂地玩着进攻游戏,他们的飞机无数次的进行轰炸,坦克潮水般地向前涌。
他们不知羞耻地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去侵略,去发动战争,去维护他们所谓的和平,去实行他们的计划。
在美英联军的炮火中,闪烁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他们渴望停止战争,还给他们安宁家园。
他们愤怒,怒火伴着战火一起燃烧;他们痛恨发动战争的人,恐惧使那双双纯洁的眼睛变得黯然无光。
邓小平爷爷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旋律,但形势不容乐观,世界时时燃起的硝烟仍未烟消云散。
血雨惺风应有涯,铸剑为犁应有日!
在联合国迎来又一个10年之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摘自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2015年9月28日
【原文】
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孔子家语·致思》
【解释】
“铸剑为犁”的意思是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表达人们愿意放下武器追求和平的愿望。
人类历史充斥着战争,同时,爱好和平的人也不在懈地努力追求和平。
1949年4月,第一届拥护世界和平大会召开。
1960年,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里竖起了一尊名为“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塑。
这座青铜雕像是苏联的雕塑家叶甫盖尼·维克多罗维奇·符切季奇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的召开而创作。
雕塑中的青年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象征着人类要求消灭战争,把毁灭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
这座青铜雕像于1959年由当时的苏联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留作永久的纪念,至今仍然摆放在联合国花园内,与其他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的雕塑一起装点着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花园,这座雕塑典出《圣经·旧约·以赛亚书》2章4节:
“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
”
“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
中国有成语“铸剑为犁”。
语出《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它的意义在于警示全人类,不要再次把战争带来,保护和平才是真正的应该去做的事。
对于当时的人们,这种想法无时不在,并且用它表示了出来。
目前,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苏争霸的局势已经结束,世界逐步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实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成为各国人民追求的目标。
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沉重灾难,让人们意识到了战争的灾难性后果。
“铸剑为犁”,无论在中国文化,还是在西方文化里都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的共同心愿。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到这句话,表明了中国一直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正策,希望世界各国能够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希望各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